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
德育一体化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德育改革顺利步入深水区并纵深挺进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受传统惯性思维和现实教育功利性追求的影响,目前省域中小学德育实施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目标碎片化、德育内容抽象化、德育课程专门化、校内外教育脱节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各地偏重从单维的角度开展德育一体化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德育一体化概念理解较为片面或仅限于某一方面,或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为重点,或以学段的衔接为路径,或对德育实施途径的配合进行探索,等等。二是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探讨,以德育一体化运行机制、保障体系、基本模式的研究为主,较少关注微观操作层面。三是整体呈现出离散发展、表层繁荣、质地粗糙等研究特征。四是对德育一体化的内涵阐释、概念厘清、模式探讨居多,对具体内容与实践策略、构建一体化體系的研究,尤其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系统研究严重不足。
自2007年以来,本项目组以课程改革为立足点,将德育课程改革视为促动德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开始了系统化、体系化的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研制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方案,逐步建构起省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和实践策略。
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从研究实践到推广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初步探索阶段:丰富德育内涵,拓宽课程外延(2007-2008)
以开设必修地方课程为突破口,强调课程育人的功能。2007年,提倡由小德育走向大德育,拓宽德育课程的外延,制定地方德育课程实施纲要。2008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的开设,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在全国率先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四门课程与假期生活指导设置为地方必-修课程,形成了必修地方课程与选修地方课程相结合的地方课程体系。特别是第一次将传统文化课程提高到地方必修课程地位,初步规划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立体交叉的德育课程新体系。
2.整体建构阶段:创新理念,多元实践(2009-2011)
2009年,结合前期探索经验,重视理论先行,开始尝试建构德育课程一体化理论,初步提出了全域育人、全课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相关概念,厘清了内在的逻辑关系,完善了实施机制,并以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为突破口,系统开展家校合作育人实践探索。
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其中主要文件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工作,构建和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2011年,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接着制定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评估标准(试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全覆盖。
此阶段工作主要是以“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校内外协同”为课程实施策略,以“德育课程统筹实施、班教导会制度、全员育人导师制、学长制、家校共育”为课程实施机制,整体设计推进方案。
3.全省实施阶段:完善方案,全面推进(2012-2015)
2012年,为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注重制度、机制和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在全省大面积试验研究基础上组建1000多人的17个德育课程纲要攻关组,研制了4个大类、17个学科《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出版了15个版本的配套教材,建设中小学校外实践基地1100多处,出台《家长学校课程指南》,实施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等。
完善师生评价制度,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4.全国推广阶段:凝练成果,分享经验(2016-2018)
2016年,教育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宣传推广,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教育体制改革简报》第4l期专刊推介山东经验。天津、浙江、甘肃等20多个省、市学习借鉴山东经验。国家级、省级媒体130多次宣传报道。总结德育课程一体化“十大模式”,出版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丛书。
项目组坚持问题导向,以课程为抓手,以“四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为依托,提出了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新理念,更新了德育课程的概念,设计了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十大制度和机制,培育了十大实践模式,创造性提出了省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方案和策略。
1.创造性提出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新理念,丰富了德育课程的内涵
本成果提出了“全域育人一‘全课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新理念,分别从空间一体化、课程一体化、主体一体化和时间一体化来界定中小学德课程育一体化的内涵,拓宽了对传统德育课程内涵的理解。德育课程一体化新理念的提出,丰富充实了传统德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德育课程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内走向校外,使基于“大德育”理念的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得到全面建设和切实落实。
德育课程一体化新理念在价值定位上遵循回归人本。重在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在实施路径上倡导回归生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场景、活动中深化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行为,内化道德品格,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评价取向上回归实践。注重全员评价、全面评价和激励评价,探索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机制,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内容的多维评价体系,以质性评价为主的多样化评价方式,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与评价指向发展的统一。
2.独创性提出了融德育课程、实践课程、文化课程和学科课程为一体的大德育课程体系
整体设计和提出了系统化的集德育课程、实践课程、文化课程和学科课程为一体的大德育课程方案,其中包括课程纲要、德育图谱、教材建设、实施指南、评价办法等。大德育课程方案设计,实现了德育课程实施的合力,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和实施路径。
对小学、初中、高中的品德、政治等德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内容和目标,提高了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夯实了课堂德育基础。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语、数、外等14个学科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实现了各学科的横向渗透、纵向贯通、立体融合,形成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一体的德育课程新格局。
3.建构了省域内德育课程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机制
结合德育课程一体化新理念和大德育课程体系,项目组建构了“政府主导、专业跟进、上下联动、综合实施”的德育課程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政府主导是指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建构。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立德树人、系统设计、问题导向,系统谋划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出台系列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建构,提出实施德育综合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改革路径。专业跟进即指借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力量,做好理论架构与效果评估。上下联动与综合实施即指在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与中小学一起整体规划设计、开发课程资源,达到“全程、全课、全域、全员”育人的目的。
4.探索形成了系列化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策略和实施机制
坚持一体化育人意识,采取一体化德育策略,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校内外协同、四位一体”实施策略。构建不同学段依次递进、衔接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依据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标准,对小学、初中、高中德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有针对性地规划各学段德育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使中小学各学段教育教学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加强课内课外、校内外的协调融合。抓好社会实践教育,逐步确立以校内多彩实践课程为主体、“社会大课堂”场馆课程为补充、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拓展提升的“金字塔式”策略框架。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改革的着力点,将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贯通起来,成立专门机构,与媒体合作开办家庭教育栏目,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指导。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为突破口,建设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制定家长教育课程指南,全面推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设。
探索形成了班教导会制度、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发展指导、学长制、家校合作育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综合评价招生、教师一岗双责考核、德育一体化工作评价等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机制。
5.制定出台德育课程一体化系列政策文件
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注重制度、机制和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切实完善德育课程一体化推进体制和机制,先后制定并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等38个文件和制度。
山东省全面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注重及时监测和追踪,将经验总结与督促相结合,将德育为先的观念与意识植入各地市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理念中,在教育一线产生了积极的连锁反应。
1.学生品德发展成效显著。调查显示,91.38%的小学生、92.01%的初中生和88.45%的高中生认为从德育课程中受益很大。2017年,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监测结果表明,山东省高中生品德行为指数(关爱、正义、尊重、责任、诚信)为81,各分维度指数均在78以上,表明约4/5的高中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整体表现比省外测试的两个样本分别高6.37和6 48。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满意,95.78%的小学生、95.82%的初中生、93.92%的高中生对学校德育工作感到满意。91.38%的小学生、92.01%的初中生和88.45%的高中生认为德育课程对自己的影响大。
2.大德育课程体系得到全面建立。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方式多元且逐步完善,教师发挥学科特点与优势渗透德育,做到了“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效结合。调查结果显示,90.76%的小学教师、87.17%的初中教师、82.83%的高中教师表示在讲解课程知识的过程中会加入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并且德育课程形式多样,包括自主学习、走访调查、合作讨论、教师讲解、讲座等。学生每学期参加2次及以上的德育实践活动,86.27%(小学)、82.25%(初中)、85.56%(高中)的学校管理者表示学校多次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超过九成的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会开设国学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对教师的调查中,表示学校开设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数比例分别为小学98.82%、初中96.65%、高中91.57%;对学校管理者的调查中,表示学校开设过的人数比例分别为小学99.02%、初中96.51%、高中98.89%;对学生的调查中,表示学校开设过的人数比例分别为小学97.37%、初中91.99%、高中94.72%。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示范效应得到有效发挥。2012年来,山东省共完成7个国家级、5个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项目立项,获得国家级示范项目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数量最多的东部省份,扶持了170个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发展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超过1100处,每年接待青少年学生达400万人次以上。已建成儒学讲堂8300个,开展活动3.32万场次。全省城乡建成基层“道德讲堂”5.6万多个,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发展到9200多个,举办活动4万场次,参与群众500多万人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
3.家校协同育人成效显著提高。省级层面成立了山东省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家庭教育省级实验区,建设省级家庭教育示范基地649处,建立家长教育志愿服务团队和家庭教育骨干队伍16148个,全省17个市参与家庭教育的志愿者达到19万人;市级层面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家长委员会联合会,设立了家庭教育总协调员、家庭教育专业研究团队,并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各市均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了市、县(市、区)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2017年共培训17.98万人次。2017年,零点调查有限公司对山东省171878名家长调查显示,全省小学家长对家校沟通工作感到满意的比例在94.8%以上;初中家长对家校沟通工作感到满意的比例在95.5%以上;高中家长对家校沟通工作感到满意的比例在95%以上。
4.德育工作得到加强。省市县均建立了教育工委,健全了德育工作机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中小学建立了“全课、全程、全域、全员”育人的德育一体化体制和机制。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机制逐步完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多元化,教师德育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小学管理者(97.06%)、初中管理者(96.51%)和高中管理者(98.89%),以及小学教师(97.39%)、初中教师(95.91%)和高中教师(96.56%)表示学校已经将教师的德育工作作为考核指标。绝大多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表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评价,比例分别为小学99.53%、初中99.44%、高中97.86%;对学校管理者的调查中,选择有的人数比例分别为小学99.02%、初中97.67%、高中98.89%。90.2%的小学管理者和92.89%的教师认为效果很好,84.88%的初中管理者和85.32%的教师、88.89%的高中管理者和81.12%的教师认为效果很好。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 冀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