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怡晖
在过去,雷州半岛人民饱受旱魔之苦。顺应新中国建设的浪潮,雷州青年运河在30万军民的奋斗下胜利建成。在新时期,雷州青年运河鹤地水库已成为关系近400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的水资源保护地,如何保护水源地成为了雷州青年运河的新课题。
“有女不嫁下田仔,年年苦旱产量低,日夜车水不能睡,双脚踩肿眼熬红。”这是湛江市廉江下田仔村过去流传的一首民谣,说的是姑娘找婆家也得先看看对方的水缸有没有水,不然踩水井取水也要踩到两眼泪汪汪。这段民谣深刻地讲述了雷州半岛过去这段炎荒酷热,旱魔肆虐的沉重回忆。
自古以来,以打雷闻名的雷州半岛却没有多少淡水的恩赐,是著名“十种九不收”的荒芜之地。
雷州半岛没有大河经过,地面的淡水依靠降水来补充,但是雷州半岛却又有着特殊的红土土壤结构,吸水的土壤会把地表水很快渗入地下,难以蓄水;加之雷州半岛整体位于亚热带地区,天气炎热更是加快了地表水的蒸发,多重地理环境因素导致雷州半岛“水贵如油”。
缺水、干旱以及饥荒贯穿了雷州半岛的历史。雷州半岛生活的民众祖祖辈辈生活极端贫困,食不果腹,衣不着体,遇上大旱灾,更是饿殍千里,哀鸿遍野。据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雷州大旱,赤地千里,是岁斗米二钱五分,民多茹树皮延活。饥死者万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大旱,禾稼无收,灾民流离失所,饿死者无数”……干旱缺水似乎是湛江人民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1958年5月15日,中共湛江地委作出《关于兴建雷州青年运河工程的决定》,从此湛江人走上了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道路。30多万劳动大军众志成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带工具、自带粮食、自带材料、自办工厂、自搭工棚,手挖肩挑修建雷州青年运河工程。雷州青年运河于1958年6月动工建设,运河鹤地水库1959年8月建成,青年运河灌区于1960年5月15日建成通水运行。从此,运河水成为了湛江人们的“生命之水”,鹤地水库被誉为湛江人民的“大水缸”,运河的建成谱写了新中国建设的豪迈乐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这段歌词来自1957年上映的《上甘岭战役》里的插入曲《我的祖国》,这段歌词代表抗美援朝战争里中国军人思念家乡的情感;然而在雷州半岛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却成为了那时候一批青年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干旱和粮食失收一直折磨着湛江人民,能拥有一条大河,灌溉干旱的农田,稻谷长满大地,幸福地生活,这便是千百年来遭受旱魔肆虐的湛江人民共同的梦想。他们立志要乘着新中国建设的浪潮改变世世代代忍受苦旱的命运!
1958年,经广东省委批准,由孟宪德等15位同志组成湛江专区雷州青年运河建设委员会,至此,湛江人们开始谱写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联合的轰轰烈烈的建库开河的壮丽乐章。雷州青年运河的建设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1958年5月15日,中共湛江地委作出《关于兴建雷州青年运河工程的决定》。工程分为两大部分,拟计划拦截九洲江筑坝建水库在廉江市河唇镇鹤地村建设蓄水量10.3亿立方米的鹤地水库并开凿174公里的青年运河。同年6月10日,雷州青年运河工程鹤地水库动工建设,时任中共湛江地委第一书记孟宪德为开工誓师大会题词“向大自然进军,让九洲江永远为人民服务!”。
兴建雷州青年运河,乃民心所向,群众纷纷表示,要工出工,要粮出粮,工地上出现了父子齐上阵、夫妇同劳动、老幼争出力的场面。在这久受旱魔侵害的古老大地上,到处都充满了“青春的力量”。
《小康》记者找到了曾参加修建运河段工程的李建阿姨,当时的她只有十四岁,然而她还是跟着大人到工地做工。“那个时候农场征集很多工人去修运河,大家都踊跃报名,不怕没有人,只怕年龄太大太小!”李建阿姨回憶道,“当时修运河恰逢国家特殊时期,很多人都食不果腹,工地没有粮食,我们自己带!吃得很少,一块番薯晒干熬粥,三分番薯九分水,但是我们都坚持下来并超前完成党和国家交代下来的任务!”
在当时那个时候,运河建设手段简陋,在运河的工地,工人参加建设甚至只能风餐露宿,吃的东西都是自己带。在鹤地水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记者见到了当时运河建设的工具,劳动者使用的很多都是自己带过来的工具,如牛车、铁犁、竹篮等,他们的建设热情却空前高涨,没有工具便创造工具,在当时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设工人们创造出诸如木质土方车以及其木轨,自动卸土手推车等。
运河建设特等功臣相继涌现,建设热情高涨不降。时任湛江地委常委的赵立本以身作则与建设工人同工同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一线奋斗;青年运河总工程师何多基大胆创新采用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方案,为鹤地水库的提前竣工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时至今日,当时的大坝设计仍然屹立不倒可见设计建设水准之高令人惊奇!在工地上,不少青年还喊着“到运河立大功,到北京见毛主席!”的口号加入建设队伍里去,奋斗在运河建设的一线。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国家的困难时期,“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梦想从未消磨。为建设雷州青年运河,前后有30万劳动军民付出,空前的热情使得雷州青年运河主要工程之一的鹤地水库仅仅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便于1959年8月份胜利建成,一个储水超过11亿立方米的“人造海”赫然出现在这个曾经龟裂的雷州半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