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向辉
【摘 要】目的:对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共120例进行实验研究,运用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和围术期护理配合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应激状态、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和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且临床疗效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配合模式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配合;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
【中图分类号】R9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脑动脉瘤破裂之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会有比较剧烈的头痛,甚至昏迷、呕吐等一系列表现,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介入栓塞治疗是临床上行进行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如护理方式不当极易导致患者负性情绪和应激状态进一步加重。随着护理学的不断进步,大量文献[2]报道,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运用围术期护理配合模式可有效提升其临床疗效。以下是通过围术期护理配合和常规护理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观察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共120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5.46±11.62)岁。观察组60例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配合,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0.25±11.25)岁,一般资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主要护理内容:①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术前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3]。②为预防患者因动脉压升高导致出血现象出现,需保持患者头部抬高,同时在介入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微量泵入尼莫地平进行降压处理,缓解患者血压情况。③术前对患者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进行常规检查,并完成皮试,常规建立静脉通路,提前备好相关手术器械。④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留置导尿管,对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术中遵医嘱静脉滴注氯化鈉注射液。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0.0 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t检测,计量平均数资料用±标准差()表示,检验,差异性表现为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疗效对比
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E、NE、Cor水平比较 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E、NE、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3 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优势在于创伤小,临床疗效较好。据相关文献报道指出,手术会诱发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对患者后续康复造成影响[4]。因此,在术后对患者出必要治疗措施外,应进行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往往因循守旧,对病情差异患者进行固定的护理过程,这种护理方式对患者预后恢复及其不利。随着护理学的不断进步,围术期手术配合模式逐渐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这种护理方式是以对不用阶段的手术环节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控制护理质量。因患者在术后身体机能均出现不同程度消耗,因此稳定的护理环境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避免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导致身体进一步消耗。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
综上所述,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配合模式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郭瑞萍,杨瑞.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的治疗及围术期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2):132-133.
张慧丽.颅内动脉瘤破裂弹簧圈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132-133.
黄小玉,温艳萍.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6):943-945.
陈秀,杨昌美.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