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水耕人为土类型及其诊断特征的影响

2019-10-15 02:51章明奎杨良觎邱志腾
农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氧化铁人为平原

章明奎,杨良觎,邱志腾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310058)

0 引言

土壤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自然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粮食与环境的安全,了解土壤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对农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管理的前提,对提高耕地生产潜力、促进农业发展及缓解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壤调查与制图是获取土壤信息的基本手段[1-3],而科学、准确地掌握土壤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清单主要依赖于土壤分类与土壤调查技术的发展水平[3]。土壤资源类型及其质量具有时空多变性,正确理解与认识土壤的形成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为准确与快速地进行土壤资源的调查、划分和记录不同土壤的空间和属性信息提供依据[1,4]。

1985年以来,中国土壤分类方法和制图手段有了长足的发展[5-8],形成了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5],该分类用于鉴别土壤类型的不是成土因素,而是具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7-8]。但至今,中国现行的土壤调查技术是在长期应用土壤发生分类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9-11],连接土壤定量分类与土壤制图的田间土壤诊断层/诊断特性的分布模式研究非常薄弱[12-14],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实际应用。深入开展土壤诊断层、诊断特性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空间识别模式研究,发展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技术,已成为中国土壤调查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15-23]。水耕人为土(水稻土)是长期种植水稻形成的特殊土壤,在中国分布广泛,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被作为一个独特的土壤类型对待[24],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把水耕人为土作为人为土纲的一个亚纲[8],以人为滞水水分状况、水耕表层(耕作层及犁底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作为其鉴定依据,下设潜育、铁渗、铁聚和简育水耕人为土4 个土类,各土类下又分别设置若干个亚类[8]。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性状受地方性成土因素影响较大[25],但至今对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模式及其与地形、母质等的关系还知之甚少。

为此,本研究以浙江省水耕人为土为例,研讨地形对水耕人为土类型及其诊断特征空间分布的影响,目的是建立地形景观与水耕人为土土类及相关诊断层、诊断特性的关系,为应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法进行调查制图提供基础。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中国水稻主要种植区,可一年种植二季水稻。该省农业历史悠久,余姚河姆渡和桐乡罗家角古文遗址出土稻谷的碳同位素断代水稻栽培历史已有7000多年。区内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由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包括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等),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据浙江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调查[26],全省植稻土壤面积约212 万hm2,在各地貌区均有分布,按地理发生分类可把该省植稻土壤分为淹育、渗育、潴育、脱潜和潜育等5个亚类,下分50个土属,168个土种,由于地理发生分类在划分土壤时缺乏定量标准,这些土壤类型之间存在同土异名、异土同名问题。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潜育、铁渗、铁聚和简育水耕人为土在该省均有分布[27],但对其分布规律还了解较少。

1.2 研究方法

田间研究在2013—2017年间冬季开展。参阅浙江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图件,选择其中的杭嘉湖平原(地貌包括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宁绍平原(地貌包括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和金衢盆地(地貌包括河谷平原、丘陵和山谷地)、新嵊盆地(地貌包括河谷平原和丘陵)及周边山地(主要为山地和山谷地)为重点样区,采用挖掘标准剖面与土钻法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不同地貌区土壤的剖面特征,分析水耕表层、水耕氧化还原层(铁渗淋亚层、铁聚层)、漂白层、潜育特征等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同时详细记录各观察点的典型成土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海拔、微地形、坡度、坡向、坡位、相对高程、冬季地下水位、与邻近水系的距离、成土母质、土地利用历史等)。累计观察土壤剖面254个(包括73个完整的标准剖面和181 个螺旋土钻钻孔剖面)。野外调查、剖面观察与描述、分层土样的采集及土壤形态观察均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的相关要求进行[28]。

2 结果与分析

2.1 鉴出的水耕人为土类型及主要的诊断特征

观察的254个水耕人为土剖面覆盖全部4个土类,其中潜育水耕人为土剖面17个,铁渗水耕人为土剖面5 个,铁聚水耕人为土剖面138 个,简育水耕人为土剖面94 个。各土类出现的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铁聚水耕人为土、简育水耕人为土、潜育水耕人为土和铁渗水耕人为土。鉴出的亚类包括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普通铁渗水耕人为土、底潜铁聚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变性简育水耕人为土、弱盐简育水耕人为土、漂白简育水耕人为土、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和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等11个。

所有调查的剖面点都具有完整的水耕表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除此之外,鉴出的诊断层还有漂白层,鉴出的诊断特性有潜育特征、变性现象、盐积现象,但调查区没有发现人为复钙作用。“变性现象”只出现在一个由玄武岩风化物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中;“盐积现象”出现在滨海平原区的3个滩涂植稻时间较短的水耕人为土上(种稻时间小于30年)。

2.2 水耕人为土土类的分布与地貌的关系

2.2.1 不同类型地貌区水耕人为土土类的构成 表1为各地貌类型区内水耕人为土土类的剖面数分配情况。从中可知,水网平原区中4 个水耕人为土土类均有出现,其中出现频率最大的是铁聚水耕人为土,占61.33%;其次为简育水耕人为土,占28.00%;潜育水耕人为土的比例只有9.33%;而铁渗水耕人为土只出现1个剖面,分布在近太湖的湖滨区域。滨海平原区中无铁渗水耕人为土发现,出现的类型为潜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等3 个土类,其中频率最大的是简育水耕人为土,占65.31%;其次为铁聚水耕人为土,占30.61%;潜育水耕人为土的比例只有4.08%。河谷平原区中同时出现水耕人为土的4 个土类,以铁聚水耕人为土出现频率最大,占67.31%;其次为简育水耕人为土,占23.08%;潜育水耕人为土和铁渗水耕人为土的比例较低,分别为5.77%和3.85%。丘陵山地区无潜育水耕人为土出现,主要为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另有少量的铁渗水耕人为土,它们的比例分别为49.06%、47.17%和3.77%。山谷地出现的水耕人为土类型主要为铁聚水耕人为土,潜育水耕人为土分布也较为集中,另外还有少量的简育水耕人为土,但无铁渗水耕人为土发现,铁聚水耕人为土、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的比例分别为64.00%、20.00%和16.00%。

表1 各地貌类型区内水耕人为土土类的分布(剖面数)

表1还可知,潜育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水网平原区和山谷地,铁渗水耕人为土只零星出现在河谷平原区、丘陵山地区及水网平原区的滨湖地带;而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在各地貌区均有出现,它们也是浙江省内分布最广的二类水耕人为土。

2.2.2 不同类型地貌区内水耕人为土类型的组合分布对水网平原(75 个剖面)、滨海平原(49 个剖面)、河谷平原(52 个剖面)、丘陵山地(53 个剖面)和山谷地(25个剖面)等地貌区内水耕人为土亚类的调查表明,水网平原区土壤类型的组合主要为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底潜铁聚水耕人为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等方式。河谷平原区土壤类型的组合主要为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漂白简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等。丘陵山地区土壤类型的组合主要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漂白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普通铁渗水耕人为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山谷地土壤类型的组合主要为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底潜铁聚水耕人为土。滨海平原区土壤类型的组合主要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弱盐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弱盐潜育水耕人为土。

2.2.3 海拔高度和坡度对水耕人为土类型分布的影响表2 结果表明,铁聚水耕人为土可广泛出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水耕人土中,但其出现频率随海拔增加而下降;但当海拔高度降至5 m以下时,铁聚水耕人为土出现的频率又呈现下降趋势。对254个观察剖面进行统计,铁聚水耕人为土在海拔[0,5]m、(5,50]m、(50,500]m和大于500 m 出现概率分别为49.19%、62.30%、59.62%和47.06%。潜育水耕人为土集中分布在低海拔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其分布频率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海拔[0,5]m、(5,50]m、(50,500]m和大于500 m的潜育水耕人为土出现概率分别为7.26%、6.56%、5.77%和5.88%。铁渗水耕人为土分布不广,主要分布在海拔(5,500]m之间。据统计,海拔[0,5]m、(5,50]m、(50,500]m 和大于500 m 的潜育水耕人为土出现概率分别为0.81%、3.28%、3.85%和0.00%。

坡度对水耕人为土土类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据统计(表3),潜育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地表坡度小于5°的区域;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分布区坡度变化较大,但也以坡度小于5°的区域为主;铁渗水耕人为土趋向分布在坡度5°—25°之间的地区。

2.3 水耕表层、水耕氧化还原层厚度及其与地貌的关系

调查表明,浙江省的水耕人为土中水耕表层厚度在19~29 cm之间,平均为23.1 cm。结构以团块状、小块状为主,少数存在团粒结构。地形对水耕表层厚度的影响较小,水耕表层平均厚度以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的稍高,平均为23.4 cm;丘陵山地和河谷平原的稍低,平均为22.8 cm。

表2 不同海拔高度区内水耕人为土土类的分布(剖面数)

表3 不同坡度区内水耕人为土土类的分布(剖面数)

水耕氧化还原层出现离地表的最近深度为19 cm,结构以块状或棱柱状、棱块状为主。水耕氧化还原层的厚度变化较大,最小的为23 cm,最厚的可达100 cm以上。总体上,水耕氧化还原层的厚度以丘陵山地较薄,平均约33 cm;以河谷平原的最厚,平均约53 cm;水网平原、滨海平原和山谷地等地貌区的水耕氧化还原层的厚度分别约为40、37和35 cm。调查表明,浙江省水耕人为土的水耕氧化还原层的形态也有较大的变化,多数情况下在该层内存在氧化铁和氧化锰的叠加分布,可观察到的氧化铁锰淀积物数量或多或少(多数以锈纹锈斑的形式);但也有部分存在氧化铁与氧化锰分层分布,并以“锰下铁上”的形式为主。

2.4 铁聚层出现及其出现深度与地貌的关系

铁聚层是指游离氧化铁超过表土50%的水耕氧化还原层。调查表明,铁聚层在浙江省水耕人为土中分布较广,在各地貌区中均有出现(表4),出现的深度可从 27~100 cm 以下变化,其厚度在 22~73 cm 之间变化。各地貌区铁聚层出现的厚度有一定的变化,以河谷平原的厚度最大,平均为39 cm;其次为水网平原和丘陵山地,平均分别为32、29 cm;滨海平原出现的铁聚层相对较薄,平均为26 cm。铁聚层在地下水位为60~120 cm 的水耕人为土中出现的频率最大,其地貌包括水网平原、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等。在这些平原地区,多数铁聚层下界深度(Y)比地下水位(X)高10~15 cm,二者之间的关系见公式(1)。

山地丘陵地区的水耕人为土一般不见地下水,但其也可以出现铁聚层,其形成与地下水活动无关,是长期淹水种植水稻的结果。据调查,山地丘陵地区的水耕人为土中出现的铁聚层因土壤质地不同有2 种情况:在壤土或砂壤土的水耕人为土中,铁聚层在剖面中一般分布较深,厚度较薄,其上下界比较清楚;而对于质地较粘的水耕人为土中,铁聚层一般直接出现在水耕表层以下,整个氧化还原层的游离氧化铁含量都超过水耕表层的50%,其下界较深。

2.5 铁渗淋亚层和漂白层出现的地貌特征

水耕人为土中铁渗淋亚层和漂白层形成的地形条件较为相似(见表4),它们均分布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区。调查表明,浙江省水耕人为土中出现的铁渗淋亚层厚度在15~38 cm 之间,平均为23 cm。出现铁渗淋亚层的水耕人为土一般地势比周边土壤略高,土壤质地以粘壤土为主,地表坡度在5°—25°之间。其地貌以河谷平原低阶地、高河漫滩和丘陵山地为主,其中丘陵山地的主要为梯田。出现铁淋亚层的水耕人为土剖面的地下水位一般在100 cm以下。

漂白层厚度变化较大,河谷平原与丘陵山地出现的漂白层厚度一般在10~30 cm 之间,而太湖南岸的水耕人为土中出现的漂白层薄的为20~30 cm,少数可达100 cm,地势较高的地段漂白层较厚,地势较低的地段漂白层较薄。出现漂白层的水耕人为土地表坡度在3°—15°之间,地貌以河谷平原和水网平原的湖滨地带为主。在河谷平原,出现漂白层的水耕人为土常分布在河谷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坡度由丘陵(坡度15°—35°)向河谷平原(坡度在3°—15°之间)发生较大的变化;其地下水位一般在100 cm以下,但可见侧渗水的活动,剖面上下层间质地可发生较大的变化,漂白层以下常为质地粘重的土层或难透水的半风化母质层(主要为沉积层类的母质)。漂白层出现的层位因地貌不同有所差别。在太湖南岸的水耕人为土中漂白层出现的上界在20~50 cm 之间,而河谷平原与丘陵山地的水耕人为土中漂白层出现的上界一般在40 cm以下,有的可出现在80 cm以下。

表4 不同地貌特征区分布的主要水耕人为土类型及可能出现的诊断表下层及诊断特性

2.6 潜育特征出现的地貌特征及其与微地形的关系

具潜育特征的水耕人为土主要零星出现在水网平原的碟形洼地、垟心或湖沼地带、滨海平原和河谷平原低凹地块及山谷洼地,其特征是海拔低于四周地块,或剖面中存在透水性较低的土层或基岩(见表4);地表坡度小于5°,地表排水困难,地下水位较高。在山谷地带还常常受冷泉水和侧渗水的影响。调查表明,潜育特征在水耕人为土剖面中出现的深度与微地形密切相关。在水网平原区,因距离河滨的远近有“里进田”与“河头田”的不同;在山谷地中则有“垅边田”、“垅顶田”、“垅底田”与“垅心田”的不同;在河谷平原中,有河漫滩与阶地之分。这些小地形的差异可明显影响水耕人为土中潜育特征土层出现的深度。其中,“里进田”出现潜育特征的土层明显浅于“河头田”;“垅底田”与“垅心田”明显浅于“垅边田”与“垅顶田”;河漫滩中的水耕人为土有时可见潜育特征,但阶地上的水耕人为土一般不见潜育特征。在水网平原地区,地下水位深浅直接影响潜育特征出现的层位,地下水位越浅,出现潜育特征的土壤离地表越近。出现潜育特征土层的上界(Y)比地下水位(X)约高7 cm,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公式(2)。

2.7 地理空间尺度对水耕人为土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空间变异的影响

田间调查表明,水耕人为土中的铁聚层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面积较大,其层位和厚度在空间上较为稳定,而潜育特征和铁渗层在空间上的连续分布范围较小,它们出现的深度和厚度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变化。总体上,水网平原区出现的相关诊断层的空间变异尺度较大,变程较长;河谷平原中主要诊断层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异质性,变程较小;其原因可能与后者沉积物特性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有关。海积平原区水耕人为土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在空间上的变异取决于滨海平原本身的规模,对于大陆型的海积平原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在空间上的变程较大;而小型海岛上的海积平原中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的空间变程较小,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突变。丘陵山地(包括谷地)内的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的变程较小,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突变。其中,梯田由于造田时挖土与堆土的差异,有关诊断层/诊断特性在挖方区与填方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在空间上,随着地表地貌类型的转变可引起铁聚层、潜育特征、铁渗淋亚层等诊断层/诊断特性的突变。

3 讨论

3.1 地形对水耕人为土性态的影响

水耕人为土是各类成土母质或自然土壤经过人为淹水种稻、水耕熟化逐渐形成的农业土壤,其性状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4]。与旱地土壤不同,灌溉与排水对水耕人为土发育及土壤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长期处于淹水-排水交替变化的成土环境,水耕人为土中氧化与还原作用非常频繁[4]。淹水种稻时表层土壤呈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亚锰,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而耕作层排水落干时,这些低价铁、锰化合物一部分随耕作层的静水压力向下淋移,一部分随地表水流失,还有一部分滞留在耕层土壤孔隙或结构面上被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铁、氧化锰沉淀,形成锈斑、锈纹或结核。与此同时,由于氧化铁、锰物质的淋溶、淀积,使铁锰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发生变化[29],铁发生明显迁出或损失的土层可逐渐演变成浅色的铁渗亚层[8,30];铁淀积的土层可形成氧化铁淀积富集的铁聚层[8];而长期泡于水中的土层因处于还原状态,显现出潜育特征。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正是基于水耕人为土的这些变化特征[8],把水耕人为土划分为潜育水耕人为土、铁渗水耕人为土、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简育水耕人为土是指60 cm 土体中缺少潜育特征、无明显的铁渗亚层和铁聚层的水耕人为土。

水耕人为土中氧化铁、锰的迁移及上下土层间的分异程度与土壤中水分运移方向及土壤物理性状(主要为质地)有关。而地形可通过改变成土母质和水分重新分配的方式直接影响土壤水分状况和质地。第一,不同地形部分的沉积物类型及性状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水网平原低洼区主要为湖相沉积物,其质地粘重,透水性较差,影响了铁、锰氧化物的垂直迁移,而湖相沉积物本身含有较高的有机物质,在淹水情况下可加剧铁、锰的还原,因此在这些区域较难形成铁聚水耕人为土,而有利于潜育水耕人为土的发育;又如,河谷平原因微地形的差异,其沉积物颗粒大小有很大的空间差别,往往是河漫滩上质地为壤质(透水性和通气性较佳)的水耕人为土最易形成铁聚层而成为铁聚水耕人为土,而远离河道近丘陵的区域因地势低凹、质地粘重影响了氧化铁锰的垂直迁移,影响了铁聚层的形成,因而多形成简育水耕人为土或潜育水耕人为土。第二,地形条件可直接改变水耕人为土的水分状况,在山地丘陵地区或平原地区的较高区位,因雨水容易流失,无地下水,水耕人为土中的水主要受地面季节性灌水影响,土壤水分主要向下移动,因此,在这些土壤中氧化铁、锰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相对较弱,较易形成简育水耕人为土;在某些成土时间长且淋溶作用较强的地段易形发生氧化铁的明显损失,从而形成了颜色较浅的铁渗亚层,因此,铁渗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形部位。而在平原及丘陵沟谷中、下部,因种稻历史长,排灌条件好,同时受地面灌溉水及地下水影响,土壤氧化还原交替频繁,容易形成氧化铁锰富集的铁聚层,因此这些地形部位是铁聚水耕人为土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而在平原洼地、丘陵河谷下部低洼积水处,因地下水位高,或接近地表,排水困难,影响了氧化铁的垂直迁移,因此氧化铁锰的垂直分异不明显,而长期的积水导致了土体中铁锰的还原,显现出明显的潜育特征,因此多发育为潜育水耕人为土。丘陵缓坡地、河谷平原与丘陵山地的过渡区域及水网平原的湖滨地带因地形倾斜明显,在这种地形条件下若土体中存在不透水层,极易在不透水层以上形成侧渗水,把土壤中还原态铁锰带出土体,使土壤中氧化铁含量逐渐降低,久而久之可形成灰白色的漂白层。

3.2 水耕人为土中“漂白层”和“铁聚层”的成因

一般认为土壤中漂白层的形成是还原了铁的结果,即土层中的氧化铁因长期还原及铁的大量迁出使土壤脱色形成的,有人用“铁解作用”对其形成进行解释[29],其形成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实地调查表明,某些水耕人为土中的漂白层厚度可达数十厘米甚至100 cm以上,在丘陵缓坡地、河谷平原与丘陵山地的过渡区域及水网平原的湖滨地带的非植稻土壤中也有类似的漂白层,因此认为某些水耕人为土中的漂白层(特别是具有深厚漂白层的情况)形成可能与种植水稻无关,而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另外,部分漂白层的形成可能不完全是还原脱铁的结果,还可能与特殊母质(含铁极低)母质发育形成有关。例如,在某些含铁量很低的碳酸盐岩发育的土壤中极易形成深厚的漂白层。

由于在植稻过程中土壤中的氧化铁可发生垂直迁移,因此,一般认为水耕人为土剖面中铁聚层的形成是氧化铁由上层向下垂直迁移在下层土壤中淀积的结果[4]。但本次调查也表明,在山地丘陵地区和滨海平原地区,某些质地粘重的水耕人为土氧化铁的分布较为特殊,表现为厚度20 cm 左右的水耕表层氧化铁含量明显低于其下深厚的氧化还原层,且氧化还原层内氧化铁含量上下变化不大。这种氧化铁分布模式很难用氧化铁垂直淋溶-淀积进行解释,由此认为其形成可能是水耕表层氧化铁通过地表流失的结果,由于这些土壤质地粘重,氧化铁很难发生垂直下移,当种植水稻时,表土被还原的氧化铁、锰直接随排水从农田中流失,导致了表土氧化铁的显著下降,从而使水耕表层氧化铁的相对富集。

4 结论

(1)地形条件可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影响成土母质的性状,它是影响水耕人为土土类分异的主要因素;海拔、坡度、地貌类型对水耕人为土中铁聚层、铁渗亚层和潜育特征的出现及出现层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铁聚水耕人为土出现的典型地貌为河谷平原、水网平原高地、洪积扇、丘陵坡岗地、滨海平原与水网平原的交接区域;潜育水耕人为土出现的典型地貌为水网平原的洼地、洋心田、河谷平原低凹地段、狭谷低洼地带;铁渗水耕人为土出现的典型地貌为丘陵缓坡和河漫滩高地。

(2)水耕人为土中的潜育特征出现频率随地下水位下降而减小,铁聚层主要出现在地下水位为60~120 cm的水耕人为土中,而铁渗层出现频率随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加。地下水位越浅,出现潜育特征的土壤离地表越近;但土壤剖面中潜育特征出现的层位一般要略高于地下水位。

(3)漂白层发育强度随土体上下层间质地差异(下粘上砂)增加而增强;以坡度3°—10°的地段分布最广泛;水耕人为土中的漂白层可能是地质过程的产物,受种植水稻的影响较小。

(4)水耕人为土中的铁聚层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面积较大,其层位和厚度在空间上较为稳定,而潜育特征和铁渗层在空间上的连续分布范围较小,它们出现的深度和厚度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变化。水网平原区出现的相关诊断层的空间变异尺度较大,变程较长;河谷平原中主要诊断层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异质性,变程较小;丘陵山地(包括谷地)内的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突变。

猜你喜欢
氧化铁人为平原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平原的草
山高人为峰
热轧条状氧化铁皮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浪起山走
浅析邯钢中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本钢SAE1006氧化铁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山高人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