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异
孩子的天性,总是天真而顽皮的。
小时候偷偷摸摸去厨房吃东西,吃完后竟不知擦嘴,被察觉问起时还一本正经地抵赖,直到被大人指责嘴角的油渍,才悻悻低头认错。那时,真不知什么叫掩饰,像极了偷采白莲而不知藏踪迹、留得一道浮萍开的小娃。没有狡诈,连小小的欺瞒都让人觉得单纯而美好。那便是孩子,干净得如白纸,一尘不染,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以最原本的面目展示给世界。
可大人,会告诉孩子,所谓的人情,社会的法则。
随着孩子年龄渐长,大人们告诉孩子的,大多是管好自己的嘴,祸从口出。孩子则多是嘟嘟嘴,一脸的不以为然。再大点,已不需要大人的念叨,孩子买了密码本,把日记写在里面,还隔三差五地换,生怕有人偷看。其实记录的顶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几句抱怨,可孩子有了保密意识,不会再把一切都告訴他人。他们开始依赖那一个个密码,或长或短,似乎只要设置了,便不会再被他人知晓,会给自己一种安全感。
孩子变了,大人说,这叫成长,是好事。只是孩子,开始有了惊慌与恐惧,在某一个黑夜,他会兀自沉默。
学校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孩子们长成了少男少女,开始交朋友。只是,不同年龄的友谊,竟截然不同。年级越高,越会发现,朋友再好,关系再亲密,彼此也会有所保留。因为私心可能会把复习资料悄悄藏起,因为怀疑,可能会把主观想象当成事实。通常情况下,谁也无可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的心声加密。或许所谓友谊牢固与否,不过取决于密码的多少。
其实一切,只是开始。
步入社会,才会真正发觉它的丑恶。利益纷争中的人们一个个像披着羊皮的狼,躲在虚伪背后,以密码为屏障,暗中行事。少不了商业互吹,少不了尔虞我诈。人们笑脸迎人,人越来越圆滑时,心越来越冷漠。不会再去尽心帮助陌生人,不会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嘲笑率真的人,用扭曲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中谋求功利。他们中有人因此功成名就,家财万贯,便又大张旗鼓地搞慈善,想让世人都知道他的善,却不曾想那并非真善,原本应该以真诚之心帮助他人的慈善活动,因为他们心中的密码,无处不闪烁着讽刺的冷芒。
大多数人,大半辈子,也便这么过去了,只是人与人之间,多了什么,又少了什么。
不知,下个时代,是否会是一个被密码封住咽喉的世界?愿它不是,城堡该留有一扇窗,最好,那密码砌成的墙,能矮一些,再矮一些。城堡里的人,该成为自己的勇士,别人的英雄。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指导教师:顾亚琴
“密码”,曾是2017年湖北襄阳的中考作文题,这个生活中的“密码”,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中性词汇,它既可以是指深藏在生活中的智慧与哲理,又可以指隐秘的含有功利之心的狡黠与圆滑。前面的密码是正面的、美好的智慧,后面的则是阴暗的、不甚美好的手段。相信绝大多数学生会选取充满正能量的密码内涵去写,这也是比较保险的写法,而后者虽独辟蹊径,但没有一定功力,是不敢尝试的,而这里的作者却做到了。作者是一个冷静、思考深邃的人,在她的眼中,人们是从纯洁的、一尘不染的孩童一点点被社会异化为谋求私利的社会人的,而生活在饱含功利心的密码所堆砌的社会城堡中,人们的生活必定是不幸福的——当人越来越圆滑、心越来越冷漠时,世界就没有了善意,没有了温暖,即便是帮助他人的慈善活动,也因为他们心中的私心密码,无处不闪烁着讽刺的冷芒。显然,作者内心对这种怀有私利的处世密码是不屑的、鄙夷的,她怀念的是孩童般清澈的初心,不希望它被功利和私欲的密码所封住。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大声呼吁,希望被困在这个密码城堡里的人,早日走出来,以成为“自己的勇士,别人的英雄”,这样的思考和立意,怎能不高人一筹呢!
【适用文题】走出围城;保持初心;舍去与获得……(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