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青
从20世纪末起,儿童阅读渐渐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倡导儿童文学阅读的大旗下,各地都有做得风生水起的案例。笔者也参与其中,整本书阅读做了十几年,然而却不无遗憾地发现那些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大多以外国的作家作品为主。
我们能不能向小学生提供很中国、很文学的作品?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段,他们的阅读“牙口”渐好,十分需要从牛奶乳饮之类的“软食”,过渡到啃一啃“硬菜”的滋味。我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经典散文。与诗歌、小说相比,散文的“格”似乎没那么高——历届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多以小说为主,兼有诗歌、剧本,散文不多。在提倡整本书阅读的当下,散文阅读也不那么热门甚至会被瞧不起:短篇阅读不够“高大上”啊。那我为什么还要选择做中国现当代经典散文阅读课程呢?
1.汉语的魅力。汉字最初是象形的文字,形和音会对义产生影响,“浩瀚”并非小水,“涓涓”定是细流。在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中国优秀作家,他们用纯正的汉语写作,他们懂得方块字的独有魅力,懂得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调节音韵节奏以展示母语的神韵。他们的作品是后人学习、模仿的典范。
2.中国散文的领先之处。中国是散文大国,远在先秦时代散文就很成熟了。《论语》中的“颜渊季路侍”一章便是一段生动活泼的散文。比起古汉语,现代汉语形成较晚,只有100多年历史,是一种新的语言。20世纪初那一代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重大革新,白话文获得了健康、全面的发展。这种新的语言系统也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此外,中国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应占有一个重要位置,因为这个时期的语言更为成熟,更加贴近生活,這些作品所表现的世界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3.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对于任何一个想让自己生命兴旺的人来说,散文如同布帛麦菽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在这块土地上长起来的中国作家,他们所见过的风景、风俗,经历的人情世故,接受的文化熏陶,体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都是中国的样子。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关乎一个民族的根脉,关乎一个中国孩子如何成为他自己,也关乎中国人如何走向世界。现当代的经典散文内容包罗万象,可以为此承担起它独特的任务。我理解的国际教育并不是单单指掌握多少门外语,了解多少外国的文化,而是能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逻辑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果跟一个西方人谈西方文化,他会有兴趣,但他的关注度不会很高,因为他懂得的大概比你多;而你能跟他讲讲臭豆腐,讲讲长江三峡,讲讲敦煌壁画,才体现出了他跟“中国人”交流的独特价值。
一条狗崽或一群鸡雏,即使与人类的婴儿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抚养,它们仍然无法像人类的婴儿那样占有精神文明——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个体精神发育比其它高等动物发达,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在于人类的个体基因编码系统近乎全开放的性质。人类对下一代的哺育和培养,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文化的传递和精神的传承,而阅读和教育是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从人的发展来看,个体的精神成长围绕“人”来展开,需要了解和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笔者在设计小学高年级经典散文阅读课程时,以上述三大母题为纲,以单元主题为目,整合各类优秀散文展开阅读,其优势在于依托内容进行聚焦式的文化输入,帮助孩子增长经验,塑造精神,培养孩子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和判断力。
关于经典作品的选择,其中一个向度就是保持人文精神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一生中能读的书不超过2000册,并且其中大部分是在学校学习的几年时间里读的(一半以上的书),因此,我极其严格地挑选少年时期的必读书籍”。为了做好经典散文阅读课程,这些年来,我对现当代作家的散文展开了海量阅读,寻找理想中的作品:其一,具有经典的气质,精神思想方面可引领,语言文字方面可示范;其二,能为学生所接受,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对接点。
“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母题下设18个单元主题,共计54篇散文。“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主题阅读单元设计呈现出这样的气象与格局——
1.从与学生最为切近的“人与自我”主题开始。
“小时候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汪涛的《百家饭》融进了民风民俗,带来不一般的吃饭体验;冯骥才的《捅马蜂窝》在“敢”与“不敢”中摇摆,那是一段少年冒险的经历;冯至的《表里的生物》尤为精彩,讲述的故事呼应、震动了每个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之心。在“生命中的第一次”的主题下,苏童的《九岁的病榻》是相当独特的生命体验,是一个孩子对生与死的思考与对话。“我喜欢”单元重点在自我的心灵抒发:万事万物和“我”同在这个世界,“我”与他们有着深切的联系和深沉的欢喜。“认识你自己”单元重在唤醒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和流沙河的《这家伙》、启功的《启功自述》都是在说自己,“把自己看重”与“把自己看轻”看似对立的两端形成了精神的张力,引发哲学的思考:万事万物之中,“我”在哪个位置?最后,以主题“名人日记”抵达自我修炼的高度:竺可桢的日记历一个甲子有余,这位科学界、教育界的巨擘一生勤勉,严谨持恒,他的日记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青少年阅读这样的人物日记可以引发内省:我是怎样的人?我的立身之本在哪儿?我能做些什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把那些忠于崇高理想的人当作尺度衡量自己,这便是角色的自律与自期。
2.在“人与自然”的母题下,设置了“人间草木”“虫儿们”“比邻而居”“村庄中的中国”等单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参差荇菜到香草美人,从江南桃花到塞上白杨……摇曳生姿的花木,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花草树木比其他的自然景物更靠近孩子。当孩子理解了“站如松”时,松已经不再仅仅是松树了,而是一种隐喻的精神存在。而“虫儿们”所代表的动物世界,则是柔软而卑微的存在,被人忽略的虫子世界在汪曾祺、朱赢椿那里却有最深情的关注——它们从容执着,生生不J息,作家用它们当镜子,照见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到了半夏的笔下,则是一场语言的狂欢,有点像博物志的样子了。在“比邻而居”这个主题下,金曾豪笔下的乌龟是玩伴,充满了天真和童趣;老舍笔下的母鸡是人格化的母鸡,鸡的母性之光是对“母亲”两个字的拂拭和照亮;苇岸的《我的邻居胡蜂》则抵达了新的高度:人与蜂比邻而居,是共时的平等的存在,胡蜂不是玩伴,不是宠物或工具,也不具有象征性,蜂就是蜂,作家字里行间的博爱、理性和识见叫人无法不感佩。至于理解“村庄里的中国”更是十分必要。有人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农民。确实,往上数三代,多少中国人是农民!理解农耕文明,体会大地的逻辑,懂得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春种秋收、四季轮回,懂得慢的艺术和节奏,于今天这个时代而言尤其可贵。
3.“人与社会”,从故乡、亲人主题开始,逐步蔓延,逐渐深广。
每个人的故乡其实只有一小块,它就在我们的舌头上。这是说,一个人对故乡的感情往往起源于对故乡食物的爱恋。朱自清的《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茶馆里的各色点心,真叫活色生香;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承载的是八儿对生命中最美的味道的期待和渴望;到了丰子恺那里,松江的胡桃云片一半是为了用眼睛去“吃”——吃就成了一种美的文化的享受。南来北往,南腔北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故乡总会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深刻的“胎记”,故乡的脐带也总是连着每一个人。然后,亲情就有了长度。在“亲情的长度”单元里,张爱玲的弟弟“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煞是可爱;杨绛的父亲,清平而有见识;还有史铁生老海棠树下的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成长在人间,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物交往,要有对各种各样人物的理解和关怀:“凡人如芥”单元收录的都是小人物,不带任何光环的小人物,凡人的普通却特别能打动人;“士人风骨”则是一代血肉丰满、有责任、有承担的脊梁,这种承担有三个层面:一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对时代的承担,二是对自我生命的承担;三是对学术的承担。在“见字如面”的书信单元,傅雷的家书、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书信、刘慈欣写给女儿200年后拆的信,都是这种承担的延续。在“展开文化的画卷”里,赵丽宏让《能饮一杯无》穿越了时光,黄裳给怀素的《食鱼帖》注入了生活的气息,吴冠中告诉我们“眼睛是手的老师”……18个主题,最后收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单元,在费孝通、阿来等作者的带领下,去做一场“纸上的旅行”,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选给小学生看,学生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根据我的实践经验,适当降低难度和缩短长度,在尊重作品原貌的前提下,對选文中一部分篇幅过长的篇目做一些删节处理,是可行的方法。当然,怎么取舍需要眼光,也需要智慧。
教学这些优秀的散文,从阅读学写作,强化学生语言实践是一种选择。冯至的《表里的生物》,内心戏写得太传神了_除了直接表达感情,还写矛盾,写疑惑,写追问,写推测……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当场练一练“内心戏”的表达:在放学的路上,有一只鸟这样定定地看着你,你也静静地看着它,此时,你心里想些什么?练写五六分钟,何欣纯同学就写了一段很不错的“内心戏”——
哇,这只鸟真漂亮!可是,它是什么鸟呢?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唯恐这只美丽的鸟飞走。我静静地看着它,它静静地看着我……渐渐地,我被它盯得心里发毛。它的目光就像锐利的刀,刺向我的双眼。我扭过头去,过一会儿又偷偷地转过头去一瞄,天呐,它居然还在盯着我看。我害怕了,拔脚开溜……
这样学以致用的语言实践训练,可以说是语文课的“规定动作”——通过操练,掌握文本中的语词、句式、段落以及潜在的语言规则,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但经典散文阅读课还需要重视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能力。所谓的“知识”其实有两个层级,“知”是获取信息,是第一层级;“识”是具备见解,是更高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这里有粗中取精、去伪存真、洞察事物的过程。因此,建设师生学习共同体,就文本中的话题展开讨论交流,由此看到内在的丰富景观,推进阅读理解的达成,是另一种更高级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语言形式之外,关于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不加以重视,便是文本资源的浪费、精神财富的流失。从“立人”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树立大语文观一一如果我们放弃了精神层面的“种植”和“养护”,这块领域就会被低俗文化所占领。
教学《百家饭》时,最后我们一起讨论:你认为“百家饭”这一习俗是该传承下去还是任其消失?这里截取我校范丽伟老师听课后的几段反思,供大家体会:
“百家饭”这个传统是该保留还是该任其消失?这是个紧扣文本也紧扣时代的问题,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调动自身的经验取决于教师给了多少空间一一在对这个问题的阐释中,张老师只对学生的答案是否“自圆其说”作出回应,并不试图去修正答案本身。
在课堂的后半程,我看到的是学生之间对话的发生。赞成“任其消失”的有四人,属于少数派。让我们来听听少数派的理由,很有思辨的雏形:人们已经不大相信“百家饭”能够“驱邪避祸”;“百家饭”的烧制过程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卫生标准;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节奏已经不能让人抽出空闲来成为“百家饭”里的一个小分子……赞成保留的一方也很有情怀:在千城一面的今天,保留“百家饭”可以让某个地方拥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烧制“百家饭”的场所可以选择野外,以避免产生环境污染;人们在“百家饭”的准备烧制过程中,可以增进了解……
我们可以看到“赞成保留”一方的发言完全是针对“任其消失”派的,他们真正听懂了对方,并给出了恰当的回应,双方都“圆”了自己的“说”。孩子们在阐述自己看法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勾连起文本与生活的关系,学会审视自身所处的时代,体味着其中的变革。这不令人惊喜吗?这样的对话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所承载的含义,可见张老师的这堂阅读课还是有“野心”的。
我以为,这样的开放式讨论向着共同求知问学、懂事明理的理想境界。教学空间的打开,带来的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和进步。教学老舍先生的《母鸡》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理解。一位胖乎乎的男同学忸怩地站起来,说了三个字“她很懒”——意思是他的妈妈很懒,根本谈不上“英雄”。我有点懵,不知道该怎么接茬,却有学生举手说,“我妈说她生我的时候非常非常痛,我爸去吃饭了,我妈为了生我连饭也没有吃”。我刹那间被照亮了:“对啊,当一个女人决定要孩子的时候,十月怀胎,她要牺牲多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忍受带给她的多少不便与烦恼——笨重的体形甚至可能再也恢复不了;而当她决定生下孩子的时候,面临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疼痛和恐惧——甚至有死亡的危险。所以,即便你的妈妈普通平常,甚至很懒,但谁也不能否认她真的曾经很英雄,因为她生下了你。”我能感受到胖乎乎的男孩听我们讲述的时候神色问的变化,其实,我自己也被感动了。我知道激情使一位教师出色,因为它把感染力的能量带给了教师,但是现在我认识到了更深层的功能:对真理追求的热情把学生和教师都推进了学习圆圈的中央。让学生启发我,这不是尴尬时刻——当我们的体验为源自心灵的光所照亮,我以为这是师生精神交流最灿烂的时刻。
带学生阅读现当代的经典散文,给他们提供与他者相遇的机会,把他们引进一个比他们的经验和自我世界更大的世界,犹如给思想戴上了望远镜或者显微镜,他们借助前人之眼看世界、看生活,原先看不到的东西就能看到,随着与自我、与他人对话的展开,他们对世界、对生活的理解也随之深广。根深中国,花开世界,他们打开的不只是一个文本,更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系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