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新亮
(作者单位: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伊通河属第二松花江水系,饮马河支流,发源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青顶岭(见下图),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区、德惠市、农安县,于农安县靠山屯处汇入饮马河,河长342.5公里。新立城水库建于1962年,坝地位于长春市南部的新立城镇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总体容量5.87亿立方米,是下游长春市重要的防洪屏障和水源地。
伊通河流域水系概况
2015年,长春市委、市政府启动百里伊通河生态长廊综合治理工程,利用五年左右时间把伊通河打造成城市的生命线、生态轴、景观带和动力源。
针对多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全面统筹、全框架、全过程的规划引领和决策,实现治理工作多系统之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合理衔接,确保工程规划顺利落地。
本轮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涵盖水利防洪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等内容,上述工程方案的编制涉及到上位规划的指导,多专业之间的横向交叉,同时工程落地的过程中涉及与现状施工条件和地下管线之间的协调。
研究意义在于:一是破解规划编制过程中衔接不足,实现多层次、多专业规划融合。消除各类规划在工作目标、空间布局、技术标准等方面差异和矛盾,实现上位规划到工程实施方案的纵向衔接、多专业工程实施方案之间的横向协调。
二是发挥规划统领和引导作用,保障工程的快速推进和落地实施。整合和理顺各类规划之间关系,一方面为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地提供上位规划支撑,一方面为上位规划的调整提供信息反馈,保障工程实施方案规划的科学合理,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是规范规划编制程序,探索多专业规划协同编制路径。规范规划编制程序,解决复杂系统工程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规划程序不规范问题,探索复杂系统工程规划协同编制的机制和流程,寻求工程规划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的最优路径。
在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指引下,统筹梳理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确立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指标体系,作为各流域干支流方案编制的出发点。
系统梳理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与流域周边区域发展目标,实现伊通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与周边区域目标的衔接;
系统梳理河流干支流和上下游治理工作关系,实现全流域治理目标的衔接和统一;
系统梳理综合治理多层次规划、多专业工程之间指标,实现系统工程与上位规划和内部指标的统一。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多专业工程纵向的合规和横向的协调,此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类的差异,由此,实现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多规合一”需首先确立差异消除的原则。
1.差异消除原则
(1)规划编制上,工程方案需符合用地规划及上位规划
工程实施方案的布局需符合用地规划,工程的布局应符合相关上位规划要求;
(2)工程规划布局以治水为核心,防洪安全是基本
工程实施方案的布局应优先考虑水环境治理要求,同时工程方案的布局不得妨害水利防洪安全;
(3)空间布局上,各专业治理工程避免交叉重叠打架
秉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地上工程的布局应优先考虑地下工程及市政管线设施布局情况,如发生冲突,应予以避让;不同工程方案在布局上应充分沟通协调,避免出现工程交叉;
(4)工程规划要统筹考虑河流上下游、干支流关系
工程实施方案规划的相关技术标准、治理目标要实现与上下游、干支流及周边区域的合理衔接:下游与上游一致,支流与干流相衔接;治理方案要考虑与周边区域衔接。
2.差异消除流程
规划差异梳理从保障工程实施出发:
(1)纵向比对促衔接
从总体规划层面、专项规划层面、工程实施方案层面进行纵向比对,对工程实施方案进行校核,校验工程方案的合规性、合理性;保障具有上位规划支撑,同时形成上位规划调整反馈信息;
(2)横向比对理差异
对多专业工程方案进行叠加比对,梳理工程方案之间空间布局相互压占交叉、规划功能重叠、规划缺失等问题;
(3)现状比对推实施
对工程方案落地过程中管线情况、施工场地条件、工程实施难度进行比对,对不满足施工条件的方案进行调整,最终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3.差异校核,消除差异
步骤1:工程实施方案与土地利用规划
对流域治理工程进行用地校核,梳理工程项目落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是否占用基本农田。
步骤2:工程实施方案与城市总体规划
对流域治理工程进行用地校核,梳理工程项目落地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重点校核工程实施方案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要求。此过程中主要存在水利工程与景观绿化工程的交叉重叠问题,道路工程与用地规划之间的差异,水生态治理工程与专项规划之间的差异。
步骤3:多专业工程实施方案差异梳理
在同一作业范围内涉及多项工程的并行规划施工建设,工程同时涵盖地上及地下部分,需统筹校核各专业工程之间交叉协调问题,解决各项工程布局打架,相互压占的情况;
同时需要统筹考虑工程与周边市政基础设施的衔接;实现多专业工程在空间布局上的无缝衔接;
横向比对:空间布局交叉重叠;
纵向比对:地上工程与地下工程,地上工程与地下管线关系、场地条件;
干支流(上下游):梳理干支流治理工程相互关系,实现干支流的合理衔接。
步骤4:工程实施方案与现状市政基础设施差异梳理
在系统梳理伊通河流域燃气、通信、雨水、供电、给水等基础设施现状情况基础上,建立伊通河流域基础管线信息数据库,梳理工程项目规划在落地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压管线、规划冲突等问题,整合伊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管线需求,提出管线需求解决方案。
伊通河流域综合治理多规合一数据库平台搭建以上位规划为依托,以现状数据为基础,作为流域治理方案编制的依据。依托GIS数据库平台,实现工程方案数据的空间话,通过规划校核、冲突检查,确保方案的合理和合规性。
1.信息共享
对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进行空间可视化,录入工程名称、管理主体、设计单位、工程范围等属性信息;对上位规划、管线数据等相关信息在统一的空间范畴的系统集成。
2.规划比对
实现总体规划、专业专项规划、建设工程项目等专题地图的浏览与比对,校核工程项目可实施性、合规性、工程交叉情况。
3.项目进度管理
根据工程开展情况,将流域治理工程分成绿色(已完工),红色(正在施工),蓝色(未开工)三种颜色,实现对流域治理工程总体进展情况进行实时把控查询。
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统筹考虑多专业工程之间交叉和差异问题,实现系统工程的“多规合一”,能够较好的解决工程规划不合理,规划落地难等问题。
同时本次研究也为规范规划编制程序,解决复杂系统工程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规划程序不规范问题,寻求工程规划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的最优路径,保障了规划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