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凤艳
微课是一种以小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授课形式,微课教学主要是围绕某一小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述,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微课,可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一、微课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微课之所以能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是因为教师在教學中的很多难点内容都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可通过微课视频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微课教学模式不但可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微课的出现为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助力。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中涉及到的多姿多彩的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产生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教师、同学进行热烈的交流,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微课教学凭借自身生动灵活的特点,在近几年受到了很多语文教师的欢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不但在形式上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比如,学生在学习《松花江上》这篇文章时,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也要演唱歌曲。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歌曲播放出来,利用歌曲让学生的听觉受到刺激,跟随着音乐一起演唱,很快就可以掌握这首歌曲的唱法,完成学习任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课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微课的作用。
(二)解决重难点问题,为课堂注入活力
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解的一种形式,它的主题十分鲜明和简练,对某些重难点问题可以很好地去解决。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全力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于让微课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比如,学生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时,其中关于詹天佑根据地形的不同而得出两种凿井法以及“人字形”线路这部分内容是长篇文章中的重难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麻烦。对此,教师可结合文章中的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把文章中所描述的“人字形”线路以视频的形式体现出来。先让学生看到整个的地形图像,然后随着几声鸣笛声,一列火车行驶到远处。学生通过微课可更形象地去理解“人字形”线路,进而对文章的重难点有更好的理解。
(三)创设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具有相应的行为动机。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还没有形成,对一些文章的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一些简单直白的文章或是图片能更有效吸引小学生的眼球,而微课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有效途径。微课教学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内容通过简单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再加之教师简单的口头介绍,这样的形式比教师全程的口头叙述要好很多,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欢乐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时,文章中描述的内容属于特定民族的生活文化。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些文化没有直接接触过或听说过。所以,教师如果生硬地去讲解,只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困扰。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的模式,通过微课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动态的内容产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然后教师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教师合理引入微课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需要制作或收集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视频。这些视频的制作方法以及资源的搜集渠道等都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强的学科素养,也要掌握制作视频的能力,以便于让微课教学能顺利进行。教师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和探讨,以便找到微课最有效的应用途径。此外,学校也要定期针对微课视频制作相关的技能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让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微课的运用方法,提升教学水平。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微课教学被更好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普及和推广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不能只体现在表面,要通过让学生接触微课,能对语文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微课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辑: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