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互联网技术取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由于互联网的大量普及,同时也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并且从侧面推动了国际移动金融发展的速度。在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多为移动金融,是以个人通过一个公共的交易平台的模式完成交易。然而这个公共的平台能给予大家一种比较新颖的网络金融的交易形式,这种交易模式由于快捷方便并且不需要找零,迅速击败了传统的交易模式,成为了现在交易的主要方式。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平台的运作,利用电子化商务的优势,将金融和贷款放在了同一个交易平台,极大地促进了金融行业和信贷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和它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的巨大挑战进行简要的分析,对目前互联网金融客户的行为进行大致的了解,最后提出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转型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商业银行;转型;概念;挑战;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在网络中实现对资金的借贷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与此同时还需要在网络中签订相应的合同,然后进行资金交易,这种新型的网络交易模式与传统的金融交易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區别,就是这种网络化的交易模式有着高效、便捷的特点迅速卷席整个金融行业,网上银行,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也是我国金融那个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互联网本身的特质就是平等和合作,交流与分享,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传统的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拿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银行推行的理财产品相比,相对比较宽松,使得许多小型企业在没有什么抵押条件下也能进行相应的贷款和投资,如此说来,这样更加适合中低层收入人群的投资和贷款,但是如果投资金额相对较高时,就会对应较高的投资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相应的担保机制并不是很完善,由于银行工作的特性,在引用风险的防控方面存在着不足,由于不能对所有的贷款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所以评估依据是客户提供的一些资本的证明和贷款的能力,这就造成一些非法人员,利用错误的信息和欺骗的手段,取得人民银行的信任,在骗取贷款后逃之夭夭,给银行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由于存在着这方面的风险,所以在资金的流动上还存在局限性。
二、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的挑战
1.支付方式上的变化
传统的金融机构中,使用的结算方式一般都是现金或者是票据,这样的结算模式,不仅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而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迅速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结算方式和运营模式。在支付上,也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的交易模式,在这样的支付环境下第三方支付平台得以迅速崛起,第三方的概念就如同购房中的中介,在赚取一定利润的基础上,主要作用就是消除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不信任的关系,第三方主要是为了消除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不信任的关系,充当着一个可以信任的中介,既可以保障商家的利益,又可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失,主要就是起着“担保交易”的作用。例如:市面上说的宜信模式就是采取这样的模式,这可以加强对投资人的保护力度,再有就是可以让你所贷款的金额分成很多批次,这样不至于因为贷款金额过多而还不起。但是网络化的金融因为对贷款人员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借款的风险是相对比较高的,很容易引起贷款人因为金额太多不想还款,发展成老赖或者是直接消失不见,另去其他城市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非常棘手的,因为贷款人本身就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还款,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结。直到分期付款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方面的局限,不仅缓解了借贷人的压力,也刺激了贷款业务的发展。
2.资源配置的变化
资源配置的变化主要在支付环境发生变化后,尤其是网上业务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资源的配置逐渐向大型企业或者是有着良好口碑的企业方面倾斜。一方面是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风险评估的结果。这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妙的情况,因为这些企业本身的实力不算强劲,再加上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其获取相对应资源的能力也是比较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所谓的“金融错配”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一些小型企业无法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然而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在网上进行对他人资金的借贷,并在网络中签订相应的合同,进行资金交易,这种交易形式在本质上与传统的资金交易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对借款人的类别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可以满足众多中小型企业资金的需求,这些小的资金需求者往往信用水平都不是很高,如果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已经成为了排斥的对象,但是由于从正道获取的资金有限,不得不通过民间的、非官方的形式来获取资金的需求。
三、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研究
1.客户群体角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购买物品的能力也在提高。这种情况下,再加上网上信贷业务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从单一的消费结构逐渐扩散到多元化的消费结构。从而也助长了各类贷款行业的发展,相对来说,国家贷款与私人贷款有着不同的目的,私人贷款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国家贷款则是有着严格的标准,贷款的对象也是特殊的人群,就比如:个人医疗贷款主要是用于自身或者直系亲戚因不能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所进行的贷款,这项贷款有个规定,就是要求贷款人员只能在特定要求的医院进行就医,而且还必须按照这个医院的规定要求进行就医和结账。然而个人的贷款金额的使用时间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情况下是在10年以内,并且需要相应的房产作为抵押,但是由于个人贷款不管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比较低,而且所需要的流程的资料却非常多,这也倒是金融单位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了消费贷款的门槛,这种情况一直到网上银行的出现,移动金融的普及,才得到改善,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个人贷款服务的。
2.客户角度进行分析
传统的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应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方面是去考虑产品风险的可控制性以及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因此在各种制度的规定要求下,往往难以从客户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产品的设计。然而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体验至上”的原则,这项原则是将当初产品在设计的时候,把设计师的初衷和营销手段融入到客户需求当中,与此同时还要向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操作说明,有利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降低相应的风险控制。例如:支付宝中的余额宝,其实就是网络形式的货币直销,但其借助了互联网实现了传统形式的金融组织结构。互联网相比传统的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小组织人群的贷款要求,另外还可以将社会各地的闲置资金汇总起来,通过传统的金融理财方式为广大人民获取更多的利益。
四、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影响下商業银行转型的对策思考
1.服务理念的创新
在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要采取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首先以市场为倡导,时刻关注市场的形势,要按照客户的想法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要求,还可以试着去市场中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考虑客户一般的消费习惯,同时鼓励客户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按揭消费等新的消费模式。其次我们还需要从自身的服务态度出发,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是根本,如果没有好的服务态度,就无法满足客户的最基本要求。
2.金融产品的创新
虽然我国现在还没有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但是农村的经济普遍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体的经济产业链也没有那么单一,这也使得农民手里多多少少有一点闲钱,而这就是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的先天条件。产品的创新,需要结合农民实际的需求,以银行的信用为担保,扩宽金融服务的范围,比如房产抵押、汽车抵押贷款等,解决贷款的难题。也根据其涉农企业的发展状况,加大扶持力度,完成“银行+担保公司+企业或农户”三者间的经济关系,降低融资的成本。一般互联网推出的金融产品因为门槛较低的缘故,与一般的商业银行类似产品带来的利润是无法比拟的。那么如果商业银行想要在这方面超过互联网金融产品,最终层次,因为这个产品涉及到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也能很好地利用这笔资金,优化产业结构。一般情况下,通过组合产品的创新,就能为大部分的客户提供更好的质量服务,也能满足不能客户不同要求的高层次金融产品需求。
3.组织形式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运行的互联网金融,无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组织机构的完成程度上,与传统的金融产品相比,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因为在目前这个大的背景下,在竞争中仍处于劣势,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金融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将业务流程分开,前台主要是通过直接面对客户的形式面向市场,而后台主要是给予理论支持,这样分工明确,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以便于业务的监督和保障。建立全功能的商业银行,需要给予支行一定的权利,独自经营自己的部门,另外可以将各个地区的储蓄网点变成互联网的网点支行。一般的营销工作直接由客户经理完成,通过与客户之间的直接交流,然后把从顾客那里获得的信息直接反馈给相应的决策部门,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金融服务的创新不仅仅是在商业模式上的改变,还需要根据市场中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最终能够有效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芳.基于客户细分的互联网金融类贷后用户违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2]于洋.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及其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分析[J].纳税,2017(27):142.
[3]喻石.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对商业银行转型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5(29):204-206.
[4]吴昊,杨济时.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及其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0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