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强
肺栓塞(PE)是指由肺主动脉或分支动脉被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导致肺部血流循环供应出现障碍而发生相关的病理生理综合征[1-2]。肺栓塞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肺栓塞患者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特点,症状多表现为肺部湿音、呼吸困难,根据临床症状早期诊断的难度较高[3-4]。在行常规X线胸片检查时,其图像特征与胸膜炎、心肌梗死等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5]。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加上其后期图像后处理功能的不断完善,扫描出的图像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6]。多层螺旋CT相比传统CT而言,能更好的显示肺动脉内及分支内的血栓等病变的发生情况,对肺栓塞的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高[7]。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57.8±4.9)岁,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布情况:表现为进行性胸闷气促的有17例(41.46%),表现为胸痛的有13例(31.72%),表现为发热的有14例(34.15%),表现为咳嗽咯血的有11例(26.83%),表现为双下肢水肿的有8例(19.51%)。
1.2 检查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进行检查前,经相关检查排除造影剂禁忌证,并予以必要的检查相关宣教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学会屏气从而配合操作者完成检查。
选择美国GE公司的Light Speed型64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ADW4.7型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检查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手臂置于头顶上方,然后进行吸气末屏气扫描。首先从肺尖到肺底予以常规全肺平扫,参数的具体设置如下:管电压120 kV,管电流500 mA,螺距0.8,重建层厚7.5 mm,矩阵大小512×512,探测器宽度4 cm。然后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使用专用的高压注入80 mL左右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注射速度保持在3 mL/s,然后再注入30 mL的生理盐水,延迟时间15~20 s,从肺底至肺尖进行增强扫描,采集肺动脉造影数据。最后将获得的肺动脉造影原始数据输入工作站中,分别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种技术对多层螺旋CT检查的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由两名具有临床丰富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图像的分析,两名医师分别独自阅片,观察对比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图像处理后的肺动脉受累情况,并比较不同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后的肺动脉干、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亚段动脉及下级分支的情况,统计栓子的检出率。对于意见不一致的,由两人共同协商后确认。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不同图像处理技术的检查结果间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肺动脉受累情况多层螺旋CT检查 41例肺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双肺均可见多发性的肺动脉栓塞,其中常规多层螺旋CT的检查图像发现受累的各级肺动脉分支共计612支,而经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图像共发现受累的各级肺动脉分支共计665 支,高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
2.2 不同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扫描结果比较三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肺主动脉干、肺叶动脉、肺段动脉的显示数目、栓子数目及显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亚段动脉及其以下级别的分支中,MPR后处理技术的分支显示数目、栓子数目及显示率要高于其他两种后处理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扫描结果比较(n)
肺栓塞属于急性肺血管病,是由于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导致肺部缺氧缺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多数是由于体循环内的栓子脱落导致的[8]。肺栓塞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及时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心动图、CT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是目前肺栓塞检查诊断的常用方法,但是心动图检查时,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疾病的征象相近,诊断的特异性较低[9]。肺动脉造影的准确度虽然高,但是毕竟属于有创检查,可能引发感染等并发症[10]。而多层螺旋CT则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64层螺旋CT采用短时间薄层扫描,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加上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出现,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11]。本次研究中,经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图像共发现受累的各级肺动脉分支共计665支,高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显示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更好的显示各级肺动脉分支病变情况。多层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MPR、VR以及MIP等,其中VR技术的立体感强,能更好的显示复杂血管的走行和病变位置,对于肺动脉干及肺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良好,但是重建方法复杂,耗时长,对于亚段动脉及以下的分支显示效果欠佳[12]。MIP技术与DSA造影检查类似,通过对容积数据中的最大密度值进行投影成像的技术,对于肺血管树的形态和走行能较为清晰的显示。不过MIP技术为二维平面,在投影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叠效应,因此在空间关系的显示方面有所欠缺,造成分支血管细节的遗漏,故多用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等空间结构简单的血管的检查[13]。而MPR技术是一种算法较为简便的单体厚度三维重建技术,能对任意平面进行三维重建从而便于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肺动脉分支的病变情况,具有成像快、观察方便的特点,对于细节方面也能较好的显示[14]。本次研究对三种处理技术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比较,发现它们在肺主动脉干、肺叶动脉、肺段动脉的显示数目、栓子数目及显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亚段动脉及其以下级别的分支中,MPR后处理技术的分支显示数目、栓子数目及显示率要高于其他两种后处理技术 (P<0.05),与王兴龙等[15]的研究一致,不过它的图像重建是建立在某一特定平面上,因此立体感不足。故临床应用时应将多种处理技术联合应用,以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运用多层螺旋CT进行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时,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更好的显示肺动脉分支受累情况,提高栓子的检出率,其中MPR技术处理相较而言显示度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