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系统和作业疗法对偏瘫上肢从痉挛阶段到相对恢复阶段的疗效观察

2019-10-20 07:21田利华
科技风 2019年27期

田利华

摘 要: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一例脑卒中患者75次的康复训练。根据Bobath功能评定法,采用录像照相对训练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应用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进行訓练35次 10分钟∕次检测与评价,随时调整作业治疗处方与情景互动训练运动模式。结果:通过作业治疗与情景互动训练,患者上肢运动已从痉挛阶段到分离阶段。结论:作业治疗与情景互动运动控制训练对偏瘫上肢痉挛阶段到分离阶段的康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康复;偏瘫康复;作业治疗;情景互动训练

偏瘫上肢康复的有效方法报道较少,在国内刊物上,病程两年多,采用人机互动训练,作业治疗与情景互动相结合效果显著的病例还未见报道。把优化运动再学习的方法与运动控制原理应用于偏瘫患者的康复中。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设计,个案分析:对象,患者女,46岁。颅脑CT:右侧基底节放射冠区软化灶、右额颞叶萎缩。右上肢典型的“挎篮”,右手四指屈曲、拇指内收,呈挛缩状肩关节半脱位、“翼状”肩胛,Bobath分期痉挛期。

(二)方法

1.充分牵拉右侧痉挛肌群

(1)坐位,双手Bobath握手,放于头颈部后面,做肩胛骨的内收外展,在辅助,部分辅助和自主三种状态下完成。(2)坐位推滚筒,治疗师站在体侧,最大范围肩前伸,在最远端停留数秒,保证肩部肌肉充分伸展。(3)侧坐位,磨砂桌斜角70度,患手带分指板,牵拉患侧躯干痉挛肌群。

2.控球练习

前方患臂下放篮球,肩前屈90度,逐渐增加难度,肩外展30到90度。若在不同角度能控制5分钟左右,健侧手臂方可左右摆动和身体重心转移。

3.坐位

肩前屈90度,拍打肱三头肌,肘关节屈伸练。

4.站位

患手带分指板,肩前屈90度、外展90度,进行推墙训练。

5.情景互动训练

(1)双手Bobath握手,躯干回旋练习,搬箱子,难易度四级水平,时间五分钟。(2)治疗师辅助右上肢完成空间各点的击球成鸟,难易度二级,时间五分钟。患者除做每天两节课练习,还需每天坚持做作业治疗师布置的作业活动,约2~3小时。

二、结果

Bobath功能评定标准:包括中枢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3个阶段,即弛缓阶段、痉挛阶段、相对恢复阶段。主要观察指标:作业活动训练与情景互动训练后患者偏瘫上肢的康复情况。结果患者共训练了手法约60次,情景互动四十多次,患者能完成相对恢复阶段的 动作,(使其上肢从痉挛阶段)康复到相对恢复阶段),完全消除了头向患侧屈曲、面朝健侧,躯干患侧屈曲的异常运动模式,右手能和左手一块抱着被杯子喝水,左手把粗大东西放右手能放在嘴边,按墙上的灯开关、穿脱衣服。

三、讨论

近年来,脑血管病在国内已成为多发病,其致残率高达70%。尤其对年轻的患者,肢体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的上肢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康复速度慢,结局差。[1]医学康复中的运动康复是解决偏瘫的重要措施,也是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前提。[2]偏瘫上肢的功能恢复难于下肢,寻求有效的训练方法一直是康复工作者关注的焦点。[3]

偏瘫上肢表现为屈肌痉挛模式。Bobath技术对脑血管意外患者治疗前应作治疗前评估,主要是对其姿势与运动模式进行评估,以判断哪些功能模式可保存下来,以及是否存在影响功能的异常模式,并同时评定痉挛的程度和分布,对感觉功能也应评估。治疗应强调早期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来预防和减轻痉挛。[4]采用的动作要遵循从组合运动进展到单个运动,从近端控制进展到远端控制的进程,逐步建立起反射性稳定的姿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性活动训练改善。

参考文献:

[1]秦茼,毕胜,王福根.脑卒中肢功能常用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3).

[2]姜贵云,杨晓连,宋跃国,等.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5):297-298.

[3]戴玲,陈旗,乇彤.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I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

[4]李素芬.Bobath技术对脑血管意外(成人偏瘫)患者的影响[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