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研究

2019-10-16 05:19杨海生
江西教育C 2019年8期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解题

杨海生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习题类型,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种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

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知识时,理解速度和认知情况完全不同,这就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过往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一直采用的都是一种“大锅饭”式的教学方式,这就容易出现“吃不饱”和“吃太撑”的问题,从而影响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高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应用题,这样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推动学生的共同发展。如在设计“路程=速度×时间”的数学应用题时,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这样问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km,5小时后行驶多少千米?”对于数学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自行车每小时行驶2km,汽车每小时行驶5km,5小时后汽车的路程,将超过自行车路程多少米?”这样分层问题设计,教学灵活性更强,为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应用题学习提供了保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所有的应用题解答都是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高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正确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班级中的很多学生在看见应用题时,都是直接拿过来就做,很少去分析题目之中是否有隐藏信息、无用信息,从而导致最终解题出错。以这样的问题为例“某养殖场中共有24只鸡,而养殖场内鸭子的数量是鸡的2倍,求鸡和鸭共有多少只?”在解这道应用题时,很多学生因为没有认真读题,将鸭与鸡的倍数搞反,从而用24÷2=12,再用12+24=36,从而得出养殖场内鸡鸭共36只这个答案。此外还有的同学,并没有看清问题是问鸡鸭共多少只,以为题目只是问养殖场内鸭子多少只,从而用24×2=48,直接给出48这个答案。这些都是因不认真审题,而造成解题失误的典型范例。高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能从认真的审题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详细地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训练拓宽学生解题思维

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最终的解题水平,而思维能力虽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是如果后天能做出有效的训练,也是可以帮助学生思维拓展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维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观察、比较、归纳、演绎、转换、假设、联想等。以这道应用题为例“一个工厂的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72个零件,该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工厂共需要加工制作2304个零件,问该名工人几天可以加工完成?”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是转换法,即先转换求出该名工人每天生产所少零件,列式为72×8=576,然后再用工程一共需要加工的零件,除以该名工人每天需要生产的零件,即2304÷576=4,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这样的训练和方法运用,是可以幫助学生解题思维拓宽的,在高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解题方法的能力,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

四、教师讲题形式的丰富多彩

在高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纯字化”的表述讲解方式,要尝试借助多种教学工具、设备,或者创新讲题方法,从而更好帮助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及解题原理,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应用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讲解问题,即将应用题中复杂难懂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结合在一起,从而利用学生对生活的熟悉感,消除对问题的陌生感;利用多媒体,讲解应用题,直白文字的问题叙述,学生往往是不易理解的,但若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将题目内容,通过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势必就会更好理解题意,教师再进行讲解,教学困难就会被悄然化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能不断丰富自身的讲题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五、综合评价学生的解题情况

在高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评价”的重要作用,改变过往“唯分数论”的思想,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评价客观和全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评价,不要一味地关注学生解题答案正确与否,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个解题过程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创新性,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公正的;教师在评价时,要考虑到自身面向的教育对象,作出的评价应以鼓励、赞扬为主,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耐心地作出引导。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大柏地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钰

猜你喜欢
应用题审题解题
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