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SSRIs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2019-10-19 22:25倪白微田丹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1期

倪白微 田丹

摘要:目的:了解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类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对儿童精神科门诊使用SSRIs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SRIs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儿童及青少年精抻障碍。结论:SSRIs對部分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儿童精神障碍

目前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就诊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中出现的多种社会因素有关,如:社会传统思想和西方媒体信息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养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隔代养育,面临破裂家庭危险增加,两代代沟扩大下隔阂加深,父母对子女心理卫生的重视,以及竞争加剧升学就业的压力增加等。

Renaud对儿童和青少年抗抑郁药物治疗的风险效益进行评论,建议对于已经进行了8-12次心理治疗无效或双相情感障碍、非典型以及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均应予药物治疗;SSRIs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过量服用后死亡风险低而为其所推荐。对我院儿童精神科门诊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系2013~2017年来我科门诊求医的各种儿童及青少年期精神障碍中使用SSRls有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6~17岁.平均12.8岁;有阳性家族史31例;母孕期有阳性发现如先兆流产、感染史等25例;产时有异常者21倒。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其中儿童焦虑障碍及儿童抑郁症各11例,儿童强迫症(OCD)10例,癔症或躯体化障碍5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8例,学习困难及精神发育迟滞伴多动行为各3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及适应障碍各2例,神经性厌食、抽动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抽动合并情绪障碍、选择性缄默、央腿综合征、癫痫合并情绪障碍、拔毛发癖各1例。

1.2方法

对患者使用药物的一般情况,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2结果

11例抑郁症使用氟西汀治疗,初始剂量5~10mg/d,最大剂量40mg/d;使用舍曲林初始剂量25mg/d,最大剂量150mg/d;6例在早期合并使用小剂量苯二氮?类或丙戊酸类。1例使用氟西汀后出现皮疹、发热而停药,1例因出现躁狂发作停药,未复诊脱落2例;7例病情有好转。

11例焦虑障碍中包括了恐怖症、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等多种诊断,分别使用舍曲林的和氟西汀治疗。多在1~2周时起效,9例好转,2例失访。

10例强迫症有6例使用舍曲林治疗,初始剂量25mg/d,最大剂量150mg/d;其他4例用氟西汀,初始剂量5~10mg/d,最大剂量20mg/d。6例病情有好转,其中4例显著好转。有2例因疗效欠佳同时使用了75~150mg/d氯丙咪嗪。在这些强迫症患者中,往往合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部分病例短时问使用了苯二氮?类和支持性个体心理治疗或家庭治疗。4例疗效较差。

5倒癔症或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使用暗示疗法,并给予SSRIs协同治疗。使用舍曲林3例。4例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4~6周即逐渐停药。

8例ADHD患者因利他林不良反应或合并情绪问题而使用SSRIs治疗,其中4例有好转,4例因疗效欠佳而停用。

3例学习困难和3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多动行为的患者使用SSRIs后各有2例好转。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经SSRls治疗后好转。神经性厌食、抽动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抽动合并情绪障碍、选择性缄默、癫痫合并情绪障碍、适应障碍的患者经SSRIs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拔毛发癖没有明显的疗效。

62例患者SSRIs治疗的疗程平均为4-16周.维持治疗4-12周后缓慢停药,共有3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2.7%。常见不良反应与成人相类似,主要有激越、烦躁、静坐不能、过度镇静、口干、畏食和疲乏等,大多数不良反应轻微而短暂,可自行消失或通过调整剂量而减轻,少数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对体重、血压、脉搏、心电图无影响。

3讨论

ADHD用SSRls类药物不失为一种选择。本资料结果发现SSRls对上述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多可有效,与文献报道类似。鉴于SSRIs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药理学资料尚不充分,因年龄、体重、药物吸收代谢等不同而对药物的反应有差异,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快,达药物峰值时间早,代谢快(6~10岁儿童代谢速度大约2倍于成人,到15岁以后逐渐与成人相同),因此,儿童每公斤体重的药量应比成人高;但到青春早期,由于性激素与药物竞争肝酶,某些药物的代谢可能会降低,以致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考虑这些发育性因素。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

儿童及青少年期精神障碍增多可能为地域及经济文化水平、居民整体素质差异有关。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群众普遍缺乏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精神、行为和发育障碍防治知识,且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和歧视;外出打工人员多,导致留守儿童较多,有研究显示在人格特点上,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的特点,成年后更易患各种神经症,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及社交恐惧症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超过20%的儿童青少年因患精神障碍而致残,青少年的自杀占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重度抑郁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由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大约只有20%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我国仅为5.8%,情况令人堪忧。我国精神卫生机构基础差,目前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当缺乏,情况就更为严峻。我们应当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大量培养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雷芳.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2]韦志岩,孙建中,张岿,等.青少年心理障碍危险因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

[3]邱浩兵,张程赖.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因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