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构

2019-10-16 08:49:38蔡士凯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学测量运动

蔡士凯

(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应用性是体育心理学最基本的学科特性.实验是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走入科学殿堂的重要依据,是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1].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2]《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国标》)中《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体育心理学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均须开设的7门专业类基础课程之一,且其须建立体育心理学实验室,应配有体育心理学仪器设备以及运动心理测量测试问卷.而现有体育心理学教材实验内容大多未作安排.季浏主编[3]《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选编了10 个心理实验和27 个心理问卷(量表) ,给体育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由于《国标》颁布,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如何设置是一个难题.

本研究通过对《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内容和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体育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推动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1 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及全国部分体育专业的高校网站,查阅了大量体育心理学课程相关资料,包括学术论文、专著、教材等,收集了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大纲等.为了充分借鉴先进经验,收集了布点最多的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福建7个省份有代表性的华东地区高等学校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内容,并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对华东地区高校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设置现状分析,采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综合和论证,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教学内容重塑

依托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探究其课程改革,从而使其课程建设建立在牢固的学科基础之上.季浏等定义[4]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在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三大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研究应用,分别衍生了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个分支学科.体育心理学集中研究如何通过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运动心理学集中研究心理因素(如动机、个性、焦虑、认知等)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除此以外,其不但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而且研究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作用,具体研究锻炼者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坚持性、成瘾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问题.

综上所述,在体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内,心理学实验对于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而言,具有基础性地位.因此根据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属性、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应有所偏重.体育教育专业应偏重体育心理学教学内容和相对应实验及评价;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专业应偏重运动心理学教学内容和相对应实验及评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等专业应偏重锻炼心理学教学内容和相对应实验及评价.

2.2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与评价重构

2.2.1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重构

更新体育心理学实验内容,修改实验教学大纲是目前体育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实验内容的层次与形式对学生关于基础理论的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年来高校在实验设备上投入逐年递增,学校具备了改革实验内容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实验内容上可加大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特点的比重[5].目前国内心理学实验仪器主要包括感觉类、知觉类、注意类、动作协调类、学习思维类、记忆类、反应类、人格特点、感知觉演示类和人体生理测量、生物反馈实验类等心理仪器(详见表1),为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项目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表1 心理学实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根据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个分支学科研究集中点和侧重点,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应侧重感知觉、注意、动作协调、学习思维和记忆等实验项目教学内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专业运动心理学实验课程应侧重感知觉、注意、动作协调、学习思维、记忆、反应和人格特点等实验项目教学内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等专业的锻炼心理学实验课程应侧重感知觉、动作协调、学习思维、记忆和反应等实验项目教学内容.

2.2.2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评价重构

心理测评量表又叫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王斌等人定义[6]体育运动心理学测验是运用心理测验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通过分析归纳统计,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张力为主编《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和王斌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实验与测验指南》等.心理测量量表主要涉及测量动机、意志品质、情绪、人格、态度、自信自尊、心理技能、训练状态、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量表(见表2).

根据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个分支学科研究集中点和侧重点,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心理学评价侧重选择动机、意志品质、情绪、态度、自信自尊、心理技能等心理测量;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专业运动心理学评价侧重选择动机、人格、心理技能、训练状态、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心理测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等专业的锻炼心理学评价侧重选择动机、情绪、态度、心理技能、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心理测量.

表2 体育心理学测量量表一览表[7]

2.3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与评价构建

2.3.1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与评价构建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创新创业能力规格要求和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实际,黄汉升等人[8]指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相对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掌握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知识”.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与评价包括感知觉、注意、动作协调、学习思维和记忆等实验项目以及动机、意志品质、情绪、态度、自信自尊、心理技能等心理测量.例如听觉实验、深度知觉测定、动觉方位辨别测定、注意分配能力实验、动作协调性、稳定性测定、动觉学习实验和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定等实验项目,以及体育学习兴趣、高中学生体育学习意志品质、运动竞赛焦虑、体育生活方式、运动自信、自尊和运动表现等心理测量.

2.3.2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专业运动心理学实验与评价构建

根据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创新创业能力规格要求和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实际,黄汉升等人[8]指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相对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知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武术、养生、民族民间体育基本技能和传播、推广、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能胜任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工作”“相对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知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开展运动机能评定和体质评价的能力,能胜任运动人体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相对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知识”;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技能,能胜任运动康复和运动防护方面的工作”“相对强调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知识”.综上所述,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专业的运动心理学实验与评价包括感知觉、注意、动作协调、学习思维、记忆、反应和人格特点等实验项目和动机、人格、心理技能、训练状态、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心理测量.例如速度知觉、注意广度、手指灵活性、学习迁移、瞬时记忆、反应时运动时和人格特性等实验项目,以及竞技动机、WT运动员性格、运动心理技能、运动员心理疲劳、反应认知方式和群体环境等心理测量.

2.3.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等专业锻炼心理学实验与评价构建

根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等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创新创业能力规格要求和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实际,黄汉升等人[8]指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相对强调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知识”;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组织、休闲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或体育旅游推广与经营或户外运动指导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休闲体育方面的工作”“相对强调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知识”.综上所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等专业的锻炼心理学实验与评价包括感知觉、动作协调、学习思维、记忆和反应等实验项目和动机、情绪、态度、心理技能、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心理测量.例如闪光融合频率、空间知觉、动作判断、动作技能学习、记忆广度和视觉反应时等实验项目,以及体育情境兴趣、锻炼诱导情绪、运动行为、反应认知方式和团队领导能力等心理测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与评价包括感知觉、注意、动作协调、学习思维和记忆等实验项目以及动机、意志品质、情绪、态度、自信自尊、心理技能等心理测量.

(2)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等专业的运动心理学实验与评价包括感知觉、注意、动作协调、学习思维、记忆、反应和人格特点等实验项目以及竞技动机、WT运动员性格、运动心理技能、运动员心理疲劳、反应认知方式和群体环境等心理测量.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等专业的锻炼心理学实验与评价包括感知觉、动作协调、学习思维、记忆和反应等实验项目以及体育情境兴趣、锻炼诱导情绪、运动行为、反应认知方式和团队领导能力等心理测量.

3.2 建议

(1)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根据专业属性和人才培养要求,应制定相应的体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和实验课程标准.

(2)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根据高校特点和实际开设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开设相应的实验项目和心理测量,并且体现有所区别.

猜你喜欢
心理学测量运动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测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