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力衰竭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BNP及CA125的影响评价

2019-10-15 02:14陈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19期

陈波

【摘要】目的 评价抗心力衰竭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BNP及CA125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对其实施抗心力衰竭治疗(六周),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其BNP、CA125指标,分析对比BNP、CA125指标变化。结果 经过六周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CA125指标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可降低患者血清BNP及CA125水平,BNP、CA125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程度指标。

【关键词】抗心力衰竭治疗;CA125;BNP;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9..01

目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中,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其中一种,该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最终末期共同归宿。心肌重构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逐渐以“阻断恶性循环、减少心室重构、神经内分泌异常”治疗新模式为主[1]。BNP及CA125水平在心力衰竭形成、发展过程中会升高。本文选取我院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旨在评价抗心力衰竭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BNP及CA125的影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检测治疗前后BNP、CA125水平。

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2~77岁,平均(56.78±2.23)岁。

两组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年龄42~77岁。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知情。

排除标准:年龄低于42岁、超过77岁。患者家属不能配合完成此项研究。

对比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上述年龄、性别区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NP及CA125水平测定:

分别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六周后,对患者静脉血进行抽取,研究人员对患者静脉血进行统一保存,实施分离与检测。采用MEIA(微粒子捕捉酶促免疫发光分析技术),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六周后BNP及CA125水平进行对比。

1.3 观测指标

记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及CA125水平指标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采用核算软件:SPSS 22.0版本,以“均数±平均差”形式表示患者BNP及CA125水平指标,t值检验。若P<0.05,则说明指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后BNP、CA125指标变化情况: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BNP、CA12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心室泵血低下临床综合征,该疾病的发生是患者各种心脏病晚期共同结局。BNP作为心力衰竭特异性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心力衰竭筛选、诊断、治疗检测及预后评价中,BNP十分关键。同时,作为肿瘤标志物,CA125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BNP、CA125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在患者远期预后方面,两者聯合检测方式是否具有指导意义需要通过研究证实。对于疑似心力衰竭、存在心力衰竭风险患者,对其进行CA125检测,有利于帮助确诊。循环CA125水平越高,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越重。在本文中选取了我院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抗心力衰竭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BNP及CA125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BNP、CA12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可降低患者血清BNP及CA125水平,值得医院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 琦,孙 刚.心舒宁合剂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BNP、CA125和CRP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9):116-119.

[2] 冯振勤,周伟伟,赵 波.曲美他嗪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BNP及Hcy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4):424-427.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