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120)
课程作为高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单元,是对教学目标及定位、教学内容及资源、教学方法及活动的一体化设计,是教学、管理、考核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相加,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教材作为一课之本,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系统反映学科知识、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载体,是高校师生教、学的根本依据[1]。一流教材必需有一流课程作为支撑,一流课程也必然以一流教材作为要素,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课程教材一体化的目的,就是保证二者关系的积极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自主编写教材起,就始终秉承立足课程内容、服务教学实际的编写理念,老一代编者也始终坚持源于课程、紧扣大纲的编写原则。以“高等数学”为例,交通大学朱公瑾教授于1954年受教育部委托主持制定了我国高等工业学校用本科“高等数学”课程第一个教学大纲,其本人编写的我国第一套《高等数学》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而樊映川等编《高等数学讲义》则出版于1958年[2]。可见,必先有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后,才有教材助其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这一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有关各科的教材编审委员会恢复工作后,贯彻的更为彻底,也因此涌现了大批经典教材,如“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3]。
但这一时期的技术水平,决定了该阶段教材的特点就是课程内容的全覆盖。当时的课堂,教师唯一能给学生展示的内容只有板书,而在课前课后的学习中,学生唯一能参照的内容载体也只有教材。基于此,编者们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的是将尽可能多的内容写进教材中,以便在学生课余时间能学到系统完整的课程;课堂上的板书和口授,则成为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释。虽然内容较多,但这些内容仍是编者们参照课程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提炼后写入教材,不是简单的内容堆砌,经典教材尤其如此。
课程内容全覆盖的教材编写模式形成的同时,教师为主导、教材+板书也成为主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但20世纪90年代,当高校开始大范围扩招,并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后,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4]。以PPT为主要形式的电子教案初进课堂时,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最初都不知所措,不知在课堂上播放电子教案后,板书应该如何写、教材应该如何讲[5]。个别对电子教案缺乏了解、欠缺主动求变精神的教师则干脆将教材的内容复制到PPT上,课堂上照本宣科进行朗读,这显然背离了课程教材一体化的理念,教学变得毫无创造性,对教材的用法也进入了误区。
与此同时,一些有想法、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扩大知识传授范围。例如,尝试分步呈现PPT的内容以准确体现推导过程,而不是满屏显示,令学生不知所云;尝试在PPT中加载动画或视频以给学生更生动直观的印象,而不是以黑板上的简单草图代替[6]。更有部分教学经验丰富、了解学生特点的教师已经开始研究哪些内容放在PPT中可以强化学生记忆,哪些内容用板书书写可以引导学生思维[7]。这其实已经是课程一体化理念的运用,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再考虑教材内容的配合,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更加完整。
可惜这一尝试因为受到学校层次、课程类型以及教师习惯的制约,难以形成统一的推广模式,所以并未引起广泛的重视。及至后来,随着CAI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络课程、资源库等一系列教学软件的出现,教师越来越习惯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却忽略了信息技术推动下的课程一体化研究,以至课堂的工作强度虽然有所减轻,教学质量却没有显著提高,某些逻辑性较强、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课程,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了下降。教材也是如此,既没有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其内涵,也没有基于互联网环境统筹其与板书、PPT等载体内容的交叉融合,依旧是课程内容的全覆盖,甚至是板书和PPT的“内容搬家”,在现阶段师生交流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证[8]。
科技的进步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对教材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但教材作为便于保存、不易损坏的内容载体,对需要进行系统化学习、经常温故而知新的高校学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务必给予教材应有的重视,使其融入课程,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特点,重新进行一体化设计。
一本合格的教材至少应具有以下特点:① 目标及使用对象明确;② 知识点及内容难度与教学要求匹配;③ 文字精炼,语言流畅,便于课堂教学;④ 例题习题难度适当,科学性错误极少,适合学生自学;⑤ 适当体现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可见,教材编写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而是对编者教学水平和编辑业务能力的双重考量。
对编者来说,首要是将教材编写纳入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考虑清楚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材具体用法,以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① 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知识点、确定内容难度、制定教学大纲、形成课程和教材体系;② 根据学生在预习、学习、复习、考试等各个环节中对内容的不同要求,设计具体知识点的课堂讲法、电子教案的呈现手段,以及在教材中的具体描述方式;③ 根据所在的教学环境和所掌握的教育技术,决定不同知识点以文字、图片、动画或视频等何种方式呈现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决定相同的知识点在教材、板书、电子教案等不同载体中如何分别呈现才能相得益彰;④ 利用作业、考试等环节和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收集反馈信息,以重新调整目标大纲、内容框架等方向和重点难点、例题习题等细节。如此,教学中的各要素才能有效衔接,教材才能完整地融入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9-11]。
对编辑来说,首要是协助编者做好上述课程一体化的工作。编辑可以和编者形成互补的合作关系,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更丰富,对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更有想法,但这个想法可能囿于技术、资源等限制难以实现,而编辑与出版社恰好懂技术、有资源。所以编辑可以通过对文字的雕琢、对出版流程的精通,以及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对时事政策的把握,向编者提出必要的意见建议,为课程一体化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12]。尤为重要的是,编辑要暂时放下对教材的执念,真正走进课程——不忘教育出版业的初心,不忘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着为高校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协助编者做好课程建设、做好教学改革,在做的过程中与编者一起进行研究实践。如此,才能水到渠成,出版学生真正能用、好用、爱用的优秀教材。
在利用在线课程及资源为传统教材增值这一方面,很多编者和出版社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数字化教材、数字课程等新形态产品也相继出版,极大的丰富了教材产品形态[13-14]。但课程教材一体化并不仅是一种产品形式或技术手段,对编者来说,课程教材一体化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研究和建设实践工作;对编辑来说,课程教材一体化则是一种高阶性的选题组稿方法、模式和理念(见图1)。
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
图1 基于教学目标的课程一体化设计框架图
本科教育工作会之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创新创业和虚拟仿真五大“金课”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焦点。教育出版者应该根据国家对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最新要求,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组建融合创新团队,共同开展课程的建设及研究工作[15]。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高校的教学改革目标服务,加快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是新时期课程教材一体化工作的任务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