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
摘要:石黑一雄的小说《浮世画家》分成了四个部分,“犹疑桥”这个意象在书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却占据了三个部分的开头和小说结尾的重要部分,可见作者设置这个意象是别有用心的。作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地点,犹疑桥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为主人公小野增二提供了犹豫、选择和决定的场所。本文将主要从“犹疑桥”在小说中扮演的三个角色
时代的见证者、现实与荣耀的连接者、承认与逃避的徘徊地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犹疑桥;见证;现实;荣耀;承认;逃避
小说《浮世画家》的主人公小野增二是日本当地一位名望颇高的画家,深受人们的尊敬。但是由于其在战争时推崇和支持军国主义,战后受到人们的指责。犹疑桥,作为小野回家或者去喝酒的必经之路,是小野非常喜爱的地方。在这座桥上,他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一切发生的变化,但是对于他而言,这些变化都是他所阻止不了的。他走过这座桥,就到达他自己世界之外的现实世界,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抛弃过去所谓的荣耀与光辉。在这座桥上,他犹豫过、他迟疑过,但是走过这座桥,他也走出了自己的世界,从而认清现实、认清自己。小说设置犹疑桥这个意象,不仅仅是作为周围事物的参照物,映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小野的心路历程。
一、时代的见证者
小说开头作者就描写到,走过犹疑桥,就能看见主人公小野在山上的豪宅。这座豪宅原来属于一位名叫杉村明的人,是当时城里最德高望重的人。经过一场信誉拍卖,房子转到了小野的手中,那大概发生在1933年。当时房子还非常豪华精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经历过战争以后,房子就受到了一些破坏,很多地方展现出一种衰败的迹象,再无昔日的光辉亮丽。同时,作者写到尽管小野想要尽快地对房子进行修缮,但是却很难获得相应的物资,将房子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了[1]。作者有意描写了房子受到的各种损害及不可修复性,其实也暗指这座房子的主人公——小野也逐渐走向没落[2]。小野原先在家中是绝对的权威的存在,当然对很多人来说,包括他的学生、酒馆的老板等等,他都象征着一种权威。然而,通过他的小女儿仙子第一次婚嫁失败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了。之后出现的一些事,包括女儿们对他的不满日益增加、得意门生黑田与他形同陌路,更是让他逐渐失去话语主导权。他不再是之前那个可以决定一切、控制一切的人了。即使他试图做出各种改变,但是时代变了,对他而言,昔日的身份地位和荣耀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了。
而在犹疑桥的另一端就是被称为逍遥地的地方。从前那里有很多酒馆,你可以随便走进一家酒馆,度过美妙的一个的夜晚。那时,酒馆外面挂着高高的灯笼,你能闻到各种食物的香味,听到木屐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目之所及都是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1]然而这里也没能躲过战争的侵袭,曾经生机勃勃的逍遥地变成了一片荒凉的废墟。人们不再来到这里,往日的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仿佛一幅浮世绘,永远地停留在记忆之中。然而,一年过后,市政府在这里盖起了一座座大楼,整日施工,宽阔的马路取代了原先酒馆之间那些弯曲的小路。这里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但是却失去了原先属于逍遥地的那种热闹与繁华。
犹疑桥作为连接着逍遥地和小野的豪宅的中间地,它没有消失过,连名字都不曾改变过,它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站在桥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周遭的一切发生的变化,看到逍遥地和山上的豪宅从繁华走向衰败再到重建。战前日本是亚洲较为发达的国家,经历过战争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损伤,而战后日本积极学习、借鉴美国进行重建,犹疑桥周围发生的一切也就是当时日本社会的缩影,通过它,你不仅可以看到现在一切如何,你还能看到往日种种,它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二、现实与荣耀的连接者
尽管逍遥地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但当时川上夫人的酒馆还是得以留存了下来。小野也时常去到那里,和川上夫人还有绅太郎聊聊天、喝喝酒,顺便回忆往昔的各种事情。对小野而言,川上夫人的酒馆就是他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他可以在这里放任自己沉浸在往日光辉之中,可以假装自己还是和以前一样,是绝对的权威和话语者[3]。所以在川上夫人抱怨没有客人、酒馆生意不好,让小野用他的声望召集回以前的客人,就像一位古时的将军那样时,小野动心了,因为这番话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他感觉自己还和以前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在这里,他的学生绅太郎对他也是毕恭毕敬,不敢有半分的违抗之意,还附和川上夫人的话,认为小野完全能办到这件事。在这间酒馆里,小野仿佛还在曾经的逍遥地,还是那个被众人捧得高高的存在,在这里,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所有的荣耀都还没有消失,还属于他。
但是,走出川上夫人的酒馆,走过犹疑桥回到他自己的家,小野就不得不面对现实和他现在所处的尴尬境地。他在家里的权威地位不断受到两位女儿的挑战。大女儿节子总认为他的父亲在仙子那桩失败的婚事上做了一些事情并隐瞒了真相,因而总是对其旁敲侧击。虽然不敢严厉地质疑小野,但是对小野已经不再是完全服从和相信了。而小女儿仙子对小野这位父亲也是日渐不满,她认为小野修剪的竹子毫无美感(尽管小野是个画家),认为小野总是无事可做却不愿为她的婚事奔波、费心。在仙子的眼中,小野不再是一个完美、称职的父亲,所以她在节子来探望他们的时候不禁舒了一口气,在她看来,继续和父亲生活在这里不是最好的选择,她想尽快嫁人住到城里现代化的房子里去。女儿们对他情感及态度上的转变是令他颇为光火但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所以,对于小野而言,犹疑桥的两端就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他往日熟悉的、备受尊重的“虚幻”世界,另一个则是他难以忍受的现实世界。他喜欢待在川上夫人的酒馆,因为在那里他还能感受到过去所体验过的荣耀,而回到家中就只能面对一些超出他掌控的事情,他得面对女儿的婚事放下身段,放下他的骄傲,那令他感到痛苦甚至屈辱。所以,对他而言,他情愿放纵自己在酒館去听一些虚伪、恭维的话,也不愿意回到家中[4]。他走过犹疑桥,在这两个世界中不停地穿梭,真真假假,或沉溺于过去的荣耀,或面对当下痛苦的现实。
三、承认与逃避的徘徊地
小说是围绕小野“嫁女风波”展开的,但潜藏在这件事情后面的本质是小野是否认错。仙子第一次婚事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男方对于小野这个人颇有微词,因为当时已经是战后,人们对战前大力宣扬军国主义的人是一种指责的态度,认为正是那些人导致了战争的爆发,给日本民众带来了苦难。所以,由于小野之前画作体现出强烈支持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战后人们对其存在不满。而在小野眼中,他认为退婚是因为男方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两个家庭之间的社会地位和背景差得太多。但事实上,这件事情追根究底出在他自己的问题上,而当时的小野并不清楚真相。或者说,小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在节子带着他的外孙一郎来拜访小野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小野心理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一郎提出他想看看外公的画,因为从节子的口中他知道小野是一位非常知名的画家,但是小野拒绝了。他不愿意让一郎看到自己的画,他对于一郎的请求采取了一种回避的态度。他其实知道当时的日本社会对他这样的人是一种批评和指责的态度,尽管他之前受人追捧,但那己成过去,所以他不愿让任何人再看到和过去的错误有关的任何东西。他故意将那些东西都封闭起来,假装可以掩藏掉过去所犯下的错误。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自己产生了一些怀疑和不确定,所以他不愿也不敢再把他曾经的作品拿出来给别人看。
当他为了仙子的第二次婚事去找自己曾经的学生黑田遭遇了一些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后,他对自己的这种不确定性就更加强烈了。在黑田的学生恩田不知道小野的身份时,恩田对其十分客气、礼貌。但当恩田知道他的身份后,恩田的态度一下子就转变了,甚至下了逐客令。在恩田看来,黑田所遭受的苦难全都拜小野所赐,就是因为小野认为黑田的画不具备所谓的“爱国主义”才使得黑田入狱,毁了前程。这次的碰壁令小野有些心灰意冷,但是他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第二次相亲见面的时候,他才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男方弟弟“恶意”的眼光,他觉得自己的良心实在是过不去,所以他承认自己之前犯了错,尽管那令他痛苦万分,因为那让他感觉好像背弃了自己的信念和荣耀。但他终于公开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在开头处和结尾处都提到了犹疑桥,这两处描写表明了小野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开头处,小野准备出门去找松田,当他路过犹疑桥的时候,他看到天空一片蔚蓝,看到有小孩在附近玩耍,一派宁静美好的模样[1],正如他的内心一样平静。此时的他已经能坦然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不再逃避。所以之后他和松田谈话的时候,他坦言自己之前的视野实在是过于狭隘了,也是暗指自己曾经犯过思想性的错误。而回来的时候,他又经过犹疑桥,这时他看到的是林立的办公楼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整个世界在他眼中变得美好而充满希望。他知道自己已经老去,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还正年轻,还有下一代人可以为此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5]。
尽管小野说自己不曾在犹疑桥上感到过犹疑,但经过这座桥穿梭在豪宅和逍遥地之外的地方,他的内心也在承认和逃避之间不停地徘徊。但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走过这座桥面对现实,选择了承认自己的错误。
四、总结
作者在“犹疑桥”这个意象的设置上颇下了一些功夫,将其放在较为醒目的位置上,也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注意到并有所思考。这座犹疑桥更多的是对小野一个人的犹疑桥,因为他在这座桥上犹豫过,也徘徊过。桥的两端对他而言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现实,另一个是荣耀,一个是逃避,另一个是承认。所以,在《浮世画家》这本小说中,犹疑桥不仅仅是承担了时代的见证者这样一个角色,更是一个中间者的角色。通过解读和分析它,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小野内心经历的挣扎的过程,也能体会作者希望有错之人认错,重建一个美好世界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石黑一雄.浮世画家[M].马爱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5+7+26+246
[2]杨必容.浅析石黑一雄小说《浮世画家》中的建筑意象[J].海外英语,2012(08):201-202+210
[3]朱琼彦.充满“敌意”的豪宅——论石黑一雄小说《浮世画家》中的房子意象[J].海外英语,2011(11):269-270
[4]张蕊.石黑一雄小说《浮世画家》中“犹疑桥”意象解读[J].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3-73+86
[5]李春. 石黑一雄訪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5(04):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