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睿
韩国京畿道坡州市郡内面的大成洞村,别名叫“自由之村”,然而住在这里一点也不自由,相反还会受到种种约束:由于享受优厚待遇,居民每年必须在村里住满8个月;访问村里的外来人员在傍晚6:30前必须离开,不得留宿;村民如果在外住宿必须提前报告,每晚还会有士兵清点人数。
大成洞村距离韩朝军事分界线只有400米,也是非军事区韩方一侧的唯一村庄。由于高度敏感的地理位置,进入这里的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身份检查,村民也早已习惯随处可见的巡逻宪兵。村子里没有便利店、餐厅、医院、超市、理发店,连在手机导航上也显示一片空白。
在这里,目前共有46户家庭、197位村民居住,他们平时靠农业为生,其中90%以上的农事是在田间作业,农作物包括大豆、红薯、水稻、辣椒等。为了让村民安心在这里生活,韩国政府给予了诸多特殊优待,比如男性可以免服兵役、免缴所得税等,村民的收入也远超韩国其他地方的农民。
随着朝韩关系改善,半岛对话氛围延续,一度被视为半岛分裂象征的大成洞村正借助科技力量建起了智慧村庄。
大成洞村的信息化和通讯现代化于2000年初就开始启动。当时,在韩国电信公司(KT)的支持下,大成洞村家家户户开通了因特网,2008年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2012年,为帮助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的大成洞小学的学生们学习基本IT技术,KT公司派遣技术支持人员来村里为小学生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如今,KT将下一代尖端通信技术带到了大成洞村,让智能化村庄成为现实。
KT的技术人员表示,由于大成洞村距离军事分界线非常近,且受到驻军的管辖,在这里构建5G网络并不容易。经过5个月的建设,通过电磁波试验,反复与韩国国防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美军司令部等沟通协调,最终完成了5G网络构建和相关设备的架设。
不过,KT方面透露,目前在大成洞村内设置的5G基站仅个位数,村民中5G手机和终端设备尚不普及,“5G村”的意义更多在于加强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通过创造智能化的生活环境为在这个特殊村子居住的村民提供更多便利。
安装在全部46户家庭的智能LED灯系统具备警示灯、应急铃和广播功能,能更迅速提醒村民边境潜在的各种应急突发状况。如果村里有灾情发生,村长金东九只需在手机中输入疏散避难的短信,系统就能利用TTS(文本转语音)技术转化为语音,通过大喇叭及时播放出去。
为了提高农田耕作效率,大成洞村还引进了智能农场。过去,为了给农田浇水,村民需要在士兵的陪同下,步行到2公里外的水库打水灌溉。如今,得益于从水库自动引水到农田的管井系统,村民只需在家中操作智能手机就能确认土壤状态并及时供水和补充土壤营养。
因为没有任何娱乐场所,外来人员进入村子也极不方便,村民的生活难免乏味枯燥。“5G村”建设为村民的业余休闲生活开启了多样化的选择。
在村民会馆二层,村民可以通过佩戴增强现实(AR)眼镜,参加远程瑜伽课程,接受專业指导。会馆三层新建的“AR统一展望台”,通过36倍放大的高清画面实时展现对面朝鲜境内的村落景观,访客能够通过触摸屏幕自如缩放实时画面大小,甚至连开城工业园区也能尽收眼底。
在“5G村”,大成洞小学是大成洞村里的唯一一所学校。学校每个年级仅有5名学生,共30名学生,另外还有10名教职员工。
这所学校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面朝校门方向的主教学楼居然没有一扇窗户。据老师们介绍,这是为了防范潜在的军事风险隐患而设计的保护措施,避免万一韩朝擦枪走火伤害到校园里的孩子。
与此同时,主教学楼里,悬挂在墙上的空气质量监测仪能随时收集可吸入颗粒物有关数据,判断外部空间是否适合学生户外活动。学校里还有以物联网为基础的AI编码和VR内容的制作教学包,对高年级的学生实施软件教育。学生们可以利用软件包学习简单的编程,制作AI语音识别终端,进行机器人组装等。
据校长陈永轸介绍,因为教学环境好,许多非军事区以外的家长都慕名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
● 摘自《环球》杂志201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