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7月28日,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现场参观了三江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交流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经验与做法,并提出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的具体措施。活动强调,要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做好产业规划,突出重点区域,打造典型模式,推进产业融合,争取支持政策,总结取得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渔业贡献。
活动指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注重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扶持,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渔业扶贫重要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南哈尼梯田稻渔鸭绿色高产高效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900户、1.6万人实现增收,稻渔鸭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年人均增收1200元。湖南永顺太坪村稻渔综合种养试点示范,每亩新增收益千元以上。广西“三江模式”覆盖三江县70%以上的贫困户,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安徽省六安市稻渔综合种养助力近万户贫困农户致富,户均增收万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稻渔产业共带动20万以上贫困户脱贫。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渔业扶贫的亮丽名片。
活动强调,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但还存在各地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模式覆盖率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种植养殖、农机农艺结合不够,产业化经营规模偏小、扶持政策时有时无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推动渔业产业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把稳粮增收作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的立业之基,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确保稳粮与增收双赢;要把质量安全作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的立命之本,确保稻渔综合种养的产品质量总体安全;要把三产融合作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推动产业发展与旅游、文化、康养深度融合,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作出渔业贡献。
活动提出,全面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工作,近期,要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规划,充分挖掘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潜力。各地要尽快摸清家底,了解稻田资源和水产养殖主导品种,梳理技术模式和试点示范情况,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编制稻渔综合种养总体规划,提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在贫困地区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同时,做好与土地利用、乡村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规划的衔接,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无缝对接。
二是突出重点,推进定点扶贫地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定点扶贫地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既是农业农村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优势区域。要按照党中央和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协调各方面资源和技术力量,加大对上述区域的支持力度,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的典型模式,扎实做好渔业产业扶贫各项工作。
三是打造模式,加快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先进技术。要按照“以渔促稻、稳粮增收、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技术改良和品种优化。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发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和技术手段,推动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四是产业融合,全面提升稻渔综合种养规模效益。要鼓励龙头企业深入贫困地区,促进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种植、养殖、加工、冷链物流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要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和休闲渔业的融合发展,根据区位特点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农事栽培、渔事体验、农家乐、旅游观光等产业,不断提高稻渔综合种养附加值。
五是创设政策,不断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扶贫项目,也可以借鉴广西的做法,将稻渔项目纳入渔业柴油补贴调整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支持范畴。有条件地方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统筹考虑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及社会资金投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建立多层次、多方向投融资渠道。
六是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稻渔综合种养的良好氛围。各地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系统总结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的效果,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数据,还要有实际案例,既要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也要向社会公众宣传报道。推荐在国家级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报道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帮助贫困地区利用农交会、渔博会等各种博览会,展示推介贫困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优质产品和品牌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