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卉
杜甫在《崔氏东山草堂》一诗中说“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一语道出了秋季天高气爽的特点。那么,为什么一到秋日,天就会“长高”,大家的朋友圈常常出现高颜值的“刷屏蓝天”图片,空气还特别清爽呢?
秋天,天空之所以會格外“显高”,是太阳辐射和天气系统变化的双重因素导致的。入秋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半球的北回归线向南移动,这使得白天的时间逐渐变短,夜晚的时间逐渐加长。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天少,从地面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也随之减少。除了太阳辐射有所变化,大气环流的状态也随之调整。气象上将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十月份,大气运动进入了调整的阶段,大气环流开始从“夏季型”向“冬季型”过渡。
在这个过程中,夏季一直北上带来降水的暖湿气流南撤减弱,逐渐退出大陆,标志着雨季结束。而北方的冷空气则开始跃跃欲试地向南推进。随着冷空气加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层大气,逐渐被大陆冷高压所控制。在冷空气的根据地里,空气中的水汽少,云量减少。这种情况下,没有了云和水汽的遮挡,折射减少,就会出现白天晴空万里,夜间星斗满天的景象。在视觉上,人会感觉天空格外得高。
同时,秋季位于雨季的末期,经过了一个夏天的“洗涤”,大气中的尘埃杂质微粒明显减少,大气透明度大大提高。根据瑞利散射定律,由于尘埃等较粗的微粒及小水滴的减少,使得天空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比例明显增多,故而秋季的天空在视觉上会更加湛蓝。基于这两个原因,晴朗无云,高远湛蓝的秋季天空就成为朋友圈的刷屏亮点了。
秋天让人感觉到神清气爽,和天“高”的原因相似。秋季气温明显降低,由于白天大地吸收的能量少,夜间云量少,散热又会增加,所以秋天相较于夏天,在热量的储蓄上属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同时,暖湿空气的撤离带走了大量的水汽,这时空气湿度一般不超过60%,一扫夏季的闷热潮湿,转为干爽的状态,人们的感觉会更加舒适。此外,初秋时节常有宜人的习习凉风,人们身上的汗液能够很快蒸发掉,因此给人们以“干爽”的感觉。
就这样,结束了夏季闷热的雨季,躲过了恼人的“秋老虎”,我们终于在金秋十月迎来了一段舒适的天气。您可以将各种秋游计划都提上日程了。古人进行登高、望远、祈福的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正是处于这个时间段。建议大家在天气晴朗时多出门运动,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十月天。当然,游玩之余,秋季也要注意合理饮食。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