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陈光明 李敏娜
摘要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水土流失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威胁,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为明确其在农业增产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重点从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危害入手,详细叙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措施,最终阐明了水土保持对改善农业生态及生产的作用,以为水土保持在农业增产方面优势作用的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农业;优势;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207-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质,水土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对水土资源保护工作的忽视,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而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1]。近年来,在风蚀区因风沙掩埋了大量耕地,间接威胁了粮食生产,而在水力侵蚀下,土壤表层易随径流迁徙而流失,造成土地耕作层变薄,肥力水平下降。此外,风力侵蚀的耕地又会发生土壤盐碱化,进一步使土地生产潜力下降[2],这些都是耕地资源锐减的原因。作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心,農业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3]。水土保持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微地形改变、增加地表覆盖、改变土壤物理性状来稳定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抗蚀能力[4]。
1 水土流失对农业的危害
一是破坏土地资源。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和地表完整度。经地表水径流冲刷,土壤表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地表不平,造成耕地资源锐减,作物产量急剧下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二是降低农业生产力。水土流失抑制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稳定,致使土壤渗透能力减弱、蓄水量下降,耕地更易板结。三是促使水资源失衡。水土流失造成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环境失调,严重阻碍着植被恢复,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再分配;水土流失易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使排水快的地方干涸,使排水慢的地方发生洪涝灾害。
2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通过水土流失的治理,首先,可以更好地改善水利行业的发展现状,增加地表植被、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可以更好地提升水利抗灾能力,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当前,对于水土流失有较好控制作用的农业措施有如下3个方面。一是增加地表覆盖物。保留上茬作物秸秆,或在耕地上覆盖地膜材料,或以生草覆盖来增加土壤对水的接收量和渗透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提高作物的生产量,这样能显著提升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最终提升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为农作物高产创造条件。此外,地膜具有透光性高、不透气、轻质耐用的特性,土地覆盖地膜后能够极大地降低水分的蒸发量、提高土壤湿度、控制土壤蒸发。二是增加作物覆盖度。在疏密不等、生育期错位的作物和牧草间作,利用套种和混种来减少土地的休耕时间,增加土壤覆盖度来减少地表风蚀。三是增加土壤抗蚀力。利用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方法,不翻或少翻表层土壤,结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翻压绿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降低雨滴击溅能量,减少土壤结构的破坏,增强土壤抗蚀能力,最终降低水土流失。
3 水土保持对改善农业生态及生产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人类掠夺式耕作以及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因素造成了大面积水土流失,使得水土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以及土壤肥力流失致使作物减产,亟待水土保持工作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一是减少自然灾害。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且分布广,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国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可增加绿地和森林覆盖率来加强饱水能力,调节生态系统小气候,减小风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二是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壤随地表径流而损失,间接导致我国耕地资源锐减。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以及有机质等养分含量降低,土质变差、沟壑增多、土壤结构破坏。积极的水土保持工作可有效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抑制水分蒸发,恢复土壤结构可提高土壤蓄水量、增加植物的抗旱能力。
4 结语
作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应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将其与农业生产一同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才能确保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作物产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终目的。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结合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等农业措施并在未来不断改进、更新,防止耕地沙漠化的发生,为农业挽回更多耕地损失。
5 参考文献
[1] 王朝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5(14):16-17.
[2] 王彬彬,金凯.吉林省水土流失概况及生态修复探讨[J].吉林水利,2018(4):45-47.
[3] 李雪蛟.试论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智能城市,2018(5):154.
[4] 吴昊,刘冬黎.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预防控制地下水污染的综合研究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2018(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