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规就是要严中有爱

2019-10-16 08:18韩宝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9期
关键词:仪容校规仪表

韩宝江

日前,湖北咸宁某高中对学生发型做出规定:“男生无鬓角、无染发、短刘海;女生发不搭肩、短刘海。”如果学生不按规定剪发将通知家长带回理发,达到要求才能回校学习。这一校规引发了不少争议。事实上,一些中小学对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的规定经常会引发一些议论。那么问题来了:中小学校制定校规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关于学生仪容仪表的规定可参阅《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40条,这一《规范》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集体观、道德观、法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部最新的《规范》版本也已是在2004年发布的了,其中第2条要求:“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但是,学校日常管理中要落实这几点并非易事。如“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尺度就颇有些不容易拿捏:鞋跟高度的具体规格缺少明确界定,而发型的主要问题在于具体的发长。部分学校会区别对待:艺术社团的女生因经常登台演出的特定需要可以蓄长发,其他女生一律发不过肩。男生的麻烦也同样在“不留长发”的“长”,究竟多“长”为度并没有公认的数据标准。有的学校内部规定男生发不过寸,大约3厘米为限。由此可见,《规范》只是提出了相对模糊的大致方向和要求。

校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连同校风、教风、学风、校训(俗称“三风一训”)以及校园的软硬件建设等,都是学校历史发展轨迹和办学思想内涵的积淀,或隐或显地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从学校角度来说,鉴于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加速,各地方、各学校情况的差别,为了维护日常教育教学正常秩序,学校会在《规范》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系列更加全面、细致、具体、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校师生的语言、行为,加强学校综合治理,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生活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于学生仪容仪表看似苛刻的规定背后,目的正是创设利于学生淳朴、阳光、向上、专注、勤奋治学的大环境,是对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爱护。

从学生角度来说,中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春期,个性意识开始觉醒,乐于接触、接受新鲜事物、流行元素。但他们自身却阅历尚浅,有一些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强力有效的外在约束来干预、疏导、矫正。

从家长等公众角度来讲,要对学校依法教书育人的公共职能予以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包括学生仪容仪表等要求在内的校规,都是为了促成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育人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直接外在体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外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培育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法律角度来讲,由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指南性的规定文件,是专为约束在校中小学生行为制定的规章规矩。如前所述,鉴于《规范》在内容表述上较为概括、笼统,学校有必要针对学生的仪容仪表标准做出更加细致、明确的要求。有人动不动就认为学校的校规“突破”“超越”《规范》规定或者与《规范》“产生冲突”,这些说法很多时候并不成立。

当然,社会上的一些不同声音,客观上对于学校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学校应贯彻落实政府相关规定,切实履行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职责;另一方面,鉴于中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对象特征,校规在细节方面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管理与育人之间把握好合适的“度”,需要耐心地对家长、学生做好必要的沟通、疏导工作,提高育人工作艺术性,改进工作作风,避免因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而引发误会乃至对立情绪。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

(摘自《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仪容校规仪表
浅谈小学教师的形象魅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在线分析仪表管理模式的初步探讨
浅谈大学生求职面试礼仪
魏晋士族为什么爱拼“颜值”
浅谈大学生仪容仪表
化工自动化仪表的检修与维护措施探讨
探讨自动化仪表安装调试技术要点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