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数字模块化创作发展趋向探析

2019-10-18 01:26冯曦范翎
电影评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音色模块化

冯曦 范翎

随着计算机与数字音频技术的不断演进,尤其是伴随着数字音乐创作的个人化、集成化、高效化的发展,电影音乐的创作与制作不再仅仅依赖“纸面写作—演奏—录音”的传统模式,数字采样、合成、仿真等技术被大量应用到电影音乐的创作流程中,使之呈现出多样式、多层次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变化,市场对电影音乐的要求也不断升级,不仅体现在对于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上,更体现在对于音色、音乐风格、音乐形态以及情绪气质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在计算机应用作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顺应市场多层级发展的现状,电影音乐设计在创作理念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模块化创作的发展趋向。这种创作趋势源于计算机应用作曲手段的介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传统的电影音乐创作方式,进而逐渐成为当代电影音乐创作观念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影音乐模块化创作趋向溯源

回顾电影音乐创作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有源音乐到无源音乐的认知变化,经历了整体混录—多轨混录—数字化混录的技术演进,还经历了电影音乐的电影本体性和独立性的深刻探讨。电影音乐的创作目前已步入个性化创作、流程化制作、商业化管理的成熟运行模式。尽管电影音乐的多种形态已被电影艺术的创作者和经营者熟练运用,亦被消费者认可与熟识,但其自身形式的嬗变依然受时代发展中诸多因素影响。时代背景的变迁,决定了电影音乐模块化的产生土壤和发展趋向。对此,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视角来加以洞察。

(一)从电影商业文化发展角度

在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史中,类型片孕育而生。类型片强化了模块化工艺流程、模块化剧情模式,同时也是模块化配乐模式盛行的推动因素。“好莱坞作曲家们在这种流水线化的商业模式下,聚焦于研究电影音乐以何种方式来配合画面叙事,并以此建立标准化的创作模式为主要任务。”[1]电影音乐创作最初的出发点是为满足受众对文学与视听综合艺术鉴赏的需要,在批量生产的需求下,商业性质被强化,音乐的独立艺术性被剥离。众多低成本模式制作的影片,没有充足的经费预算邀请知名作曲家来创作、邀请著名的乐团来录制音乐。因此,音乐只需具备烘托剧情氛围的基础功能即可,对艺术的创造力并无要求。而自媒体和网络化传播媒介商业模式的高速扩张,从内在基因上更加强化了这种音乐与声音创作的低成本模式。在极端情况下,一部网络电影仅仅使用一部摄像机加一台电脑即可基本完成从前期拍摄到后期音视频编辑制作的全部流程,其音乐创作的来源,极度依赖模块化数字音乐素材,高效且直接地对接剧情以达到目标。

(二)从电影音乐属性演变角度

必须正视一個客观事实,近年来电影音乐的属性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即使是《阿凡达》《流浪地球》这类票房超高的科幻大片,其音乐也远没有达到广为传播的影响力,甚至鲜有观众能注意到这些影片的主题曲或主题歌。作曲家詹姆斯·霍纳在谈论自己的作品《阿凡达》配乐时认为,该片音乐十分具有画面感。他采用了相似却又不同的旋律变奏在影片各处即兴发挥。也正因如此,“《阿凡达》的音乐缺少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力度感”[2]。相较而言,不论是《魂断蓝桥》《毕业生》《音乐之声》等早期电影,还是《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等20世纪90年代席卷全球的大片,其主题歌或主题曲都以脍炙人口著称,独立于电影而流传至今。而《月亮河》等经典电影的主题歌曲,其知名度甚至远大于其出自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大量的中国红色经典歌曲也都来自于电影插曲。

电影音乐曾经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恐怕当今已很难复制。究其原因,可谓是消费者心理和欣赏习惯的演变,进而反馈式影响了电影音乐创作者的思维模式。电影音乐回归电影化本体,而不再游离于电影艺术这一整体。曾经为了音乐和歌词的教育意义而特意让电影的剧情元素围绕插曲而展开的情形,现在看来成为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电影音乐的传统创作思维,倾向于必须有一段核心动机作为主体,经过变奏发展贯穿始终而又自成一体,它是电影艺术感染力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影音乐可脱离电影成为纯音乐作品而自身传播,确立了电影音乐所具有的双重属性和双重价值。

然而,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电影制作技术标准与影院放映技术标准同步提高,3D、IMAX、环绕声、全景声等技术依次付诸商业运营。这些媒介的广泛应用,强化了观众对电影感官刺激属性的认知和需求,当电影放映已经成为高科技背景下欣赏高标准的多媒体素材时,其感染力和关注点已被视听联觉带来的张力变化所取代,电影音乐也不可避免地失去独立欣赏功能,蜕化为听觉层面的潜在铺垫,为剧情、视觉的需要而服务。音乐作用于电影观众的潜意识层,由此产生“最好的电影音乐就是让人‘听不见”的论调。标准化的音乐模块,由作曲家针对各类电影情绪而设计,在无形当中契合了这样的音乐属性。

(三)从音乐制作技术演进角度

早在默片时代,录音技术尚未发展,电影音乐几乎是由乐队现场伴奏的方式完成。在这种最为原始的配乐工艺中,一切都是功能性诉求。乐队必须预先准备各类情感表达的音乐片段,包括一些适应画面的古典音乐片段以及简短的音效性乐句等,根据画面灵活搭配应用。这些音乐和音效片段,恰恰是电影音乐模块化的雏形,甚至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常用的“罐头音乐”,其思路也来源于此。

随着录音技术和声音艺术理念的进步,电影音乐从外部的功能性存在,转化为电影内在艺术元素。电影公司的音乐创作部门负责制定流程、组织工作;作曲家根据导演的需要创作配乐总谱;指挥与乐队全程演奏;录音师负责前期录音与后期混音剪辑。这种流水作业,成为电影音乐的整体化解决方案,似乎已成为不可逾越的商业和技术标准。这一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伴随了有声电影自诞生至成熟商业化运营。在这一进程中,录音技术的进步,尤其数字化录音手段的实现、电子合成器和声音采样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音乐与声音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创新,更多的电子乐器和电声乐器音色与传统管弦乐交汇在电影音乐这一体裁中,相互叠加与混合。

2000年以来,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微型化发展,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极度提升,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科技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音乐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所需设备也极大简化。数字化革命不但影响了录音的工艺,而且开始影响到音乐创作本身。各类专业化的采样音色库塞满了音乐制作人的电脑硬盘,电影音乐从创作到产出,可以仅仅由一台电脑,在Logic或Cubse这样的音乐工作站平台上,利用海量采样音色,就可以完成一系列配乐任务。这些采样音色由第三方公司录制和开发,有些音色可以基本替代真实乐器的录制,而有些音色则天马行空,超出想象。汉斯·季默是使用电子音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创作电影音乐的拥护者和先行者,他十几岁移居英国时曾任乐队的电子合成键盘手,掌握了丰富的音色合成技术。在之后的电影音乐作曲家生涯中,他熟练应用了包括传统管弦、现代电子和世界民族音乐的各类素材,形成了个性化的音乐语汇模块。不论20世纪90年代的《石破天惊》还是2010年的《盗梦空间》,音乐中都可以明显感知一种情绪性节奏动机模块不断重复和增强,这样的模块式动机,弱化了旋律的主导,强化了情绪化节奏的核心,与现代电子舞曲音乐中“LOOP”的概念完全吻合。而汉斯·季默在《加勒比海盗4》的配乐中,大量使用了Hollywood Strings、Hollywood Brass、SD2等管弦乐和打击乐采样,还使用了一些自己录制的合唱采样进行切片化处理。计算机制作的方式并非完全为了降低成本,程序与采样,可以按复杂要求连续工作,超越了演奏演唱人员的生理极限,得到更加符合电影所需动态要求的音乐品质。[3]

由此可见,音乐制作人利用计算机模块化创作音乐,小规模分轨录音补充,数字后期处理,逐渐代替了传统电影音乐录制的流程。而这一革命性转变还在持续发展之中,不断丰富的采样素材、不断简化的创作流程、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制作效率,是这一趋势发展的四大动力。

二、电影音乐的模块化设计与创作方案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商业化发展的一环,其本身也是市场化的。成本的制约、技术的成熟决定了电影音乐可以更高效地生产。有市场就有供给,2005年之后,Steinberg公司开发的VSTi格式插件开始大规模取代音乐制作人原有的硬件合成器;2010年Windows7的发行使得64位操作系统成为主流,内存和硬盘空间的扩大为大型采样音色库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2013年发行的运行于Mac系统的Logic ProX,更将一体化音乐工作站的功能全面推向极致。时至今日,可以应用于音乐制作平台的各类第三方音色采样库,已经覆盖全部音色种类,并开始往集成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可以认为,电影音乐创作的市场,已经被第三方音色采样开發公司占据了重要份额。

(一)电影音乐横向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纯音乐作品,从音乐素材发展的横向上说,具有或简单或复杂的曲式结构。而电影音乐与此不同(如图1)。从横向上说,仅仅通过设计一个或几个主题旋律动机模块,即可根据剧情所需配以抒情、伤感、明朗、激情、神秘、紧张、宏伟等不同氛围的配器模块,应用到影片不同场景中渲染各类情绪特征。

这种配器模块的每一种氛围,都可以在主旋律所采用的音色之外,选择适当的采样制作工具进行模块化创作与编辑,达到有序与高效的目标。

抒情和伤感类的情绪,温暖而舒缓,深刻而悲情,多使用弦乐器旋律与和声铺垫,或配以钢琴独奏的织体语言。相应的工具则有EWQLSO Pro、LA Scoring String、Berlin Strings、Hans Zimmer Strings等传统管弦乐采样库和Session Keys、EZkeys系列含织体素材的钢琴采样;明朗类的情绪,轻松而愉悦,可以使用流行音乐四大件类采样模块编辑,也可以在Vivace、Action strings等管弦乐素材包内找到相应模块的组合;神秘和悬疑等情绪,是氛围化的,是与画面紧密贴合的渲染,则使用Omnisphere、GRAVITY、EVOLVE等多层次电子合成类音色最为常见;而激情、紧张和惊悚类的情绪,是剧情发展中矛盾对立的体现,是对观众施加感官刺激的核心手段,则可以使用Action strikes、DAMAGE、Spitefire Hans Zimmer Percussion等多种电影打击乐组合模块作为节奏基础,管弦或电声乐以高紧张度的和弦配置和快速度的音型模块作为情绪填充。宏伟壮观类的情绪,使用传统管弦乐的编配几乎是其唯一的选择,在要求不高的情形下,也可以使用Morphestra、Vivace这类分类提供的管弦乐配器模块进行组合。

为了更加方便地实现情绪转换与过渡,Native Instrument公司在2017年开发了采样音源THRILL(如图2),它能够提供200多种高品质音乐音响模块。这些模块按动态与色彩特征分类,通过控制XY轴的二维面板,可以在任意情绪模块之间渐变式调制切换,以适应剧情的实时变化发展。这类音色模块的开发,标志着电影音乐情绪的表达方式向着智能化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可视为对未来电影配乐模式进行的有力探索。

(二)电影音乐纵向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对于电影配乐的某一具体段落来说,在功能上必须符合该段落剧情的情感表达。从音乐纵向构成角度,每一个配器模块都由多个层次叠加组合而成,这些层次包括旋律层、副旋律层、和声节奏层、和声渲染层、低音层、节奏层、特效层等。常见情绪段落的音乐层次纵向叠加见表1。

具体而言,旋律层可以使用真实乐器或人声录制,也可以使用这些音色的采样库完成,而其余各层次均可以使用采样音色模块完成,现有已发行的各类采样工具若组合使用,已可具备相对完整的配器模块化解决方案。

纵向配器层次与可使用工具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3)。

由此可知,电影音乐不论是主题的横向发展,还是配器层次的纵向设计,都已具备使用商业采样素材模块进行制作的条件。这样的电影作曲流程,已经完全不同于作曲家独自撰写总谱的模式。因此可以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音乐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简洁高效的效果。电影音乐艺术属性的改变造就了数字化工艺流程和电影音乐作曲方式的改变,而后者又进一步加深了电影音乐自身艺术属性的改变力度。

三、电影音乐模块化创作趋向的正反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该趋向对电影产业和相关行业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这种趋势符合文化产品商业化、快餐化的社会需要,对电影声音数字化工业流程的重新制定具有积极意义。个人作坊式的工艺流程,带来了电影音乐创作的高效,不断开发涌现出的全新音乐模块,又反作用于电影声音设计的丰富内涵。这一趋向使得电影音乐创作产业发展为上下关联的两个板块,上层由作曲家、演奏家、录音师和程序员组成,负责创新设计和录制各类音乐采样模块,而下层由更多的影视音乐与音效编创人员组成。他们具备了双重属性,既是上层的消费者,也是电影音乐的生产者。

其次,模块化创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电影音乐创作的门槛,使得非职业电影作曲家也能够跨入电影音乐编创的这一行业。从业者的非专业化,对于微电影、网络自媒体视频等低成本影视行业意义重大。很多音乐和传媒专业的毕业生、音乐和影视的爱好者,自身并不具备传统电影音乐的作曲与录音的能力,也没有完成这一工艺流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购买并使用这些音乐采样模块,成为作曲家的下层用户,即可在技术上弥补自身不足,高效完成工作,同时也避免了版权的纠纷。

再次,技术演进,对电影音乐作曲、录音艺术等专业的电影声音创作类课程教学有极大的帮助。通过软件中模块化音乐音响素材的学习使用,初学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论是成熟的管弦配器模块,还是富于想象力的合成音色模块,都将极大拓宽电影音乐创作参与者的视野。向大师级制作看齐,学习和创作的起点得以提高。

(二)负面影响

在享受到模块化创作带来的高效和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先进技术带来的种种弊端。首当其冲的影响,表现为电影音乐的艺术个性可能会被抹杀。电影音乐的模块化创作必然会带来相当程度的同质化。当一件艺术品可以大量复制时,其艺术个性也消失殆尽,而个性的消失则是工业化时代的一种无可奈何。

其次,电影音乐由于设计理念的更迭,即将彻底沦为以感官刺激和视听联觉为目的产品,仅为支持剧情和视频特效而存在。如此一来,在视听一体化大潮中,音乐将进一步丧失其作为独立艺术作品的存在感。

结语

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步伐向前发展的,适应潮流的技术手段必将得到广泛应用。电影音乐设计的模块化创作趋向,以电影文化和商业发展为土壤,以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为催化,以作曲家和软件工程师的双重创造性融合为源头,以从业人员的广泛使用为纽带,以电影受众的认可为最终的结果。

在这一链式因果关系中,总有得到和失去。因此,放眼未来,这一電影音乐的创作趋势是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还是逐渐回归到音乐艺术的本体,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吴双.由“定位理论”探电影音乐之“商业性”嬗变[C]//童雷,主编.想象的再现:电影声音理论与音乐创作,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371.

[2]曾田力.音乐中的启示——《阿凡达》音乐解读[ J ].当代电影,2010(9):124.

[3]刘韬.当代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C]//童雷,主编.想象的再现:电影声音理论与音乐创作.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337-338.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音色模块化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模块化住宅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