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家家户户重要的出行工具,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不断提高,对驾驶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给家庭带来巨大打击。为保证汽车驾驶安全必须要加强应急处理措施,研究汽车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理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就驾驶安全和应急处置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汽车;安全驾驶;应急处理;方法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要从技术上入手,研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汽车,重视汽车定期检测和维修,保证汽车处于安全稳定技术条件。此外,驾驶人员也要注意驾驶安全、提高驾驶水平、驾驶技术。同时,对紧急情况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案,降低损失。当发生应急情况时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采取正确处理方法,降低损失,保证驾驶安全。
1 问题的提出
杨某雨天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时未降低车速,车辆左道行驶,违章超车,其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機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至2018年9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2亿辆,其中汽车2.3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0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3亿人。但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余万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直接经济损失惨重。其中,70%交通事故与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关。所以,增强驾驶人员安全驾驶意识、提倡安全出行、掌握应急处理措施成为当务之急[1]。
2 汽车安全驾驶存在的制约要素
2.1 主体要素
主体要素指的是驾驶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我国每年交通事故中1/2是由于主体要素引发,如:违规驾驶、违规操作、主体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天有2.6人死于闯红灯,约50%的交通事故和酒后驾驶有直接关系,已经成为车祸致死直接原因。此外,超速、毒驾、占用紧急车道、抢道等也是常见违法现象。目前,我国面临着文明缺失的问题,是影响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
2.2 客观要素
首先,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雨雪雾天气,驾驶员能见度低,路面潮湿存在较大不安全因素;轮胎潮湿后摩擦力降低容易发生侧滑继而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暴雪天气轮胎和路面摩擦参数只有干燥路面的1/5,当驾驶员踩下制动后需要平时5倍距离才能停下来。所以,雨雪路面行车制动性难以保障,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其次,车辆性能降低。一直以来,由于车辆性能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需要生产单位、安全监测行业给予高度重视[2]。
3 汽车安全驾驶要求与方法
交通事故的发生首先需要我们反思事故原因,注意安全驾驶影响要素分析,避免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章行为等。据调查显示,2018年由于驾驶人员引发交通事故占据总事故的80%,人员死亡、受伤人数分别占据85%、90%。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人员引发安全事故占据50%。提升安全操作技术首先需要具备一定操作技术,使用规范动作,掌握对汽车会车、跟车、让车超车等熟练的操作技能。
3.1 防止疲劳驾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通过分析交通安全事故数据了解到,50%安全事故都是因为疲劳驾驶造成的,尤其是夜晚驾驶事故发生率高于白天,要求驾驶人员给予重视。如:长距离运输时驾驶人员休息时间少,需要连夜行车进而出现疲劳驾驶。同时,驾驶人员身体影响或驾驶时间长出现驾驶疲劳。当驾驶人员感到身体疲劳时动作协调性、操作性降低,在无形中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率。因此,驾驶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是保证驾驶安全的有效方法。
3.2 禁止酒后驾驶
现如今,我国已经出台了系统的安全驾驶法规制度,并且一直致力于酒驾查处,一旦发现严格处罚。究其原因,酒驾容易麻醉驾驶人员神经从而产生错误的驾驶判断,对个人安全、家庭和谐、社会安定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驾驶人冒风险驾驶,自认为喝一点酒没有事,最终酿成车祸。因此,驾驶人员必须要在清醒、高灵敏性的条件下驾驶,禁止酒后驾驶[3]。
3.3 良好情绪,避免消极态度
驾驶人员情绪与驾驶安全有着直接关系。为此,驾驶人员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安全驾驶的驾驶人员心态非常积极,但违规驾驶人员都存在消极情绪。所以,驾驶人员良好的情绪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确保驾驶安全。
建议:驾驶人在出行前可以先熟悉道路情况,尽可能规避高峰时间。日常生活中定期保养、检查,使汽车处于最佳驾驶状态。避免超载,防止汽车操作性降低、减少组件磨损。
3.4 注意车距控制
一些大城市经常发生拥堵,适当保持车距,最佳距离在3--5m。若距离过近容易发生追尾,距离过远容易被其他驾驶人抱怨。跟车时注意观察前方车辆,用余光观察最前方车和后方车有无超车现象。如果道路顺畅,跟车距离在30m左右,时速控制在40--80公里/h。若处于上坡或下坡跟车最佳距离要在40m以外,由于坡路特殊性可能出现溜车,若车辆距离较近将增加碰撞几率[4]。
4 汽车安全应急处置方法
4.1 制动失效
第一,应急处置。驾驶人员当发现制动失效后立即启动危险报警闪光灯。快速将档位降低到抵挡,防止发动机熄火。利用驻车制动减速,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车速。观察地质环境,通过坡道或天然障碍物辅助停车。若汽车处于盘山公路、桥梁要及时稳转方向盘,防止坠崖、落入水下。第二,预防措施。维护制动系统。驾驶前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检查是否被卡住,脚下保持整洁。确保气压在安全性条件下,制动失效后,应以控制方向为第一应急措施,再设法控制车速。避让障碍物时,要掌握“先避人、后避物”的原则[5]。
4.2 转向失去控制
第一,应急处理。当发现转向失去控制后,驾驶人员先减速靠右行驶并临近停车,防止使用紧急制动减速停车,避免车辆甩尾侧滑。弯道、山路等路段出现转向失控时及时松抬加速踏板,快速制动,及时停车从而避免冲出路面发生交通事故。第二,预防措施。注意定位转向系、检查转向盘间隙、检查转向系有无松动。
4.3 汽车爆胎
第一,应急处理方案。如果是后轮爆胎要抓紧转向盘控制方向,轻踩制动踏板使车辆缓慢停下。如果是前轮爆胎則需控制转向盘控制驾驶方向,不可紧急制动与急转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采取断续制动,保持汽车正直向前从而保持车辆直线行驶。减速停车。第二,预防措施。驾驶前,驾驶人员要检查胎纹、胎压、裂缝、有无划伤、磨损现象。防止使用翻新轮胎、防止超速超载[6]。
4.4 车辆侧滑应急处置
第一,应急处置。车辆侧滑容易引发碰撞、翻车等交通事故。尤其是冰雪、沙石路面空挡滑行、快速转动转向盘、紧急制动等导致车辆侧滑。当出现侧滑时要根据汽车驾驶环境执行应急措施。第二,预防措施。使用防滑装置,在冰雪路面安装防滑链。泥泞环境下尽量选择平整路面;如果已经有汽车车辙可循车辙前进。拱度路面顺着中间驾驶,确保车轮高低相同。
4.5 车辆起火处理
第一,发动机起火。当汽车冒烟或感受异常立即停车,切断电源取下灭火器,对着火位置扑灭。如果车厢货物着火停车并报警,取下灭火器,对着着火位置扑灭。如果火势较大及时疏散人员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如果停车场发生火灾及时执行补救方案,组织疏散周围车辆。第二,预防措施。检查保养车辆、不可在仪表盘及后备箱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车厢内吸烟[7]。
5 结语
总而言之,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安全驾驶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驾驶人员认真学习驾驶技术,提升驾驶技术,增强安全驾车、文明驾车意识,从根本上避免交通事故,努力做一名合格的驾驶人员。此外,当发生应急情况时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采取正确处理方法,降低损失,保证驾驶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洪伟.基于“安全视域”下的汽车安全驾驶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6):93-94.
[2]冯钊.自动驾驶汽车运行安全性测试评价体系研究[J].时代汽车,2019(08):19-20.
[3]蒋小峥.试析汽车安全驾驶及应急处理方案[J].时代汽车,2019(08):35-36.
[4]岳瑞军.基于安全视域的汽车驾驶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15):129.
[5]陈艳.汽车驾驶的安全隐患预防措施探微[J].科技风,2019(15):222.
[6]张炜.汽车安全驾驶及应急处置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10):222-223.
[7]闫中立.汽车驾驶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J].南方农机,2019(10):217-218.
作者简介:高长林(1973-),男,河南漯河人,大专,汽车驾驶员技师,主要从事汽车驾驶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