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香芹 邵国辉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由于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情复杂、病程长,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及精神负担。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结核病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影响工作、婚姻及社会关系等,普遍出现焦虑、挫败感、失望等不良情绪[1],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及疗效。因此,探讨针对结核病患者的科学宣教手段尤为必要。
标杆管理法起源于企业管理,近几年逐渐应用于医学领域,在肺癌、肝癌、艾滋病等患者的护理模式中[2-4];但是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笔者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收住入院的160例结核病患者,采用标杆管理法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简称“宣教”),并对宣教后的生存质量和抑郁焦虑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探求标杆管理法对结核病患者的宣教效果。
1. 研究对象:将2016年6月至2017 年6月在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住院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例(61.2%),女62 例(38.8%);年龄范围18~66岁,平均年龄(46.6±8.5)岁。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2.入选标准:(1)选例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结核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能接受且会使用手机微信等功能。(2)剔除标准:①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和痴呆、失语、耳聋、意识障碍等影响表达的患者;②排除4周内可出院或要求出院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宣教,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宣教中采用标杆管理法,对比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模式:由护士行口头宣教和集中宣教,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情绪管理、日常康复训练,以及消毒等知识。每周六定期举办集中宣传活动,解答患者的常见问题。宣教周期为6周。
研究组在常规宣教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活动举办在每周周日,每次2课时,共90 min,共计6次。活动内容如下:(1)成立标杆管理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决策的实施以及组织活动,4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协调和改进,4名护士负责执行方案,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标杆管理训练,具有完成活动的能力。(2)立标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面谈、问卷、手机督导等方式,并由护士长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或私聊2种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执行情况,选择执行优秀患者以及健康进步患者作为活动标杆。(3)对标措施:在活动中,在护师及经验丰富护士改进宣教方案后,将结核病患者的情况与标杆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生活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其制定科学的生活饮食计划,同时与患者的家属沟通,提升患者的执行力。(4)达标过程:在标杆管理法的运用中,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定期汇报监督成果,同时对患者的疑惑进行指导,如对于呼吸道隔离带来的困惑、规范服药、遇到耐多药等问题,可以邀请标杆患者举办讲座,以自身为案例进行讲解,鼓励患者参与讨论发言,共同制定完善的计划,而护理人员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并且建立流程图,方便患者的理解。(5)创标过程: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每周定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考评,并且树立更好的标杆,以便可以不断地提升标准,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注表中括号外数值为“患者例数”,括号内数值为“构成比(%)”
表2 两组结核病患者宣教后生存质量比较 (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判定,内容包括6个领域120个问题,涉及生理、心理、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以及个人信仰。患者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5]。SDS抑郁评分<53分为正常,53~63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焦虑评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研究组与对照组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及生命质量总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独立性、个人信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为 (36.2±2.9)分,抑郁评分为(34.2±3.8)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2.3±2.6)分,抑郁评分为(39.9±4.9)分。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40,P<0.001;t=6.570,P<0.001)。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担心来自家人、朋友、社会方面的歧视, 且结核病治疗疗程长、易复发、服药种类多、剂量大, 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常见。特别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活动复杂,应对方式消极、被动,对疾病认识错误或缺乏,从而采取错误或不规范的治疗行为[6]。这些因素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提升临床治愈率,达到治疗肺结核的效果[7]。
标杆管理法由于其科学、实用性已经逐渐应用于医学领域[8]。Payne Rebcca在对肺癌患者的临床宣教中发现,对患者行标杆管理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护理前的生存质量评分为(52.1±4.2)分,而行标杆管理法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达到(65.3±4.1)分,具有较好的效果[9]。李萌等[10]在对HIV感染者的临床护理中发现,采用标杆管理法可以缓解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学习的目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均低12分左右。标杆管理法立标过程中充分应用手机督导、微信群或私聊等网络优势,这更加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时间点灵活机动,有利于医患间建立亲密信任关系[11]。研究表明,肺结核患者对手机督导模式的满意度与接受度均较高,能够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效果满意[12-13]。通过标杆树立建立起来的患友之间相互支持的同伴关系,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信心[14]。同伴之间的心理支持降低了患者病耻感,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15]。
行标杆管理法,可以为患者树立学习的目标,进而可以降低患者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标杆患者的积极态度及良好效果可有效地感染其他人,与单纯宣教比较具有不可比拟的效果。本研究证实,应用标杆管理法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等方面较常规宣教的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标杆管理法宣教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规范患者行为,提高患者基本素养方面也表现出优势。肖和平和方勇[16]认为,严格规范肺结核患者的个人行为,对防治结核病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研究组患者在服从管理和个人行为规范上较对照组患者有优势。在医院指定活动范围、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方面研究组患者表现出了更高的素质。
综上所述,在结核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中,采用标杆管理法优于常规宣教;可即时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并协助解决,可以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鼓励结核病患者树立积极正面信念,降低负面心理,甚至有利于规范患者行为,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