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反转新闻的成因及舆论控制

2019-10-18 09:38石静
今传媒 2019年9期
关键词:成因

石静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媒介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反转新闻频频滋生,吸引大量公众参与其中,但其所产生的负面舆论扰乱社会秩序,消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探讨反转新闻的内涵,以典型案例为分析对象,从多个角度研究其发展脉络及成因,思考如何控制反转新闻舆论的负面影响,才能构建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维护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反转新闻;成因;舆论控制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9-0013-03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发生公交车坠江事件,短短五天内,媒体报道经历了让人目不暇接的逆转,伴随着这场舆论风波,“反转新闻”再次引发社会关注。业界一般认为,2013 年新华网发布的《盘点2013

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标志着“反转新闻”这一媒介现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反转新闻”几乎年年发生,并呈逐年上涨趋势,从名人、公务员、医生到普通人,从事故、医疗、教育到家长里短,“反转新闻”涉及的领域、发生的频次、反转的次数都在不断增加。例如,之前发生的西安某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自拍事件、湘潭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等,新闻反转之快、网络暴力之恶劣都对媒体声誉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对涉事主体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一、反转新闻的内涵与特征

“反转新闻”是指“那些紧跟社会热点、标注新闻热词继而引发广泛关注,但随后被证实与事实主体或全貌不符,甚至与事件截然相反的新闻现象。[1]”

“反转新闻”反转了什么呢?作为客观存在的事件本身不会发生反转,而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公共性话语,从对事实的选择到对事实的认识,再到对事实的呈现,一系列过程都隐含着传播者的社会立场和态度,加之新媒体时代的技术赋权让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增加了信息传递的风险。种种主观虚构拉开了新闻与真相的距离,一旦报道罔顾客观事实,倾向于主观情绪发泄,就极易引发舆论的一次或多次反转。因此,发生反转的是相关新闻报道引发的舆论,“反转新闻”更应该被称为“舆论反转现象”。“反转新闻”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影响面广具有公众性;舆论焦点和矛头指向鲜明;舆论指向会发生巨大的转变,而且转变非常迅速。

二、反转新闻的演进脉络

“反转新闻”的演进脉络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事件发生→舆情爆发→舆论形成→舆情反转→舆论转向→舆论衰退。如“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随着网络裂变式传播及话题榜推送,知晓的民众越来越多,舆情开始进发,网民纷纷声讨小轿车女司机;随即媒体首次介入,舆情发酵为舆论,将事故原因指向“女司机”;事故发生约8小时后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大巴车乘客与司机争吵视频流出,证明小轿车中的“女司机”与事故无关,舆情再次进发,民意转而谴责闹事的乘客;随后媒体再次介入,事件有了定论,舆论转变为更为理性的声音,对文明乘车的呼吁及公交司机应急机制的思考;随着理性的回归,舆论的喧嚣归于平静。至此,人们意识到这又是一次信息不完整公开和情绪错误表达造成的新闻反转现象,但无辜的“女司机”已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媒体的公信力又一次被消耗。

三、反转新闻是媒介环境演变的结果

“反转新闻”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鲜”现象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常态,是媒介环境演变的结果。当前媒介环境对“反转新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方、民间舆论场的博弈形成社会舆论新格局  “反转新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体现了当前中国舆论场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复旦大学童兵教授在《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中明确了舆论场的概念,区分了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异同。他指出“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中国形成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舆论新格局。[2]”官方舆论场主要由传统媒体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政务微博等新媒体构成,发布权威信息、解读公共政策等;民间舆论场则是由网民和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构成,就公共事件和社会事务表达意见[3]。

“反转新闻”涉及教育、医疗、安全等社会矛盾,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的“反转新闻”在民间舆论场发酵、发展。两个舆论场的博弈,经常表现为民間舆论场先爆发舆情,官方舆论场为控制舆情做辟谣或者是补充性说明的工作。如“湘潭产妇死亡”事件中,当激化医患矛盾的负面舆情在民间舆论场喧嚣尘上之时,是以人民网为代表的官方媒体介入,肃清谣言,科普“羊水栓塞”专业知识,扭转了舆论。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博弈并不是时时存在的,但反转新闻则是这种博弈的直接体现。

(二)新闻产制发生重大变革

1.传统新闻生产传播流程的解构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

信息技术让传统新闻采、写、编、播的生产传播流程发生了剧变。一是互联网让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与媒介使用权,传统新闻中单一的传受关系被转化为多元互通的交流关系,公众参与信息生产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常态化现象;二是网络的便捷、海量、覆盖面广让其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新闻来源及发布平台;三是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缺乏新闻报道专业素养和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具备新闻把关的严谨性。这些变化解构了传统新闻生产传播流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反转新闻”得以频频滋生。

2.传媒产业的激烈竞争降低了新闻发布的门槛

信息技术有效缩短了信息传受的时差,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让多元的主体参与到真相的呈现中,“职业权威不再有绝对的话语霸权,各种媒体——专业与非专业、精英与草根一同在‘真相市场中竞争”[4]。为了争夺稀缺的大众注意力资源,时效性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导向,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白热化”的新闻竞争,赢取独家,抢占流量,在无形之中消解了新闻操守,拉开新闻与事实之间的距离,引发了“反转新闻”。

(三)被重新界定的新闻传播受众

1.“后真相”情绪化的接收与表达

网络社会的大众凭借新媒体很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获得符合主观意愿的信息,为自己打造舒适封闭的“信息茧房”。新媒体环境中情绪化接收与表达正削弱对事实的尊重,2016年牛津年度词汇用“后真相”(Posttruth)一词标志了这一信息传播出现的新特征。而情绪和情感占主导的传播会使媒介环境中充斥着谎言与假新闻,为“反转新闻”的产生提供滋生的沃土。“后真相”是“反转新闻”发生的内因,“反转新闻”是“后真相”的表现形式。

2.“刻板印象”导致的认知偏差更加显性和频繁

大部分的“反转新闻”中都有“刻板印象”的痕迹。传统媒体时期人们对世界的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媒介中经常塑造的某类群体形象会演变成受众头脑中的“刻板印象”,使得该群体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或贬损,导致大众对群体的印象产生认知偏差。新媒体传播的海量和快速更迭压缩了公众理性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刻板印象”的影响更加显性和频繁。在“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事件伊始未加论证,民众和媒体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女司机逆向行驶造成事故,引起舆论哗然的正是“女司机”标签化形象。

四、反转新闻的舆论控制

“反转新闻”的发生与网络技术紧密联系,是媒介环境变革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反转新闻”的舆论进行有效控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一)发挥融媒体中传统媒体的优势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媒体融合进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生产流程正逐步实现一体化。在传播理念、内容生产、传播技术上,传统媒体要借鉴新媒体进行变革,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必须继承和发挥传统媒体在内容、公信力、把关方面的优势。在融媒体环境中,借鉴传统媒体对新闻把关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可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降低“反转新闻”发生的可能性。

(二)加强新闻媒体自律

綜观“反转新闻”的发展脉络,新闻媒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事件引发的舆情要转化成“有影响力的意见”即舆论,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传统媒体(或其网络版)的介入和网络媒体的报道。据“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舆情报告显示,网民在尚未明确调查结果时纷纷将矛头对准“女司机”形成舆情,但让舆情转化为舆论的是多家媒体和部分网络大V未经查实的转载报道。而最终让舆论实现反转的也是《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等媒体和网络大V转载传播。因此,媒体加强自律,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中保证客观真实,遵守法律法规,不损害国家人民利益,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反转新闻”的舆论影响,甚至遏制“反转新闻”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

要控制“反转新闻”的负面舆论,除了新闻媒体的自律外,他律的介入也十分必要。在社会范畴中,我们用他律来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对新闻媒体滥用自由进行规制,实现自由与自律之间的动态平衡。“反转新闻”不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还会对当事人造成媒介伤害,对于突破“行为的底线”造谣、传谣的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具效力的当属法律法规的约束。2018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明确了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职责义务范围,明确了安全评估内容、过程、规范和机制建设要求等,就是要求网络媒体履行职责遏制“反转新闻”。除此之外,我国现行法律涉及新闻侵权的条款如“侮辱”“诽谤”等都对规范媒体行为有所助益。但当前媒介环境复杂多变,还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对“反转新闻”中自媒体乱象以及传统媒体的虚假报道起到警示作用。

(四) 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

关于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的定义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人人皆记者”的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传播主体,又是信息传播受体,公众的媒介素养对建立健康媒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公众不负责任的转发、主观的指向、负面情绪的宣泄都是造成新闻反转的重要因素。让公众学习新闻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学会批判和独立思考,才能让其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时,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理性传播和评论,自觉地维护和营造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进而预防反转新闻的发生。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媒介环境的巨变,后真相时代情绪化的接收与表达,刻板印象的模式化思考,两个舆论场的博弈,传统新闻生产传播流程的解构,传媒产业的激烈竞争让“反转新闻”频频滋生,并以极高的“瞩目度”吸引公众参与其中。但在现象背后被消费的是新闻机构的公信力,增加的是公众的质疑声。我们只有发挥融媒体中传统媒体的优势,加强新闻媒体自律,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才能有效控制“反转新闻”的舆论影响,清除其滋生的土壤,构建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石焱,刘冲.新闻反转剧背后的媒体课题[J].新闻与写作,2014(5):74.

[2] 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J].人民论坛,2012(5):34.

[3] 李慧敏.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互动机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1):121.

[4] 宋祖华.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J].新闻界,2017(12):40.

[责任编辑:杨楚珺]今传媒 2019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成因
雾霾产生原因及朝阳市雾霾成因初探
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在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浅谈冬奥会前期朝阳市空气质量及细颗粒物变化及成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论高血压、低血压的成因、危害与治疗方法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