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

2019-10-18 12:38
中国火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包钢关工委

我们为您讲述关工人跨越几代的传承故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70年时光流转,

关工人肩负传承者永恒的使命。

三代关工人,四代拥军情,

两代教师缘,两代创新者,

三代垦荒梦,三代爱国心。

根脉绵延,薪火相传,

我是中国精神传承者。

70年岁月更迭,

关工人延续传承者永恒的基因。

三代关工人

一家三代四口人 谱写关爱新篇章

他母亲曾是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关工委主任

他是莆田市城厢区关工委副主任兼报告团团长

他妻子在关工委岗位上入党

他儿子也从事关工委工作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桥巷24 号,是一座被枝繁叶茂的荔枝树环绕的老宅。古朴的天井、砖石,见证了一个教育世家的沧桑。宅子的主人郭景国一家三代都是关心下一代工作者。

郭景国的母亲黄淑贞曾是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关工委主任。黄妈妈在古稀之年主动请缨,组织举办了社区关工委夏(冬)令营,为当地的孩子们能安全、有意义地过好寒暑假辛苦劳碌。在黄妈妈90 岁寿宴上,她宣布捐出全年退休金2 万多元,设立“‘福建妈妈’爱心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黄淑贞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地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黄妈妈曾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89 次各级表彰。如今,黄妈妈虽已去世,但她的儿子郭景国接过了她关爱事业的接力棒。

作为黄妈妈长子的郭景国,之前经常和他的妻子林丽娥一起给母亲当助手,帮母亲抄写文稿,出出点子,也帮助母亲做过一些活动。受母亲的熏陶和影响,也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少年。2001年,从莆田市文献中学副校长的岗位退下来的郭景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同妻子林丽娥一起加入关心下一代队伍。他担任镇海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城厢区关工委副主任兼报告团团长,同时,还兼任文献社区关工委执行主任,人们戏称他是“三级关工委副主任”,他自己也很满意这个称呼,听了总是哈哈笑。他用自己在政教、法律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热情地服务社区青少年。

郭景国与妻子林丽娥、儿子郭强、孙子郭林硕合影

郭景国担任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18年来,为学校、社区、乡村、企业青少年先后作报告200 多场,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超过6 万人次。他的报告生动形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贴近实际、贴近孩子的需求,深受孩子们欢迎。为更好地帮助社区孩子,郭景国创建了莆田市第一个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义务咨询室,并设立了咨询热线,24 小时开通,无偿地为社区未成年人进行义务心理健康咨询辅导。

社区有一名未成年人小陈,因早恋而逃学。老郭耐心地帮助孩子正确对待青春萌动期,处理好男女同学的关系,教育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青春期心理特点。他往返于学校、家庭之间,一面亲自跟孩子的学校、班主任沟通,一面耐心细致地做小陈的思想工作,进行心理辅导。经过老郭的耐心劝导,孩子终于回到了学校。郭景国还牵头成立了社区五老志愿服务队,构建起“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社区的青少年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他继承母亲遗志,继续办好社区关工委“‘福建妈妈’夏(冬)令营”,至今已坚持了29年。郭景国还积极办好社区家长学校,为家长们作时事政治、德育知识、心理健康、亲子教育、家教理论、家风传承等报告,尽管这些工作得耗费他许多的精力,但他毫无怨言,一干就是18年。文献社区近30年来没有一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为福建省首批、莆田市首个“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

林丽娥是郭景国的妻子,与丈夫一样,她也在社区关工委的岗位上身兼数职。最令林丽娥感到高兴的是,她60 岁那年,在关工委岗位上,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林丽娥说:“进入这个家庭是我的幸福,能够在晚年加入关工委队伍、加入党组织更是我的幸福。”她和丈夫一起,把从母亲手中接过的接力棒,传给了他们的下一代。

郭景国的儿子郭强,今年34 岁。他曾在莆田的一个偏远的小渔村任代课老师。同他的祖母、父母亲一样,郭强也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大学时,郭强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这成了连接他和关工委工作的纽带。他给父亲打讲稿,教父亲用电脑。时间一长,郭强对长辈所从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他将祖母和父母的报告制作成光盘,发放给社区的孩子们;他建立了社区网站,将现代教育引入并应用于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中。郭强的儿子郭林硕现在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是学校的“劳动之星”。一提到他,郭强就十分自豪。

老宅中的荔枝树同气连枝、枝繁叶茂,就像从事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郭景国一家,一脉相承,齐家齐心。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关工委提供)

四代拥军情

拥军70载 代代传真情

建营房 讲传统 做沙袋 捐嫁妆 一个拥军传统传了四代人

张启文为子弟兵送粽子

张启文与战士们亲如一家

每逢佳节,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新宇村15组的“拥军模范”张启文总要带上自家产的蔬菜瓜果,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海某部看望子弟兵。今年78 岁的张启文,1962年6月参军,1968年退伍。他一家四代演绎了70年的“军民鱼水情”。

20 世纪50年代初,国家在当时的海门县四甲镇建造部队营房。张启文的祖父张德龙是个老军属,1942年他送儿子张建忠参军去抗日,张建忠接着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张德龙带领村民帮助部队建营房,还将自己家的建房材料贡献出来。部队首长要给他材料钱,张老汉无论如何不肯收,他说:“要什么钱?建营房也是我们老百姓的事,眼下国家有困难,支援部队建营房是应该的。”

张启文的父亲张建忠20 世纪70年代从部队转业,他发扬父亲张德龙的拥军传统,经常去部队给战士上革命传统教育课,协助部队做好战士思想工作。他还为部队修桥修路,平整操场,到新兵连给新战士讲他的战斗故事……他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拥军老营长”。

1962年6月,张德龙送孙子张启文参军。1972年,拥军老模范张德龙重病在床,临终前,他将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喊到床前,叮嘱他们:我们张家有拥军的优良传统,你们要把这个光荣传统传下去……

张启文夫妇郑重地接过了祖传的“拥军接力棒”。

部队为提高新兵的体能,提出用沙袋绑在小腿上来训练,每只沙袋装黄沙1.5 公斤,一人两只。部队每年入伍的新兵约150 人至200 人,请缝纫店加工沙袋需要相当一笔费用。这事被张启文知道了,他主动向部队副参谋长“请战”。夫妇俩挑灯夜战干了几个通宵,在新兵开始军训前把130副“拥军沙袋”做好送了过去。第二年新兵入伍,张启文夫妇又为新兵营做了“拥军沙袋”120 副,第三年又做了250 多副。连续3年共做了500 多副“拥军沙袋”,张启文没有索取分文报酬。

张启文夫妇的女儿也加入拥军行列,作为大学生的她主动为想要报考军校的战士做辅导、买教材。被她辅导过的战士小张,后来考上了南京的军校。毕业后,调到驻海门某部任副连长。春节“军民联谊会”上,小张激动地说:“我能有今天,多靠张叔一家人对我的帮助。” 张启文夫妇的女儿还把自己的嫁妆——一台缝纫机和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赠送给了部队。

四代人,70年,拥军情不变。

(江苏省海门市关工委 黄文成)

两代教师缘

马背上的老教师和他的讲师女儿

为感恩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 父女投身边疆教育

马背上的教师居马汗

如今女儿努尔古力·居马汗已是高级讲师

居马汗·萨依达合买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土生土长的牧民,他祖祖辈辈都是山区的放牧人。他赶上了新疆解放的好时代,当上了牧区流动学校“马背上的教师”,经常带着教材和小黑板到各牧民点的帐篷里流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牧区教育困难很多,牧民思想守旧,只想叫孩子帮家中放牧,不愿让孩子上学。居马汗经常走家串户给学龄儿童家长做思想工作。山区风大雨多,大风刮倒孩子们学习的帐篷,作为老师的他还需要组织孩子们拉毛绳、钉木桩,重建毡房学校。有的孩子出水痘或得了急病,他就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大队医务所诊治。有一次居马汗突然肚痛难忍,但他还带病坚持上课,最后实在坚持不住,在牧民家长们的帮助下被送进医院。经检查他得的是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开刀抢救,医生说再拖一天他就没命了。手术后,他在医院住了5 天,担心学生没人管,便提前出院上班。

42年马背上的教学生涯有苦有甜,老人总说,是托共产党的福,生活才能过得比蜜还甜。为了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退休后的居马汗·萨依达合买提先后对二三十位离家远、家境穷、困难多的学生进行帮扶。除了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他还常用自己的坐骑送孩子们回家;对十几个离家远、体质弱的学生,干脆就把他们留在自己家中吃住。

居马汗的大女儿努尔古力·居马汗是四师伊犁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优秀共产党员。从小她的父亲常教诲她要好好学习、诚实做人、听党的话、感恩共产党。在努尔古力·居马汗25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先后为150 多个困难学生提供吃住、解决困难、帮助就业,累计出资达12 万元。近三年来,她还在全师18 个团场、48 个连队讲民族宗教政策、举办民族职业技术培训班,并在学校组织各族学生结对认亲、互学互帮,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忙碌的努尔古力·居马汗总不忘常回家来看望父亲。看着父亲当年“马背教师”的照片,听着他讲起当年的故事,努尔古力·居马汗总能感受到更多责任,汲取到更多力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66 团社区 闫欣秋)

两代创新者

老子是铁 儿子是钢

老一辈用技术手段扭亏为赢 第二代为关工事业拓展新篇

1981年,周同藻(左二)和包钢技术人员在一起

2015年,周家骞(左二)与小记者们在一起

周家骞是67 岁走上包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岗位的。那时,钢铁行业走到了剥离社会职能,削减企业产能的严峻境地。包钢关工委已有两年多时间虚设常务副主任这个位置了。周家骞受命上任,面临的考验着实不一般。

说来也巧,他的父亲周同藻也是67 岁上任烧结厂厂长岗位的。那时的烧结厂是包钢生产的卡脖子单位,产量不足设计能力的一半,污染严重,连年亏损。周同藻上任两年,凝聚人心,强化管理,恢复精矿仓的穿梭布料,推广烧结机的“厚铺、慢转、低碳”操作方针,使烧结矿日产提高了30%。

周同藻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1947年赴美留学,毕业后放弃博士学位和高薪工作,回国投入祖国建设。1950年参与恢复鞍钢生产,第二年任鞍钢选矿厂副厂长兼主任工程师。1958年8月,周同藻任包钢选矿烧结厂副厂长和主任工程师,兼焦化、选矿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1965年,他组织从白云鄂博矿石中提炼低品位铌铁的试验,次年投入工业化生产。1966年1月,周同藻参加包钢引进球团设备的中日技术谈判,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

作为矿冶专家,周同藻目睹了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的欢乐,聆听了周恩来总理为包钢出铁剪彩时的重托,饱尝了白云鄂博矿紧卡包钢生产脖子的痛苦,体验了包钢矿冶系统4 大课题攻关的艰辛。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周同藻一边输液、吸氧,一边还在和包钢经理探讨原料配套和流程改造。那时,包钢生产刚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周同藻的追悼会上,包钢党委敬献的挽联写道:“烧结机旁四十载于冶金事业无愧,抱病床前三千言对包钢发展有功。”

真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和老父亲具备相同性格的周家骞迎难而上,勇敢地担起了包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重担。

周家骞1946年出生在北京,1958年跟随老父亲支援包钢来到包头。高中毕业后加入上山下乡洪流。1986年,大学深造后的周家骞奉调包钢,先后担任过培训处副处长,审计处处长,公司经理助理,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包钢从建起来、大起来到精起来的发展过程。他退休那年,包钢的钢产量已突破700 万吨大关。

担任包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周家骞带领关工委提出“企业是立足点,青工是着眼点”的工作理念,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的工作定位。他集思广益,推出“同唱一首歌,共筑一个梦”“一张老照片,一段包钢情”“我为企业进一言,我为企业献一策”等4 项主题教育活动。

包钢关工委组建起五老讲师团和艺术团。讲师团的厂史厂情教育融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包钢精神。艺术团排练文艺节目,上矿山、下基层、进社区,讴歌改革开放,解读十九大精神,开展包钢企业精神、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包钢关工委先后与包头市劳教所、内蒙古包头监狱、萨拉齐监狱、内蒙古女子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签订了“联帮联教合同”,每年看望服刑人员,通过现身说法、帮困扶贫等多种方法,帮助服刑人员建立重返社会的信心。

包钢大学生公寓居住着500 余名青工。包钢关工委同有关单位一起,在那里开展“让理想和信念在这里绽放”活动。设书屋,立橱窗,通过举办读书、演讲、授课、联欢等一系列活动,对坚定大学生热爱包钢、建设包钢、献身包钢的理想信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5年开始,包钢关工委与包钢实验二小和青二小联合开展“三爱杯红领巾快乐假期”活动,使孩子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也为共青团员们搭建了一个奉献社会,关爱少年的良好平台。

包钢展开以“弘扬包钢精神,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宣传活动月”,关工委设计了“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工人阶级本色”的主题活动。为了讲好包钢故事,关工委编撰了《包钢精神溯源》,被包钢党委指定为全公司“保持工人阶级本色”专题教育普及读本,发到每个党小组供大家学习。

周家骞上任6 个年头,包钢关工委已走过30个春秋。包钢发展成为包钢股份、北方稀土、矿业、非钢、金融、物流、文化等七大板块,拥有世界最大稀土工业基地、世界最大钢轨生产基地、品种规格最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西部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的现代企业集团。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不少人对国有企业还要不要关工委产生了疑虑。周家骞坚定地认为,剥离社会职能是管理体系的变革,发挥五老作用是工作机制的延续,两者不矛盾,关键看如何认识问题,如何创新工作。只要企业各级党委把关心下一代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就必然会重视发挥五老作用,企业关工委也就永远有用武之地。

有改革创新精神者,从不畏惧改变。两代包钢人的故事,印证着创新精神的传承。

(包钢关工委 何岳峰)

三代垦荒梦

我们一家的故事都写在了北大荒

父亲的艰难创业 我的奉献守护 儿子的崭新梦想

第一代垦荒人

作者和父母合影

1968年5月的一天,我们男女老少约18 口人,坐在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拖着的敞篷车里,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沼泽地里走了一宿,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六十二团七连(现在的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七队),这就是我们的新家。

打那以后,我整日不见父亲身影。等我醒来他早上班去了,晚上我已进入梦乡他还没回来。听母亲说,那年连队几十户人家要在入冬前全部搬进砖房,父亲是木工排排长,也是党员。麦收后,他领着知青上山伐木,回来加工木材,赶工盖房。在那个年代,没有电动设备,木工是个力气活儿。父亲干起活来实诚,啥都亲自上阵,还连轴转,常常一整天都顾不上去厕所,一干就是四五个月。春节前,大家顺利地搬进了砖房,可他由于长期憋尿,落下了病根。

1982年,我考上了师范,之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天放学后,我帮住宿生小红清洗头发里的虱子。直到把虱子洗掉,头发擦干,帮她裹上围巾,才带她一起离开办公室。当我急匆匆赶到幼儿园,看到儿子孤零零一个人,抹着眼泪站在走廊窗台前,抻着脖子向外张望。我蹲下身去,给儿子戴好帽子,儿子用他稚嫩的小手拂去我脸上的泪珠。顷刻间,我的心被融化了。在三尺讲台站了30 多年,在学习上、在经济上,我帮过的学生很多。他们中有考上名校的,有当上副场长的,也有当管理区主任的。这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北大荒精神早已融入一代代农垦人的血液。2013年8月,我学会计专业的儿子大学毕业,成了管理区的一名会计。他代表管理区参加农场举办的演讲比赛时说:“我的父母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要用我所学的专业服务家乡人民,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贡献一分力量。家乡才是我大展宏图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一家刚要吃午饭,儿子接了个电话,站起来边说边往外走,说要去建三江管理局建行给农户办贷款。儿媳妇一听就犯嘀咕:“去建三江开车也要一个多小时,来回光油钱也得一百多,搭上功夫还不算,他们给你报车费吗?”儿子一听急了:“错过今天,贷款就落空了,农户贷不到款哪有钱种地,种不上地他们还怎么生活啊。再说了,他家挺困难的,我怎么好意思要车费!”

儿子,为了你的梦想奔跑吧,续写黑土地上的传奇……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学校 李凤)

三代爱国心

90岁老人动员全家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祖辈父辈都是抗日勇士 他凭一己之力建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左宝珍(中)在“爱华翰苑”碑林前留影

今年90岁的左宝珍

今年90 岁的左宝珍老人是河北省巨鹿县一位离休干部。离休后他和家人创建了“爱华翰苑”碑林、“爱华传薪苑”,为青少年留下爱国精神财富。2006年5月以来,他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左宝珍出生在巨鹿县东旧城村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爷爷左祥考,在抗战时期不畏艰险,掩护县区抗日领导干部,被誉为“爱国老人”;他的父亲左秀坤,是抗日区委委员、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抗战救国,因积劳成疾,39 岁就不幸去世;他的母亲、大伯父、大伯母、姑姑,都是抗日救国的勇士。7 岁那年,左宝珍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每天在村口站岗放哨、盘查汉奸。

1991年8月,左宝珍从县档案局离休。他想把传承爱国家风作为新起点,创建碑林,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离休的前一年,他就让儿子准备2.5 亩地,培育花圃苗木,为建碑林绿化做准备。他说:“这叫一刃斧子两面使。”

1997年,县政府了解到左宝珍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在筹建碑林的想法后,在县城东部帮他解决了4.5 亩地。他和几个老同志到现场一看,南半部是两米多深的污水坑,北半部是齐腰深的杂草里堆着6 座坟。这得费多大工啊?左宝珍没有被困难吓倒,几天后,这里机器轰鸣,一万多方土垫平了大坑。

2000年4月,县里规划15 亩地给他建爱国主义教育碑林。左宝珍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碑林规模大了,愁的是自己没那么多钱。他立刻通知自己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来开会,筹集资金20 多万元。还有24 个单位8 位个人集资5.86万元给予他帮助。

从那时起,人们就经常看见左宝珍每天骑着自行车从工地回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2003年9月30日,“爱华翰苑”碑林落成。老左往返3 万多里,种植国槐、侧柏等1 万多株。“爱华翰苑”碑林被河北省邢台市委、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人数达20 万人次。2010年6月,左宝珍无偿将价值超千万元的“爱华翰苑”碑林捐给国家。

目前,巨鹿县爱国主义教育展厅正在筹建中,左宝珍老人说:“我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把爱国家风发扬光大,让爱国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关工委 王振刚)

祖国新一代的心声

长春市关工委红领巾宣讲团创始人

10岁 王淇萱

我也成了宣讲员

王淇萱:同学们请加入我们红领巾的阵营吧

我是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的一名五年级学 生。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比赛中,关工委的爷爷奶奶告诉我们:“虽然你们很小,但你们可以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大人听。咱们啊,可以手拉手,一起传播红色基因。”我被关工委爷爷奶奶关心和鼓励所感召,心想,我能不能创建一个传播红色、宣讲正能量的平台呢?

在父母和关工委爷爷奶奶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成立了红领巾宣讲团。那一年暑期,每天晚上我都和妈妈拖着沉重的大音响,来到公园现场宣讲红色故事并招募小会员。很多人围拢过来,纷纷向我讨教演讲不紧张的秘诀。我一本正经地传“秘诀”,顺便就开始招募会员:“每个孩子都很优秀,只要历练够多!同学们请加入我们红领巾的阵营吧!” 你别说,有我现身说法,很多孩子都踊跃报名。如今,宣讲团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有上千名小伙伴了。在这里我要感谢关工委爷爷奶奶的支持和鼓励。我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成为爷爷奶奶那样的人,一定要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们宣讲团的成员年龄从4 岁到15 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和特长。4 岁的梁俊熙可以在幼儿园里像模像样地为同学们讲红色故事,二年级的冯品棋在自然博物馆能讲述生态文明思想,四年级的浦珺然能宣讲海洋强国思想。请关工委的爷爷奶奶放心,我们一定会牢记习爷爷的嘱托,做优秀的接班人。

(吉林省长春市关工委红领巾宣讲团创始人 王淇萱)

长春市关工委火炬宣讲团成员

27岁 张超凡

用我的励志故事 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张超凡:当她的手和我的手贴到一起的时候,她的脸上出现了快乐的笑容

出生时,命运夺去了我的左臂,但却不妨碍我的顽强拼搏,活出生命完美的模样。

前不久,一名西安的女教师给我打来电话,说她的女儿特别喜欢我,特别想要见到我。她的女儿和我一样,一出生的时候把自己的手臂留在了天堂里。这位母亲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甚至不知道女儿未来能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能不能张开怀抱拥抱自己喜欢的人。我向这位母亲发出邀请,欢迎母女俩来长春作客。当小女孩见到我时,她呆住了,她不敢看我,也不敢碰我。她妈妈问:“怎么了?这不是你最喜欢的超凡姐姐吗?”她说:“原来超凡姐姐真的跟我一样。”我把我的右手伸出来,当她的手和我的手贴到一起的时候,她的脸上出现了快乐的笑容。

看到可爱的小女孩,就像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因为与众不同的身体,我孤单而自闭,经常一声不吭地低着头绘制着自己的童话王国。那时候,奶奶就是我童年里的阳光,为我打开了七彩世界。在光彩斑斓中,我挥动残缺的手臂,超越了正常孩子,夺得了吉林省速滑少儿组第一名。从那时起,我就立志做一个能够从容驾驭自己人生的人。

大学毕业那年,23 岁的我毅然放弃在北京保研的机会,返乡寻求教育创业,创办了长春市绿园区艺凡艺术教育培训学校。在这期间我经历过失败、困苦和挫折,我坚持了下来,战胜了困难,并取得了成功。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感知榜样的力量,2019年,我与长春市绿园区委、区政府联合打造“梦想小镇”公益项目。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截至2019年9月10日,“梦想小镇”已经招募1.2 万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创立了新时代筑梦展厅、公益梦想课堂、青少年双创基地,参观量达5.52 万人次。作为长春市关工委火炬宣讲团的一员,在8年时间里,我走进部队、高校及贫困山区,进行了700 余场公益励志演讲,线下听众达28 万人次,线上互动人数为5000 余万人次。

2019年五四青年节,我作为“出彩90 后”杰出青年代表,参加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深感生逢强国,重任在肩。我们要用青春与汗水创造出让世界为之骄傲的新奇迹。

(吉林省长春市关工委火炬宣讲团成员 张超凡)

编后语

祖国是他们一辈子的爱

我们关工委五老,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他们脸上每一条岁月的痕迹里都藏满故事。

1949年10月1日,他们有的站在红墙下,有的立在华表旁,有的在南下解放广州的队伍里,有的仍在与国民党残匪周旋斗争。在国家崛起的历程中,他们战天斗地、流血流汗、精研技术、奉献青春,为祖国找出了石油、建造了坦克、修好了火车……如今,他们年纪大了,仍不停歇,仍然奋斗。他们有的80 岁仍带着学生下矿井搞研究,90 岁还自筹资金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为孩子们讲红色故事,为青工们传授知识技能,向下一代传递着他们对祖国炽热的爱。

70年,他们走过一生,奉献一生。因为他们对祖国,是真爱。因为这对祖国的爱,他们充满责任感,充满力量,永不停步!

五老的精神也深深感动着参与本次报道的本刊记者和编辑们。他们给我们树立了爱党、爱国、倾心关爱下一代的榜样。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关爱孩子们身心健康作为自己神圣的责任。他们的精神如同红色火炬,把关工事业的前程映照得通红透亮!

猜你喜欢
包钢关工委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包钢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包钢高质量发展
2020年订阅《中国火炬》先进集体
加强包钢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包钢物流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设计实例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六盘水召开市县关工委座谈会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