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9-10-19 05:47:42王国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9期
关键词:意义差异心理

王国庆

严重多发伤是普通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多由交通事故、爆炸性事故以及高处坠落等因素所致;当创伤部位较多的情况下会加重患者的伤情, 并出现严重的组织破坏, 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1]。与此同时, 近年来临床发现严重多发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为了改善此类患者的睡眠障碍, 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选取72 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应用价值,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2 月~2018 年2 月收治的72 例严重多发伤患者, 采用随机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 例。观察组男22 例, 女14 例;年龄22~73 岁,平均年龄(45.9±10.2)岁。对照组男23 例, 女13 例;年龄23~74 岁, 平均年龄(45.8±1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执行普通外科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及时成立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小组 在科室内部及时成立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小组, 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 然后制定合理、科学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方案。要求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 以礼貌、尊重、和蔼的态度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措施。

1. 2. 2 早期心理评估 以沟通交流为途径,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评估, 如患者遭遇疾病的影响, 易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惹等消极心理, 护理人员需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疏导方案。

1. 2. 3 早期心理疏导方案的实施 针对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加强心理疏导, 可提供患者喜爱的音乐、书籍、电影等,转移患者注意力, 达到缓解焦虑、抑郁消极心理的作用;针对存在易激惹的患者, 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安抚, 同时指导患者家属日常多对患者进行关心、照顾, 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家人的重视, 从而加强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 并使易激惹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此外, 部分患者存在恐惧心理, 因此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告知疾病、治疗方法、护理的相关事项, 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 有效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克服恐惧心理的作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及PSQI 评分。根据SAS 和SDS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越显著[2]。采用PSQI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评价, 评分越低代表睡眠质量越好[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SAS 及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 及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x-±s, 分)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 评分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PSQI 评分为(8.61±1.78)分, 对照组为(8.63±1.75)分;护理后, 观察组PSQI 评分为(3.81±0.85)分, 对照组为(6.73±10.5)分;护理前, 两组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PSQ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 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 为了其睡眠状态,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与此同时, 临床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是导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 如焦虑、抑郁及恐惧等心理存在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 进而出现睡眠质量差的问题[4-6]。鉴于此, 本课题重点提到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 包括在科室内及时成立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小组, 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 进一步对患者加强心理评估,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SAS 及SDS 评分别为(12.87±2.15)、(14.65±1.28)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28.65±1.48)、(29.68±1.62)分, PSQI 评分为(3.81±0.85)分, 低于对照组的(6.73±10.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具备可行性。除此之外,还有临床研究者经研究结果显示[7],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且护理满意程度高达90.00%以上, 进一步在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的基础上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综上所述, 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 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具备显著效果, 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 具备推广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意义差异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相似与差异
音乐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有意义的一天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诗里有你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