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市大鲵养殖产业现状及潜力分析

2019-10-16 01:32:16吴伟立
中国水产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鲵丽水市丽水

文/吴伟立

大鲵属有尾两栖类的隐鳃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中国大鲵养殖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是一些科研部门以繁育研究为主。随着仿生态繁殖技术的日益完善,大鲵养殖产业在本世纪初得到较大的发展,出现了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等产业集中地,以及浙江省丽水市这样的新发的大鲵养殖聚集区,鲵苗产量从几百万尾存量到现在的几千万尾,而大鲵的价格也从2011年的3200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00元/公斤。

目前,在全国大鲵产业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一些规模小、技术储备低、竞争力弱的企业破产倒闭在所难免。在这样的时候,政府部门怎么做才能帮助大鲵养殖企业走出困境?本文以丽水市政府在大鲵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做法为例,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丽水市大鲵产业现状

(一)丽水市自然资源状况

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市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陆地面积的1/6,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全省山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区域,国土结构为“九山半水半分田”。丽水生态优越,环境得天独厚,生态文明总指数全省第一,也是浙江重要的生态屏障。

丽水市森林覆盖率79.1%,人均水资源量7376m3(是浙江省人均水平的3.6倍)。境内山涧密布,溪流纵横,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等六大水系,号称“六江之源”。瓯江水系为丽水的主干水系,横贯全境。境内流域面积13108k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6%。除瓯江主干水系之外,境内还有20 km2~100km2的小流域189条以上,5km2以下的小流域多达9800条。

(二)大鲵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

丽水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大鲵原产地,在历史上9个县市区均有大鲵分布。市内有国家级大鲵种质资源保护区——庆元大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是典型的高山森林地貌,人烟稀少,河流沟谷陡坡纵横交错,四周森林茂密,水质清澈冰凉,环境幽静,是大鲵理想栖息地,区内野生大鲵资源丰富,数量多,个体大。

2000年后,一些企业家、个体养殖户看到大鲵的发展前景和丽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投入资本,开展了大鲵的人工驯养、繁殖。经过近十年的艰苦研究和实践探索,已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大鲵人工繁殖、驯养技术,建立了浙江山鼎、缙云旺发等较大规模的驯繁基地。该两家企业是浙江省省级水产优质种苗规模化(大鲵)繁育基地,缙云旺发还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大鲵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

目前,丽水市内规模较大的大鲵养殖企业或合作社有26家,如浙江山鼎大鲵研发有限公司、龙泉市锦鲵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等,也有新引进的浙江从都园大鲵产业园,投资近1亿,面积100亩。全市大鲵年产量超500吨,存栏数在1000万尾以上,年产值近亿元,养殖地遍及九个县市。

(三)大鲵产业存在的问题

丽水市大鲵产业虽然发展形势良好,但在全国全行业行情下滑的形势下,大鲵产业发展同样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产业本身并不成熟,大多数养殖户对市场认识不足,承担风险能力弱。二是对大鲵资源的利用比较单一,在深加工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三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由于其最初发端于民间,加上形成产业时间短,使得当前很多大鲵养殖户养殖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跟不上。四是因价格较高、宰杀烹饪难等原因,大鲵的消费群体还处在高端,没有进入寻常百姓餐桌等。因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小,产业散,不能有效形成规模优势;松散的养殖模式不但产量不能保障,其质量也无法有效控制,行业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和干预。

二、丽水发展大鲵产业的潜力分析

(一)资源优势独特

丽水具有山好、水好、空气好及原生地独特的地理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大鲵养殖开发利用,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推行多种形式、较高层次的生态繁殖、人工繁育,快速扩大提升种群数量。

(二)产业特点突出

大鲵是集科研、美食、观赏、深度加工增值于一体的特种经济动物。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看,均有极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合理开发利用冷水性两栖动物资源,不但能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救护濒临灭绝物种,而且能给群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拉动市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三)大鲵的经济价值高

大鲵在食用、药用、观赏、产业化养殖的市场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可带动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研发,无论食品、化妆品还是医药品、保健品等,均可形成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大鲵的生长速度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比自然条件下快得多,在适温下大鲵从1公斤长到5公斤只需1年~2年多时间;种鱼曾达到每公斤4000元,商品大鲵每公斤3000元~4000元。虽然目前价格已有回落,但国内市场仍呈求大于供的趋势。养殖效益十分诱人,经济价值十分可观,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开发条件成熟

丽水发展大鲵产业,一是有生态第一市的前提;二是有这些年来群众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的成熟技术基础;三是有庆元县山鼎大鲵研发有限公司、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缙云县旺发大鲵养殖有限公司等养殖场的产业基础,还有浙江从都园大鲵产业园这样的大型产供销一体的新引进企业。只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引导扶持,强化市场监管,放手让群众去发展,大鲵产业就会形成一定规模和大的气候。

(五)可增加农民收入

大鲵人工驯养在生态环境下和家庭房间内只要水质洁净均可开展,而且养殖技术只要经过短期培训,绝大部分人都能掌握运用,是易学、易操作、见效快的扶贫项目,同时投资可大可小,利润率基本可达100%。以年产2000吨,每吨20万元计(每公斤200元),年产值可达4亿元,带动休闲餐饮加工等产业约16亿元,整个产业链可达到20亿元,可给189.17万丽水乡村人口带来人均210元的收入。

(六)发展大鲵产业就是保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是丽水的最大特色和特点,野生娃娃鱼现在还能够生存在这里,也是基于这里植被、生态、水质俱佳的原因。由于娃娃鱼是生态环境洁净的指示性动物,哪里的生态环境好,哪里有其繁衍生息。因此提高和普及驯养技术,发展大鲵产业,是一项符合绿色养殖的选择。相信随着开发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必将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三、政府采取的措施

综合分析丽水市大鲵发展现状与优势,丽水市政府从政策扶持,到产、供、销、加工等方面为大鲵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助推丽水大鲵产业走出低谷。

(一)政策扶持,推动大鲵产业发展

丽水大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政府把发展大鲵产业当作全市渔业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在制订的发展丽水绿色渔业产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实施丽水香鱼“1234”工程,其中的“2和3”分别是指创建“香鱼小镇”和“中国大鲵之乡”两张名片,培育“大鲵、石蛙、溪鱼”三大生态精品产业,把大鲵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打造的一个品种、一个产业。市发改委在“丽水市重点产业导向清单”中把大鲵列为生态农业及精深加工产业培育类项目之一,凡是进入清单的都是重点扶持项目。着重解决制约阻碍大鲵产业的因素,处理好大鲵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充分利用地理自然优势,培育大鲵产业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

(二)加强品牌建设

丽水市渔业主管部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狠抓农产品生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打造丽水的生态渔业品牌,成功申报 “中国大鲵之乡”的称号,打出了丽水绿色农渔产品的金名片;同时在省市中心城市举办了“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暨中国长寿之乡养生名优产品博览会”、“两乡一都”授牌仪式暨“丽水香鱼”品牌宣传活动、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结成“山海合作”关系等,积极组织大鲵企业参展、推荐,通过现场菜品制作、品尝等等形式,宣传丽水大鲵的绿色、生态、营养价值,打出丽水大鲵的品牌知名度。

(三)培育大鲵市场

在开展大鲵的原产地、大鲵之乡认证、提高丽水大鲵品牌知名度和生态附加值的基础上,一是成立了丽水市大鲵协会,通过政府引导、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协会互动,实现联盟化,信息互通、步调一致、协同发展、抱团发展,统一养殖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从而确保安全绿色生产,确保产品品质。二是建立了大鲵展销平台。在丽水市区建立大鲵展示体验馆,集中进行大鲵展示、大鲵餐饮体验、大鲵加工产品展销,开发大鲵的初加工(宰杀、分割、速冻等)与配送,通过“互联网+”实行网上销售,全程冷链,做到市区1小时内送达,市内1天到达,市外2天到达。三是通过举办大鲵节、大鲵菜品竞赛等活动,在餐馆、酒店、农家乐推广大鲵养生菜,让大鲵养生菜品进入寻常百姓餐桌。在此基础上,争取把大鲵展销平台建成全国最大的大鲵产供销的集散地。

(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由于野生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社会上很多的人和单位不知道持有大鲵养殖利用许可的企业养殖的大鲵是可以流通利用的,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不能吃、不可以运输等制约大鲵产业发展的因素。因此,丽水市一是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消除人们对大鲵利用的疑问。二是与有关流通企业协调,在大鲵物流方面给予方便,打开国内市场。据统计,丽水大鲵全市通过互联网的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在天猫上,丽水某大鲵企业一家的销售额就达到300万元~500万元。

(五)加强基础研究

充分利用浙江省淡水所、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力量,加强大鲵养殖产业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为大鲵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运用现代化手段和科研成果,提高和突破大鲵繁殖养殖技术,建立从繁殖研究到驯养销售整个过程的引导、扶持、服务和市场监管机制。迅速增加种群数量和商品鱼养殖总量,不断扩大资源优势,积极研发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实现高效保护和持续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产品优势。

(六)建立和壮大大鲵产业基地

实行项目带动战略,以现有的大鲵驯养企业为龙头,通过市场运作,鼓励大企业收购整合养殖场点。在农业高新园区发展规模化、规范化、高层次的繁育基地,年产幼苗规模达到500万尾以上,基本满足大鲵养殖的种苗需求;在丽水市9个县市的合适地点建立大鲵养殖基地,争取大鲵产品总量超过2000吨;加快大鲵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建立大鲵产品深加工生产线,推出大鲵化妆品、保健品、护肤品、大鲵养生菜等等,形成科研、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发展链条。

猜你喜欢
大鲵丽水市丽水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2:32
北京动物园大鲵展示环境丰容设计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1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萌物
飞碟探索(2016年5期)2016-05-10 23:44:30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校园足球(2015年4期)2015-01-11 08:19:12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