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律廷
(周先生,34岁,插画师)
我很仰慕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他曾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義,深悉小节。已然,静舒。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勿感于时,勿伤于怀。勿耽美色,勿沉虚妄。从今,进取。”这段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教育孩子遵循的原则。
我女儿很有艺术天赋,从小跟我学画画。在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幼儿园搞了一次优秀绘画作品选拔赛,通过网上投票,评选出最佳作品参加市里的幼儿绘画比赛。女儿精心准备,但作品最终未能入选。以我的眼光评判,网上展出的40余幅作品各有千秋,但最终入选的(票数最高)那幅作品却很一般。
那幅作品的作者是我女儿的好朋友,也是我市美术家协会一位理事的孙女。作品代表幼儿园参加市里的比赛,竟然一举夺冠。这件事之后,我女儿就对她那位好朋友渐渐疏远了,甚至说她的坏话。
后来,由市美术家协会组织,所有获奖的小作者都出国去参加了交流活动。女儿看到相关报道后,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但对她曾经的好朋友却很不服气,说:“她的画还没有第二名、第三名画得好!”
其实我心中也有过不平。作为成年人,我为自己无法给女儿一个更高的起点而自责。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能传递愤世嫉俗的世界观给孩子。我必须教她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事实——可能是别人更努力,可能是别人拥有更优越的条件或更丰富的资源。
孩子的纯洁心灵应该得到保护。我是如何引导女儿的呢?
首先,欣赏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暑假,市里举办了一场“欧洲后现代主义绘画展”,我带女儿去参观。她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对其中的很多作品提出了质疑。我说:“很多伟大的作品最初都不被大家接受,但过了几百年以后,人们却越来越喜欢。像毕加索用油彩、麻布做的画,我一开始也欣赏不来,慢慢地才觉得很棒。”借助参观美术展,我告诉女儿有些我们嗤之以鼻的东西也许有其可取之处,因为人的欣赏眼光不同,但好的艺术家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其次,学会感恩。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办的美术集训营开讲座,我带上了女儿,想让她看看那些准备参加艺考的大哥哥大姐姐整天“泡画室”的辛苦。
大多数艺考生是在零资源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努力与同龄人竞争。看到我女儿的作品时他们很羡慕,说:“你好幸福啊!从小就可以跟着爸爸学画!”女儿这才知道,原来她拥有令很多人羡慕的“资源”。这让她懂得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学会了感恩。
最后,保持上进心。天性好强的女儿对选拔赛失利的事耿耿于怀,担心自己的朋友越画越好,从而瞧不起自己。我告诉女儿:“看到别人成功,并且越来越成功的时候,咱们也可以羡慕,但自身条件达不到,无法跟别人一样的时候,就只能自我调适,加倍努力,寄希望于将来以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
整个暑假,女儿一直在我的指导下画画。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女儿的朋友从欧洲回来了。她兴奋地跟女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切磋对美术的见识。令我欣慰的是,女儿一点都不自卑,她也有很多好东西分享给对方。看到她们能够“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我十分欣慰。
(孙女士,35岁,职业经理人)
在上海,一个保姆见过的世面可能比一个普通白领要多。我家孩子的三观,包括我和丈夫的三观,都曾被我家保姆王阿姨的“保姆经”强烈冲击。
王阿姨来我家的第一天,忙完工作后她倚窗远眺,发出一句感慨:“你们这个小区啊,档次不行。”然后盯着我家上蹿下跳的孩子叹气道,“你看看,已经晚上7点多了,小区里这么多小孩儿在外面狂奔、喊叫。这个时间点儿,小孩儿们不该在练琴、练书法、做作业吗?”
我震惊了。这个阿姨真硬核!她的上一个东家住在浦东小陆家嘴著名的高档小区。她说我们小区不行的时候,我还以为她迷恋荣华富贵,谁知阿姨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精神内核啊!
王阿姨带孩子、做家务都是一把好手,不过她对自己的定位却不是保姆,而是“高端家政人员”,她的口头禅是:“要多读点法律,多学点外语。”
我还没从她身上学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她就考取了涉外家政从业资质,获得了一份更好的工作。王阿姨走后,我们找的保姆各种不称心。我儿子只被王阿姨带过三个月,却对她念念不忘。这种见过世面的保姆,简直就是一个教育实践家。带小孩上兴趣班、去英语角、陪练吉他,在篮球架下上过篮,在棒球场上挥过杆……她的存在,是过去优秀东家们的缩影——她浑身都散发着积极进取的光彩,懂得如何给孩子励志,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我儿子以前吃饭时吃相不好,我们屡屡纠正都没有效果。王阿姨有办法。她下载了一个母猪抢食的视频,又下载了一个法国电影里宫廷宴会的场景。然后,她把我儿子吃饭的视频与两者对照,我儿子发自内心地骂自己“Low爆啦”。但小孩子的习惯很难改,所以王阿姨吃饭的时候就用“清嗓子”来提醒我儿子注意。不知不觉中,她教我儿子学会了很多餐桌礼仪。
她还教我儿子,选择玩伴的时候要找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我们楼下有一位滑板教练,他儿子有一群上小学的小伙伴一起玩滑板。王阿姨就鼓励我儿子带着零食去“交朋友”。一次失败,就去第二次、第三次。王阿姨教育我儿子:“别人不待见你,可能是他某些方面比你优秀,瞧不上你。你跟人家鼓掌、做小跟班,混熟了,就可以把人家的优点学过来。这样,你就越来越优秀。”王阿姨话糙理不糙,不但治愈了我儿子的玻璃心,也让他学会了跟更优秀的孩子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