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荣 张世科
【摘 要】目的:浅析脊柱压缩骨折中采取三维重建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囊括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7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參照组,各36例,参照组组采取CT三维重建技术,实验组基于此加以3D打印技术,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中透视次数相较参照组有所减少,且患者椎体改善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三维重建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可对脊柱压缩性骨折进行全面的观察,提升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三维重建技术;3D打印;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率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脊柱在机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四肢、头颅均直接或附着在脊柱上[1]。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脊柱创伤类型。脊髓损伤是脊椎骨折最为严重的合并症,而脊柱椎体压缩性损伤是导致腰背长时间慢性疼痛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2]。三维重建可迅速、精准诊断脊柱受损范围、受累情况及移位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积极作用,广受临床认可。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临床治疗复杂型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及精准度显著提升[3]。因此,本文将三维重建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分析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参照组男6例,女30例,年龄58~89岁,平均(73.21±3.36)岁。实验组男7例,女29例,年龄56~96岁,平均(72.76±3.16)岁。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综合评估患者机体状况,所有患者均采取CT三维重建,实验组患者将DICOM格式数据输入软件进行分析,打印3D模型。参照组:术前仔细分析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类型,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进行切开复位。实验组:详细分析CT三维重建,观察3D打印模型,了解骨折形态,并在3D模型上进行模拟复位,选择内固定采取并进行预弯等完成模拟手术,而后再按模拟手术设计进行切开复位。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②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中透视数相较参照组有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椎体情况 实验组与参照组相较,患者椎体改善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典型腰椎骨折分为压缩骨折、安全带骨折、爆裂骨折及骨折脱位4种。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椎管内狭窄情况及椎管内形态。薄层多层面重建及表面遮盖重建后,使用切割分离技术可直观的观察脊柱压缩性骨折后,椎体骨折部位,可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及受损情况进行全面评估[4]。本文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中透视数相较参照组有所缩短,且患者椎体改善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脊柱的解剖结构较为繁杂,周围血管、神经等分布密切,CT三维重建技术虽可提供直观的三维解剖,但有一定的局限性,3D打印技术可打印出实物模型,可更为直观、详细提供立体数据,具有较高的精确性[5],有助于医师对患者脊柱情况的充分了解,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明确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可在3D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明确钉道的深度及角度,从而大幅度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保障患者的术后安全。
总而言之,三维重建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降低患者术中暴露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黄宇,林晋,陈宣维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力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277-6279.
黄幼怡,袁伟.膝关节疾病应用3D打印技术:假体植入匹配与手术方案的规划[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27):4417-4422.
李凡,杨晓东,杜瑞等.三维重建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6):1514-1516.
魏新旺,杨志,姚军等.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4):7163-7166.
樊勇,吴子祥,张扬等.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