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萱 杨旭明
摘 要:教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但现有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改革的方向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系统整合教材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题材篇目教学从文字层面深化到文学层面、文化层面,将校内课堂、校外课堂和网络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材;红色题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編号:2095-624X(2019)17-002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则有9个篇目为红色题材。因红色题材篇目内容距离学生所处时空较远,因此学生对红色题材内容感受不深。教师在教学时对这一问题缺乏关注,对篇目内容进行程式化的、机械式的处理,易使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题材篇目分为实用类、文学类与综合类三大类,拟结合教学现状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红色题材实用类篇目教学模式
实用类文本一般包括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其结构一般简单明了,语言准确鲜明,表现手法相对单一,以叙述、描写、说明为表达方式。红色题材实用类篇目就包含上述文类。
1.“以学促写”教学模式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课毛泽东于1949年4月所写的《消息两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属于新闻体裁中的消息,主旨是歌颂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感慨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以某一线老师教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实录为例。从教学模式来看,该教师的教学模式属于传递──接受式与探究式的结合。从教学程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导入—激发学习动机—研讨课文—总结—巩固练习几个环节,其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为现行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实录中师生互动、分版块讲解等模式为广泛使用的模式,但其中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没有突出红色题材的特点,没有讲透红色精神的内涵,学生没有从课堂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具体表现为:在教学中只注重让学生分析文本,分析新闻结构、文字语言、蕴含的情感,仅仅停留在阅读层次,没有做到以教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最后一部分“读出新闻的情感魅力”只分析出了作者所感所思,并没有将红色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只停留在智育层面,没有提升到德育层面。
教师在进行红色题材的实用类篇目教学时,要强调以学促写:一是注重学生对当时所处时代背景的理解, 引入时代背景阐述,有时代的代入感,学生才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二是实用类篇目教学要注重以教促写,提高学生撰写实用文的能力;三是分析红色精神,培育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2.“紧扣红色主旨”教学模式
“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蕴含作者所思所感的一种文体。”现以田玲老师教授《邓稼先》的教学实录为例子,探究红色题材文学类中记叙文教学模式。
分析田玲老师的教学实录可知,田玲老师在进行红色题材的记叙文教学时做到了以下两点。
一是把握红色题材记叙文的要素与顺序。如课文《邓稼先》为叙事记人的记叙文,人物活动和事情发生发展等为记叙文的要素,读记叙文先要弄清楚记叙文各种要素,这样才能理清头绪,理解内容;记叙文的材料组织有先有后,有一定的顺序,一般的顺序是顺叙、倒叙、插叙。
二是学习红色题材杂糅记叙文。其往往表现在所写革命人物之间关系复杂,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选材和裁剪,主要是理解把握详写略写、点面结合、交错穿插等写作手法。在结构上,要注意条理和衔接,条理的核心是线索,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线索。在写法上,要注重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要注意记叙文当中是否包含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的写法。
红色题材文学类中记叙文“紧扣红色主旨”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可归纳为:教师进行课堂导入(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教师引入文本时代背景(学生产生时代代入感)——师生共同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与线索——品味文章语言,感悟红色精神——课堂小结,抒发启迪感受——课后阅读相关资料。
3.“抓住红色中心”教学模式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成的各类文章的总称。现以余映潮老师教授《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实录为例子,探究红色题材文学类中议论文的教学模式。
分析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实录可知,余映潮老师在进行红色题材的议论文教学时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教师引导学生逐篇学习议论文,有目的、有计划地抓住论点、论据,分析论证;在听说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分析理解议论文。二是学习论证的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论证方式方法,并将其迁移到写作教学当中。
红色题材文学类中“抓住红色中心”议论文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可归纳为:教师进行课堂导入(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教师引入文本时代背景(学生产生时代代入感)——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学习论证方式方法,加强思维训练——品味文章语言,感悟红色精神——课堂小结,抒发启迪感受——课后开展辩论赛等活动。
二、初中语文红色题材文学类篇目教学模式
文学类文本是指组成文学这种措辞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一般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形态。语文教材中红色题材文学类篇目共计4篇。一是诗歌《沁园春·雪》《黄河颂》《回延安》,二是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1.“揣摩红色意境”教学模式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光未然的《黄河颂》属于新体诗,贺敬之的《回延安》属于民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属于旧体诗。
教师进行红色题材的诗歌教学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诵读,以情入诗,体会红色精神。诗歌的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要重视诵读,且要讲透诗歌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红色精神。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节奏是富于变化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划分节奏,掌握变化之美;另外,诗中的“望”“惜”读时要稍停顿,此为“领字”;再者诗歌的韵脚整齐,韵脚分别是“飘”“滔”“高”“娆”“娇”“腰”“骚”“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