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解析*
——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活动为例

2019-10-17 03:54辜志强
关键词:政策大学生

辜志强

(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大学生创业活动实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局面,形成适应发展需要的取之不尽的人才宝库,提升创业成功率与创业质量。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已经为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诸多政策,但从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成效还有待提升。本文基于近年大学毕业生创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对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创业政策支持进行讨论与评析,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成效与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一、 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到国家鼓励与就业有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选择创业开始成为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现实抉择。据经济参考报(2017-01-09)报道[1],2017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近800万,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从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情况看可以发现,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激情很高,但在创业认识不足、创业能力较弱、关系网络稀少、社会经验欠缺等方面也出现明显的不足,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效果,导致创业发展不顺,成功率不高,能够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创业例子则更少。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2],89.8%的在校大学生曾考虑过创业,18.2%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在此调查中,约有12万名大学生正在创业或曾有过创业经历,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28%,但创业成功率不到3%,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只有4%。我们结合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的数据来看,大学生创业活动系统中影响创业成功的主要问题和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创业大学生对政府政策内容了解不够

根据对武汉市几所高校大学生创业者发放的500份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创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缺乏对政府具体政策支持措施的了解,缺乏能联系到政府相关部门获得服务的途径,政府和创业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

图1 在校大学生对政府创业政策了解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如图1),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于政府支持创业的政策了解大多集中在听说或者了解一点的层面上,占到总数的91%,也就是说,只知道政府部门有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创业,但只有3%的调查者了解具体是何种措施或者如何去寻求帮助。通过实地采访正在创业和已经有了一定创业规模的大学生,也反映出其有着和在校大学生一样的类似状况。

(二) 政府创业政策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职能分工不同,不同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度也存在的一定的差异,导致在政策执行上也存在重视度、支持度的不同。重视程度高的部门执行力度高,而重视程度弱的部门执行力度也相对较弱。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创业服务政策和创业工作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有效性。另外,创业服务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一般而言,政府政策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原则性,因此其往往限制了政策的可操作性,这是所有政策在执行和操作方面遇到的通病,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亦是如此[3]。部分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仅包括基本方向和原则,缺乏具体的规定与指导,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这也直接导致了政府各个部门在执行政策时,会出现偏差。另外,政府的政策执行部门在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问题上往往积极性不高。不言而喻,政策执行者的积极性会对政策的执行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以金融机构为例,他们首要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和风险,因此,他们更多的考虑是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将风险转嫁给政府或者创业人员。

因此,政府的创业政策体系针对性还有待加强,突出“大学生”的独特性是政策支持有效性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创业者群体,他们虽然满怀热情拥有不错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也面临着缺乏社会经验、想法偏于天真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需要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人际关系、自我管理等。政府政策和创业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协调,一方面影响了创业者对政策的信任度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实际效用。

(三) 大学生创业的其它相关制约因素也比较突出

客观上讲,大学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也存在一些其他制约因素,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湖北省为例,这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政策落实不够平衡。享受小微企业社保补贴、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的市场主体不多,2018年申请创业培训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的大学生人数不到5000人,大学生网络创业贷款难;二是高质量就业岗位不够多;三是创业成功率不够高;四是容纳创业大学生的孵化基地仍然十分缺乏。

在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创业政策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制约性便成为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关键影响变量[4]。尽管如此,有调查机构数据显示[5],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毕业生。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近年来明显提升,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收入优势明显。大学生创业正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解决就业的可行道路。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政府政策支持,将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顺利走向进一步发展的可行途径。

二、 影响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关键因素

根据2018年的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6],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但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并不如预期,大学生创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归纳起来看,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政府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社会环境和创业项目决策。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影响比较突出,极大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成效。

(一) 政府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一直都在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工作,相应的政策也不断出台,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创业,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保障。以湖北省为例,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及大学生创业促进政策推动下,全省各政府职能部门持续出台新政策,以支持大学生创业。2014年5月,湖北省科技厅实施了“科技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行动”,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该项目的启动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更好地促进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2015年湖北省继续实施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计划,湖北省科技厅正式发布《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科技创业十条)。其中,明确提出扩大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规模,支持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孵化器内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从2015年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业方面的专项预算增加50%,重点资助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2016年起,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团省委继续实施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每年总扶持资金达3000万元,通过评审的优秀创业项目可获得2万元至20万元的无偿资金扶持。该项目适应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要求,极有利于鼓励和扶持更多大学生在湖北创新创业。不仅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全日制学生,而且毕业3年以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毕业生也在扶持范围之内。另外,还进一步把在鄂创业的台籍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学历认证后,也作为扶持对象,从政策的受益面上做到了全覆盖。通过评审的项目除获得无偿资金扶持外,重点项目还将配备一名创业导师,实行“一对一”创业指导,主办单位还将根据大学生创业需要,提供技能培训、创业项目融资和创业政策咨询交流等服务。武汉市政府为促进留汉大学生创业进一步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包括积极实施大学生留汉工程、青桐计划和就业促进计划等,其体现在支持大学生创业上的资金措施主要包括: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自主创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扶持资金等多项优惠措施[7]。

实证调查数据显示,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政策的实际执行对于创业大学生的帮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完全对口,如在创业领域方面,有接近50%的学生选择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业,这与访谈中36%的最高比例一致,而在《武汉市大学生优惠政策》中,对于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相当大。在资金来源方面,有40%的人认为政府设立的专项资金最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但是《武汉市大学生优惠政策》显示,政府部门提供的专项资金很有限,政府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融资和费用减免这两个方面。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武汉市各大高校作为与创业大学生有着密切联系的载体,并未被纳入工作小组,还只是停留在创业教育的研究阶段。从政府政策效果来看,政府现有的创业平台缺少有效沟通,并不能将政府政策和相关的宣传鼓励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创业大学生之中去,导致大学生创业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不够,因而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对政府在其创业过程中能起到的作用评估较低。

创业支持政策力度大小与周全与否尽管十分关键,但是否可以有效发挥政策的良好效果,还取决于创业系统中的经济形势、创业主体状况及环境条件影响,部分政策效果不够明显恰恰说明了实现政策效果的复杂制约条件。

(二) 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经济形势的变化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但对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影响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形势。根据2017年麦可思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8],大学生自主创业三年存活率有所下滑。2013届毕业生里,本科毕业生中在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人,在3年后有46.2%继续自主创业,比2012届的48.6%减少了2.4%;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在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人,在3年后有46.8%继续自主创业,比2012届的47.5%下降了0.7%。总体来看,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3%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而3年后自主创业的人占比5.9%。由此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直接反映在创业人数比例的动态变化上。

(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公司、媒体等企事业单位,还包括大学生家庭等其他要素。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深入发展,创业教育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日渐凸显,创业教育逐渐发展成为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及提高创业成活率的重要手段。虽然已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创业教育课程与现有的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创业指导课程设置了创业基本理论与技巧的指导,成功的经典案例分析、创业计划指导等内容,也给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创业设计平台。但创业是以实践为主体的活动,缺少实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确有纸上谈兵之嫌。随着国家政策以及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兴起,不少高校为大学生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区,以便给需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场所,但这些园区的利用率却有待提高,以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以学校学生就业为主,对于如何创业涉及较少。因此,大学生要从现有的创业教育中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自身创业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湖北省创业大学生关于学校创业教育调查的结果见图2。

图2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培养措施调查统计表

调查显示,湖北省大学生的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多种创业教育的途径。高校采取的各种创业教育措施,如成立学生创业协会、组建学生创业社团、组织和举办创业大赛、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均对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有效的创业活动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社会资源支持构成的网络包括有信息、资金、教育、政策等多个方面,如果将其利用并加以整合无疑有助于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社会资源支持网可以大体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大类。正式的社会资源支持网主要是定制实施相关政策的国家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以及高校方面的支持;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支持网主要是来自亲朋好友、同学、老师等社会关系层面的支持。据调查,有接近四成的创业者强调社会关系在创业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9]。

创业资金在创业之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业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整个创业过程顺利发展的推进剂,是否对创业道路的艰辛有清醒认识,并且在心理上要做好失败的承受准备对创业成效存在明显影响。

(四) 创业项目决策的影响

一般而言,创业项目可以分为传统市场导向和高新技术导向两类。目前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前者占了绝大多数,后者相对偏少。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完成的对25家比较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的访谈中了解到,只有7家属于技术导向型,占总数的28%。可见,传统市场导向型的创业项目仍然是目前大学生创业的首选。根据大学生所处的特殊教育状况,可以将大学生创业期分为创业准备期、创业初期和创业成熟期。上述调查发现,这25位比较成功的创业者,属于在校学习期间创业的占到36%,这部分群体在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元化趋势:前几年在校创业的大学生选择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如象牙科技和海纳门业;而近年在校创业大学生则多选择门槛较低的餐饮服务行业,如餐饮火锅店。大学生毕业后处于创业初期的大学生占24%,这部分人群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出于就业的压力而被迫创业,选择的项目多为进入门槛低的行业,如服装店、电子监控设备的安装等;另一个是出于兴趣创业,项目和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兴趣方向一致的,如武汉小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摄影工作室。其他创业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主要有创意性强、对所进入行业有深入了解等特点,如网络和动画领域。详见图3。

图3 大学生创业项目决策调查图

调查还发现,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后创业大学生对于创业项目有不同的创业态度。在校大学生未踏入社会前,在创业方面了解并不深入,希望从事高新技术项目或者自己喜欢的项目;毕业后创业大学生对社会环境比较了解,有了一定社会经验,更倾向于从自己熟悉、风险低的项目入手。新兴行业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想要取得成功较难,而选择已经成熟的产业进行创业成功率较高。因此,正确的创业领域奠定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事实上,大学生创业领域的选择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切入点,也是创业成功的良好开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体现出创业领域的选择对于大学生创业成效的重要作用。详见图4。

图4 大学生选择创业领域统计图

据图4可知,约1/2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专业相结合的领域所占比重还不大,这说明大学生创业领域并不仅仅拘泥于专业知识,选择更具有多样性。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启动资金少、风险较低的行业起家,这也反映了另一种创业模式,即以风险小的行业起步积累经验,如果能做大做强则坚持,否则以此为经验,开辟更新、更好的领域。

据报道[10],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2015年参与创立了一家天使投资基金,成为大学生的创业导师和天使投资人。然而,他认为其所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95%没有创新的成分。可见,大学生创业项目实现技术导向型的选择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五) 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心态的影响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想要成功的话心态很重要。创业者们想要创业,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学生创业容易失败,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大学生创业是比较辛苦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前期,创业的公司资金不充足,行业经验很不丰富,应变能力不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缺乏的情况下,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产生慌乱,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很沮丧,容易放弃。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的调查中[11],36.48%的人选择“敢为性”,30.32%的人选择“坚韧性”,23.28%的人选择“合作性”,6.61%的人选择“独立性”,有3.31%的人选择“适应性”。以上的调查中,敢为性和坚韧性表现的是一种面对创业困难的积极心态,是绝大多数调查者所认为的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可见,在大学生创业中,心态就像一个神奇的开关,只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成功创业之门就会向你开启,克服创业路上的一系列困难与挫折,从而到达成功创业的彼岸。

(六) 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

高校广泛开展创业教育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已成为国际共同的趋势[12]。健康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校应该大力建设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园是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通过这个平台将创业教育贯穿在学生课堂的始终,面向地方行业产业,打造产学研联合发展的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高校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摒弃填鸭式教学,实现老师与同学多沟通,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创新创业意识、知识和技能、心理素质等。

(七) 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意识的影响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等因素。它体现了创业者的创业素质,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并规定了其方向、力度,是创业者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业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创业者根据自己的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对所见、所闻、所知、所了解的客观事物的感觉,通过判断、推理等对已有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目前的大学生很少能够认真地思考创业与自我的关系。虽然都在向往创业,但是对于创业的概念只停留于感性的认识当中。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没有很好地思考创业的真谛。

相关学者在一些城市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做了实证的调查和详细的分析,发现温州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意识都高于其他地区,并且毕业后更善于创业。哈尔滨地区高职院校中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比率远远大于本科院校。西安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但是真正进行创业的较少,创业行动较谨慎。

三、 提升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对策与建议

(一) 大力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技能

创业大学生必须具备一些创业素质与创业技能。大学生创业者首先要对自己创业素质有清晰的认识,在充分认识自己创业素质与技能的前提下开始创业,成功的几率更高一些。调查显示,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成为大学生群体公认的自主创业最应具备的素质,挑战精神、领导艺术、良好的社会关系相对处在均等的位置。同时,有了创业经历的创业者们,在对创业能力素质的要求上,比在校大学生群体更具有优势,而且与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能力更强[13]。

表1 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需求状态

从调查结果来看(表1),大学生眼中创业所需的能力素质恰恰与社会环境趋于一致。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成为了大学生创业的必备素质。整体的趋势表明,大学生创业所需的能力结构是基于社会环境构建的,只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结构,才能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 不断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应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创业的环境,而不只是单一地以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为目的教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创业教育除了重视理论指导外,也要注重实际创业教学模拟环节,这无疑会促进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1.重点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两个方面。理论型教学体系,内容上更注重案例教学,而在方法上更侧重于讨论式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讨论。实践型教学体系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激发学生自己研发项目并将其进行孵化或者直接投入市场,而这种教学体系需要得到政府和学校相关政策来实现。

2.完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主要包含相关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实践活动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在政策支持层面,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创业创新活动或课程,并给予学分奖励,同时也可以制订专项政策,激励有一定创业经验的人士来学校参与创业教育,传授经验,从而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找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资金支持层面,学校创建专门的项目资金,并从社会上募集学生创业专项孵化基金。在实践活动支持层面,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并参与撰写商业项目策划书,建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14]。

(三) 创新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

1.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开发“创业培训包”,启动“金融创业”、“网络创业”等培训项目,将职业标准、培训内容、教材、方式、考核指标、师资标准、培训条件等7个方面的内容集中打包,实行捆绑作业,形成规范、标准、科学的创业培训模式。对毕业前2年的在校大学生,重点开展创业基础知识和创业意识培训,培养他们建立创新的观念,从而明确创业的目标;对毕业后5年内的大学生,重点开展创办企业培训,给予创业扶持,提高创业能力。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扩充培训和实践的方式,推行创业模块式培训、实境模拟培训、经典案例分析,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培训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一套严谨的教学监管制度,保证培训的教学质量。

2.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建立满足大学生创业需要的创业孵化基地,以大学生初次创业为孵化对象,以培育大学生创业主体为目标,以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为手段,引导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各地方、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建立的创业孵化基地应在本地有特定的孵化场所,有依法建立的管理服务团队,且建筑面积不少于基本要求,吸纳初次创业大学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能较大带动就业。为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可根据创业孵化基地内创业组织吸纳就业情况,给予一定场地租用补贴。为更多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场所,创业孵化期应为2~3年。

3.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各高校要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统筹学校创业工作,组织创业相关活动;根据本校大学生创业特点,建立较为完善的创业服务队伍,免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代理、政策咨询、融资指导等服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人员信息服务的管理系统,根据创业者的需求,提供跟踪定制服务。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大学创业指导机构要积极开发符合创业前景、具有一定商业价值和符合大学生实际操作的创业项目资源管理库,帮助大学生在资源管理库中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聘请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进行创业指导帮扶活动,重点对创业项目的执行进行指导。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政策发布平台、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交流平台,并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服务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资源服务[15]。

(四) 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政策有效性

近年我国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湖北省的经济运行状况仍相对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效地增强了市场活力,使民生福祉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湖北省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累积,已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众多历史机遇的相互叠加、多重利好政策的推进实施,湖北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湖北省全面推进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通过深入实施“一主两副”战略,形成多级动力、多极支撑促进各地区的发展。这样的经济环境,如果继续完善政策内容,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政策有效性,对湖北地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政策大学生
政策
政策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