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上次去贝尔法斯特是十二年前。当时我在俄罗斯人Max的办公室里,听他说着:平时年轻人忙着上班上学,到了周末,他们一般要互相扔石头、侮骂、互殴,作为消遣。窗外我忽然瞥见,一个八岁左右的男孩,很熟练地往邻居家扔石头。我问Max,这么小的孩子,仇恨从哪里来?
贝尔法斯特是北爱尔兰最大的海港,1920年成为北爱尔兰的首府。现在的贝尔法斯特是一座宁静美丽的城市,无数的游客到这里,参观“泰坦尼克号”出海远洋的码头,探寻《权力的游戏》取景的“多恩半岛”和“临冬城”,并惊叹于巨人水道六角形岩石群的奇妙与壮观。可是在1968年到1998年这三十年间,贝尔法斯特却是一个充满血腥暴力的城市。街道上充满了全副武装的军车,荷枪实弹的士兵。警察局和市政厅等重点目标都用铁丝网保护起来。街道之间建起了隔离墙,商业区外设置了路障。进出酒吧和商店的人们要排队过安检。爆炸和枪击声此起彼伏。人们都知道柏林墙,却鲜有知道贝尔法斯特城内也有类似的隔离墙,不同于“一堵”柏林墙,贝尔法斯特的隔离墙竟有99处之多。如今墙面上布满涂鸦,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看。
当然,当我走在贝尔法斯特街头时,这一切早就进入历史课本。我在Max的办公室里听他介绍着这一切。Max是一名俄罗斯人。他在美国上的大学。毕业后来了北爱尔兰,娶了北爱尔兰姑娘。有了三岁大的女儿,叫作Lara。和《再见列宁》中那个苏联来的性感实习护士以及日瓦戈医生的护士同名。1800年《合并法》、1801年《英爱同盟条约》后,愛尔兰正式并入英国版图。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才通过1921年的《英爱条约》给予爱尔兰独立地位——然而这一条约的结果是,南部26个郡后来成为爱尔兰共和国,多数信仰天主教。北部6个郡仍留在联合王国内部,多数宗教为新教。
这个令英国人头疼的小岛北部,有一个能够轻易区分阵营的地名,新教徒称其为“伦敦德里”,而天主教徒则称其为“德里”。从贝城火车站坐城铁3号线,约四十五分钟即可抵达。1972年1月30日,举世闻名的“血腥星期天”事件就在这里发生。其实,“血腥星期天”(在爱尔兰语里叫作Domhnach na Fola)在历史上不止发生过一次:1887年在伦敦,1913年在都柏林,1920年再次在都柏林……
1968年8月12日,德里市举行一年一度的“学徒男孩游行”时,1.5万名新教徒游行经过天主教徒聚居的伯格赛德地区,街头的气氛变得极为紧张。这场学徒男孩游行开始时非常和平,但没有持续多久。德里工党和青年社会主义者的成员在街道上尝试阻止来自伯格赛德的年轻人攻击游行者,但面对已被点燃情绪的民众,任何劝解也无济于事。石头被扔向游行队伍,打斗接踵而至,一时死伤无数……
2008年3月,我有幸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见到了利姆瑞克大学的Dermot Walsh教授。他头发花白,风度翩翩。利用部分解密的文档,他于2000年撰写了《血腥星期天和北爱尔兰的法治》一书。除了质疑英国司法调查团的调查结论,他更多地关注这一事件对法律制度层面的影响。例如,1998年布莱尔首相决定重启“血腥星期天”事件的二次调查。以此为契机,新一轮和谈在北爱尔兰主要政党之间展开,旨在达成政治协议。
这些对话最终产生了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又称“受难节协议”(Good Friday Agreements)。这个协议在权力共享的基础上恢复了北爱尔兰自治政府,在1999年建立了由四个主要政党(包括新芬党在内)组成的执行会议。其他改革措施包括警察机构改革(更名为北爱尔兰警察)与要求招收最低限额的天主教徒。共和军的武装在2005年9月已经令大多数人满意地完全解除。和平谅解的曙光开始出现。
另一种重建和平秩序的尝试也在进行。北爱尔兰教育委员会于2007年开始启动一项名为“起飞”的方案,试着在孩子身上消解仇恨。学校对于11岁以下的孩子,在其课程教育里增加“和平”课程。向孩子们介绍另外一些家庭里,也有和他们一样(尽管宗教不同)的孩子们。不过,这一计划的进展亦不顺利,因为学校对于是否选择这一教育方案,有着完全的决定权——教育委员会只有制定方案并建议采用的权力。
在北爱尔兰,两大族群的学校还是完全分开的,天主教的孩子上天主教学校,新教徒的孩子上新教学校。而这其实是仇恨与敌对滋生最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占有主流话语权的新教徒阵营,对和平课程的反应相对平淡。要消弭孩子间的隔阂和仇视,避免未来再出现血案,这项努力和自治政府的接轨、和平秩序的重构以及其他社会制度的发展一样,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我们暂时忘记德里的血痕,坐城铁3号线回到贝城火车站,再坐26或26C公交车,抵达泰坦尼克号纪念馆。这里同时也是当年泰坦尼克号建造和下水的港口遗址。纪念馆有6层楼高,耗资1亿英镑,独特的外观设计让其看起来像极了泰坦尼克号的船头,紧邻这座纪念馆的刚好是当年的浮动船台。馆内展示了泰坦尼克号从设计到制造、下水、航行的场景。整座建筑高34.7米,和泰坦尼克号一样高,外墙由反光铝板镶嵌,远观更像一座冰川。这里没有Jack和Rose,却可以带人走进真实的泰坦尼克号。
世人皆知,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由贝尔法斯特白星公司建造,首航便触冰山沉没在大西洋之中,成为影响百年的船难事件。当日海难发生后,大西洋两岸降半旗致哀,英王乔治五世与美国塔夫脱总统互致唁电,德皇威廉二世同声哀悼。英国下议院与美国参议院,相继决定对事故责任展开专门调查。两份调查报告先后出炉,一致认定船舶设计与检查人员玩忽职守,存在重大过失;船上救生设施严重不足,最终酿成惨剧。痛定之后,多起民事赔偿官司在英美两国法院逐一开打。
1913年4月,遇难的头等舱乘客遗孀摩尔太太聘请律师,诉请纽约南区联邦法院,依据英国法律,判决被告赔偿丈夫死亡造成未来收入损失50万美元,以及随身珠宝损失、律师费用1.0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相关诉讼层出不穷,仅在美国提出的赔偿金额,合计不下2200万美元;加之官司旷日持久,美国律师称之为诉讼噩梦。因为,泰坦尼克号为英国白星航运公司注册登记,实际所有人则为美国大西洋航运公司,旅客具多国国籍。加之始发港为英国,目的港在美国,在公海沉没,当事人多选择在美国起诉,属于不折不扣的跨国诉讼。
三大棘手的法律问题考验着主审法官的智慧。一是被告是否有限制责任的资格?二是船舶所属国法律若有不同规定,被告能否在美请求责任限制?三是美国法院究竟适用美国法,还是外国法。案件所涉责任限制的法律选择难题,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头大不已。诸如承运人不法行为责任的法律,承运人是否私下知悉的法律,旅客和船员索赔合同的法律,船舶所有人权利的法律,计算限制基金的法律,分配基金的法律,举证责任的法律等等,不一而足。
泰坦尼克号事件后续影响深远。直接催生1913年伦敦召开《海上人命安全国际公约》第一次会议。该公约强制规定:船舶必须配备能搭乘所有乘客的救生艇,开展使用方法教育,而且保持24小时无线观察。然而放在更长的时间刻度来看,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或许是日不落帝国在历史长河渐行渐远的预兆,或许也是贝尔法斯特这个城市打上“不幸”烙印的开始。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