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运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利用朗读,使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获得营养,那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里,如何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分析了如今朗读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方法,希望可以给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提高朗读能力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出声的、大声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全面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的过程里,感知和感悟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下面就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朗读的形式、朗读的方式和方法、朗读的策略等方面展开一些讨论。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式单一
目前语文老师的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让学生们一起朗读,抑或是学生接力朗读,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学生会感到枯燥和无味,激发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单一的朗读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1]。
(二)没有教师的指教
朗读是学生一种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在朗读时不仅仅需要朗读的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入,这样才能学生对这篇文章充分的理解,在学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要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轻重音等都是怎样的。老师要正确指导和引导,不能想讀什么就读什么。
(三)朗读的时间不足
要想有一个好的朗读效率,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不会获得良好的朗读效果,实施朗读的目标通常是准确、有感情、流利等三个,但普遍存在只重视有感情的朗读,而轻视了正确、流利,实际上,学生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流利朗读的目的,有感情的读才可能进一步实现,因此,在教的过程里,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的理解才能被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不光是仅仅靠老师是讲读,要让学生反复地读,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领悟和学习有关语文知识。
二、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
根据实际朗读情况,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方式组织学生实施朗读,进而获得相应的朗读教学效果。比如,根据朗读声音分大声朗读、轻声读、不出声的默读等;根据朗读速度可以快速读和慢节奏朗读,有精读、略读等;根据参与朗读的人数可以分为班级学生齐读、分小组朗读、学生个人朗读等;根据朗读目的分自由读、悟读、带问题读等;根据朗读形式分表演形式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另外还有带读、领读、引读等各种方式,那么老师应采取什么方式读呢?一定要从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出发[2]。第一,集体朗读。这是组织全部学生一起读,为了防止学生的滥竽充数,次数决不可过多。过多则会降低学生朗读的学习兴趣。第二,分小组朗读。在朗读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朗读的具体内容,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一组参与,可以分阶段接读;可以每个小组都整篇朗读;也可以每个小组自己组织朗读形式等。第三,领读。老师或学生作领读者,带领同学齐读,或者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领读。这样的朗读可以使学生顺畅阅读文章,可是对感悟课文思想不利。第四,分角色朗读。这是学生很喜欢的朗读方式,这是组织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实施扮演,进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的朗读能展示特点和优势,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第五,表演朗读。即老师先把学生分成课文中不同的角色,再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表演出来,通过一边朗读一边表演的形式,学生就可以加深并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第六,比赛朗读。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朗读后进行讨论,评出最佳朗读的学生,给与一定的奖励,并指出同学们朗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爱好。第七,配乐朗读。老师可以选取与文章相适合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朗读,带着语感的大声地朗读,从而使学生情操也得到了陶冶。第八,想象朗读。语文老师组织学生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也会深入理解课文。第九,展示朗读。利用相应的展示台,鼓励学生进行展示,更好的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或段落,接着学生和老师实施评价,评价要重视鼓励和引导。
三、朗读的教学策略
(一)形象化语言表达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含义,让学生把抽象文字具体化和形象化,进而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语言表达的思想。比如朗读《翠鸟》课文时,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头脑里展现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是什么样,什么颜色等,学生的脑子里出现了活生生翠鸟的画面时,朗读就变得栩栩如生、更形象化了[3]。
(二)语言表达的准确化
通过不断的朗读对语言文字把握更为准确,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感。在《鸟的天堂》朗读教学时,“这是一棵大树”老师引导学生试读,同时进行提醒:怎样读准确?重音放在哪个字或词上?学生不断变化重音的位置,放在“这是”上,放在“大”字上,经过了对比,学生才知道应该重读“一课”,从而知道了两棵、三棵、许多棵都是不正确。
(三)语言表达的整体化
学生在朗读时,要指导学生从整体着眼,上下贯通。比如《荷花》一文中,写的是作者在夏天的公园里,看到了一池子的盛开的荷花后,并沉浸在荷花的美丽景色之中的所想和所感,学生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基调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情,教师在讲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正确的朗读一些词语的同时,把学生引导到文章的意境当中。
(四)语言表达的想象化
指导学生进入到作者的人物、场景之中,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文章的内涵。还有一次在听一位老师讲读《找春天》一文时,老师和学生对文章顺序进行梳理,然后组织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春天的景色为什么这么美?”请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并说出哪些词句能够体现春天的美,脑子里要联想出画面,要边读边想象,让它们二者充分地结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进行有效锻炼,课堂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方式,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指导,进而获得良好的朗读教学效果。学生在朗读中得到心灵启迪和熏陶,给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东民.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学周刊,2015(32):172-172.
[2]甘承东.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神州,2017(8):97-97.
[3]姜琴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2):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