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善奎
212008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江苏 镇江
获得性肺炎是老年患者住院后常见的临床感染疾病,发病率占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首位,由于治疗难度大、老年人身体功能相对下降,免疫功能较弱。所以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随着临床医疗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深入,老年人患病住院频率逐年上升,这就大大增加了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了做好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控制,做好疾病的预后工作,需要临床广泛重视[1]。本次研究选取收治气管切开后发生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46 例,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特征,并提出一定防范建议,现具体报告如下。
2017年2月-2019年7月收治气管切开后发生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46 例,男26 例,女20 例;年龄74~94 岁,平均(82.1±2.4)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病程(4.5±0.7)个月。老年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为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炎、尿毒症、脑梗死等。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研究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的患者。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的病情资料和耐药性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痰液标本留取和细菌敏感检验[2]。痰液标本留取:老年患者早上起床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充分漱口后咳痰进行标本采集,注意使用无菌的一次性试管。安插人工气管的老年患者则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负压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采集完成后立刻封存并送检、培养、分离和相关的药敏试验等,尽量避免造成外来污染影响标本检验的结果,连续两次培养出的优势菌种为病原菌。
细菌敏感检验:利用K-B 法分离病原菌的菌种进行常用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监测细菌的敏感性和抗药性。
观察指标:所有获得性老年肺炎患者的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的具体标准,病原菌的鉴定方法采用API 方法鉴定,细菌敏感检验使用K-B 法,全程操作和最终结果的判断均符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标准[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1 革兰阴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经过痰液标本留取和细菌敏感检验,在老年患者的获得性肺炎中共检测出180 株病原菌,且主要耐药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60%)、真菌(25%)、革兰阳性菌(20%)。革兰阴性菌中的常见G-杆菌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中常见的G+球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有白色念珠菌等。
原菌的耐药性特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最大且耐药性都比较强,且对大部分药物的耐药性都达到40%及以上。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比例最多,且对大部分药物的耐药性达到了60%及以上,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耐药性相对较低。本次研究就主要的革兰阴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展示。见表1。
老年患者大多数营养情况不佳、基础性疾病多、身体功能下降、免疫系统功能较差,自我恢复能力也比较弱,所以老年人是医院最容易感染各种类型疾病的群体,加上老年患者的长期服药、吸烟史、抗生素应用史等,体内菌群存在一定的失调,让病菌感染更加迅速[4-5],控制好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是临床医学中需要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次研究通过收治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46 例的病情资料和耐药性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病例特点:年龄较大,平均年龄(82.1±2.4)岁;基础疾病众多,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炎、尿毒症、脑梗死等;住院时间普遍比较长等[6-7]。研究过程中探讨我院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特征,结果发现,气管切开后发生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中检测出大约180 株病原菌,通过多重耐药性监测可见,主要耐药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60%)、真菌(25%)、革兰阳性菌(20%);病原菌的耐药性为40%~70%,耐药性整体较高。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相关建议做好防范工作,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8]。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后发生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种分布广泛且品种复杂,耐药率高且耐药性强,加上老年患者的身体功能下降,非常容易发生感染,应适当缩短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在日常的用药护理和病情监测过程中合理运用抗生素,达到控制病情,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也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