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云
数百年来,望亭人总是吃苦耐劳、稳步向前,像流经镇上的运河水般动静相依
从一个层面来讲,手艺人已越来越少,很多人转行。但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北太湖沿岸一带,手艺的传统根基仍然扎实。如今,从传统古建到手工制衣,再到智能制造,都可以对应找到完整的产业链。如果再仔细观察望亭生活,更有意思,日常就是一幅勤劳淳朴、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他们总不得闲,虽非十万火急、拼尽全力,但吃苦耐劳、稳步向前,就像流经这镇上的运河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你快它慢,你慢它快。或许,这就是水性的灵动智慧。
当代望亭依然保留着手工匠人的指尖传奇和稻田边的创意守望,智慧激活了农业,活力点醒了旅游,视野中更有了越来越近的智能制造“水岸线”。望亭,在生生不息的江南打造着面向未来的蓝图美景。
苏州城西,自古就出产大量苏作手艺人。
望亭的匠人也多,年画手艺人、二胡制作师傅、百年旗袍制作师傅、明清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等就如太湖边上的芦苇一样密。这些苏作工匠身上,依然有着文人情怀与匠人精神的统一。一个有匠人精神的制作者会精益求精地把专业技能做好,而不是浅尝辄止。
苏作家具圈都敬吴明忠为老前辈,因他是自己真正会“动手”的人
望亭,让我们还能一睹匠人的精神和气节。
在苏州红木家具圈里,说起吴明忠来,几乎无人不晓。吴明忠说,自己就是一个学着苏作家具手艺的木匠。上世纪60年代初,望亭办起一个木器社,他这一辈人都是从老一辈木工艺人那里学的手艺。在当今的苏作家具圈子,能被尊称为老前辈、老法师,他自认,就是因为自己真正会“动手”。
吴明忠的家具工厂规模不大,几十个人,但能在款式和工艺上把握得住传统苏作制家具的架势,多次被评为苏州顶级的苏作工匠。吴明忠说,每一件红木家具都有着自己的灵性,而这份灵性就需要制作它的人去赋予。建厂第一天,吴明忠便执意要以吴宝轩之“艺”来延续苏作家具文化之“道”的传承,并心甘情愿投资创办规模不求最大、品质定要最好的工厂。谈起好家具的标准,吴明忠大师用“养眼”两字来概括,器型正、工艺佳,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苏作技艺。他的红木家具,木工上,榫与卯的五个面必须做到“面面相贴”,家具平面光滑和顺,防止翘裂变形,且镶平面的内圆角大小必须统一;雕刻上,也必须要底子平整根脚清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生漆环节,打磨要磨透磨熟,堂子角落要出清,揩漆揩到不漏底,雕刻花瓣不磨塌,最后揩漆要透底,手感熟糯又光滑,惟有如此才是上品。“即便现在有了现代的创意变化,并不意味着苏作家具制作就变简单,工艺的内核其实是一样的。”吴明忠说。如今,他有了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儿子吴未秋来继承他的苏作手艺,吴未秋入行已有15年。虽然工厂已交到儿子手里,但吴明忠意味声长地一笑,说儿子只做到了七八分,“技术上还得继续教。”在他看来,好的器型不是由当代人来评判,而是要得到子孙后代的认可。
在望亭,陆家制旗袍也是一绝。
陆家制旗袍从陆锦祥开始,陆国英1966年跟着自己父亲学、练。上世纪80年代,陆家到苏州城里开了裁缝店,火爆一时。到第三代陆圣良,陆国英的手艺在这行里已是出人头地的大师傅了。
到了第三代陆圣良,陆家旗袍沿袭了最最传统的制作流程,但在方式上又是全新的
陆国英光学手工就是3年。跟望亭的运河水一样,润物细无声。这种长期练习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一块纯白色的圆形帕子,在大热天没有空调的情况下,陆国英手工卷完一圈边,手帕还是原先那样雪白。换作别人,捏3分钟后,白帕就有了颜色。陆圣良说,这不是手干不干净的问题,因为一般人总会留下汗渍。这是从小练起的童子功。时代变了,做旗袍不再用贴模了,陆家转而首创制作胚衣。“因为旗袍对合体度的要求太高了,不试一下身很难做好。”游客转转就走,办法是在3小时内让客人用胚衣试穿,微调,之后就可以离开,旗袍做好后再快递过去。这样的制作,速度快,满意率高。而用代用礼布制作的胚衣,记录着客人身体的细微尺寸,陆家的旗袍店会存档。再定,只需样式图片即可。这就是高定的流程。
制胚衣,从理念上,是沿袭了最最传统的制作旗袍的流程,但在方式上,又是全新的,适应了新时代。而发生变化的,不仅是制作环节,还包括旗袍本身的改良,和局部配件衍生出来的新支系。在望亭新落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辟有100多平方的旗袍馆由陆家策展,将展示自诞生起各个年代的代表性旗袍,包括了京派、海派,纯传统、新中式改良,南北方的不同穿着,更有一些男式的长袍褂子。陆家是有心气儿的,陆圣良用“上眼”形容即将诞生的这些旗袍的品相。
黄胜福把搬进望亭智能制造产业园看作是激发企业再发展的绝好机会:细分行业定位明确,产业链完整,物流成本可控,园内企业可紧密配套、共同冲刺
黄胜福1997年从广东起步,2003年跑到苏州来看看“天堂”究竟什么样,建起厚道数控要到2013年了。他以切身感受,认可江南的人文环境、营商环境,除了起步早,周边基础配套更成熟以外,这里的人优雅涵养、保守求稳的脾性,恰恰营造了另一种良好的营商氛围。当地工匠大师们匠心独具的眼光、井然有序的社会治安和领先的城市整体管理规划,更让一个广东人认定了要在望亭发展,“忠厚为本,诚信为道”,企业名字就与此有关。
黄胜福说,“经营环境,是企业的生存土壤。就像江南的枇杷、望亭的稻谷香,是源于这里的土壤和气候”,而望亭智能制造产业园对智能制造、高端装备行业企业而言,就是适于激发再生长的土壤和环境。
黄胜福创办了一家专业从事研发设计和生产数控机床、CNC工具机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分散在精密模具制造、汽车制造、3C电子、5G通讯、精密零件加工与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客户以长三角为中心,遍布全国,同时一部分产品销往俄罗斯、越南、泰国、缅甸等地,目前有员工100多名,年产值3亿元,待明年厂房建好,就将搬入望亭智能制造产业园,如果企业“走位”准确,未来3年可以期待更大的发展。
数控机床是万机之母,产品几乎贯穿每个行业,但高端市场目前仍以欧美日产为主。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势必会对国家整体工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黄胜福对未来的发展笃定看好,广东人的拼劲要在江南望亭勇往直前。“产业园的定位很明确,政府对精密加工的认识和理解准确而深刻。望亭附近一带本就是苏州3C电子、5G通讯配套供应链最集中的地方。”对厚道数控而言,这是它再发展的绝好机会。望亭智能制造产业园,将关注焦点放在精密加工和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项目上,黄胜福判断,会有更大突破:“既能够培育当地周边企业,同时推动细分行业的发展,并集中于产业链配套,减少物流成本的同时,让企业间更紧密地沟通配合。黄胜福认为,这种产业园的定位,产业园内企业紧密配套的形式,都是一种创意。“包括我们自己的用户,就有专门来这里做配套的。”
明年在新落成的厂区,黄胜福准备投入一笔上千万的资金,用于开发新品、引进人才,“只有在创新市场、细分市场付出更多,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回报。”
指尖传奇、稻田守望、智慧农业、活力旅游、智能制造……连成的这一片“水岸线”,都在描绘着江南望亭生生不息的未来蓝景图
黄胜福的厚道数控仅仅是近年来落户望亭的一家企业。
从2016年起,望亭镇就匠心独具,提出发展智能装备、机器人、精密加工等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导向,而产业规划主要围绕在贡湖新兴产业园和望亭智能制造产业园两大园区内。
黄胜福落户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10公顷,位于镇区东南部何家角村。据介绍,产业园紧扣相城区“3+2产业”战略定位,立足智能制造产业定位,重点引进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项目。短短三年,已初显成效,一个个项目正陆续投产。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为望亭带来4亿元以上的税收。
三年间不断有项目开工、在建、完工,望亭智能产业园已初露当初规划时的峥嵘
而新规划面积为2000余亩的贡湖新兴产业园也正在加紧建设中。这里将建设10栋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引进创新研发、智能装备、机器人、高精密加工等高端产业,通过加速推进创新集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全力打造新兴产业新高地。
据统计,2018年,望亭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20.3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开展工业技改项目11个,获评省、市级研发机构6家。
此外,因临近苏南硕放机场,望亭一直是苏州的物流集散中心,基于2006年就建立的望亭国际物流园,望亭推进国际物流园转型升级,全面优化物流园产业形态,引入更多“电子商务型物流”,取代此前“仓储型物流”。短短1年时间,引进10多家电子商务型物流企业。2018年,入园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上缴税收同比增长23.8%。
望亭古镇,匠心慧心两相映,心手相应,智慧再造,正在传统与科技的舞台上,落落大方,走上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