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光,张宝鑫,杨洪杰
(1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2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筹备办公室,北京 100072)
水稻(Oryza sativa)为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粮食作物中种植最为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于中国。约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开始人工栽植水稻,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1996年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000余年[1]。
水稻分布区较广,国内从南到北各地都有种植。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水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进行淹水地栽种。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主要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京西稻是以地域命名的单季水稻品种,由清代皇帝选育并在皇家园林内外广泛培育和栽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多元的价值特征[2],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三山五园园林历史文化区关系密切且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通过分析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从遗产保护和活化展示角度探讨京西稻的独特文化价值。
北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周礼》中古代几个适合栽植水稻的区域就包括今北京地区在内的幽州。《周礼·职方》云:“幽州……谷宜三种”,汉代郑玄注曰“黍、稷、稻”,唐代贾公彦《周礼义疏》云:“幽与冀相接,冀皆黍稷,幽见宜稻”,幽州在冀州之北反而更适合栽植水稻,这应与幽州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很大关系[3]。
汉代边城屯田的政策,促进了幽州地区的粮食生产。东汉建武初年,渔阳太守张堪于狐奴山县(治今顺义区东北)引沽水和鲍丘水“开稻田八千余顷”[4],这是北京历史上种稻的最明确记载。曹魏时期,驻守蓟城的镇北将军刘靖,为屯田种稻,于魏齐王嘉平二年(250年)遣部下在㶟水(今永定河)上建造拦水坝戾陵遏,并建造引水渠车箱渠导流注入蓟城西北高梁河,“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余万亩”,《三国志·魏书》载“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由此,北京地区的水稻生产出现新的面貌[5]。
唐代北京地区的水田主要集中在蓟州、涿州和蓟城卢沟河两岸。辽代以幽州为南京,因军事安全曾禁止引水种稻。金代北京地区又开始水稻种植,皇家离宫大宁宫(今北京北海附近)周围也栽植水稻,“引宫左流泉溉田,岁获万斛”。元代大都地区除种植麦、黍、豆类等作物外,西郊海淀引泉水灌田,水稻种植具有相当规模。明清时期京西海淀地区泉水丰盈,已是“稻田千顷、沙堤十里”,西湖(今昆明湖)周围“宛然如江南风气”,六郎庄地区“水田龟坼,沟塍册册”,瓮山脚下“水田棋布”。人们在此栽禾种稻形成典型水乡环境,吸引更多人来此游览赏景,吟诗作画。后来开始借景这一地区的田园和自然风光,营建皇家行宫和私家园林,园林景观与农业文化开始结合起来。除北京西郊外,德胜门东的区域也有稻田栽植,《帝京景物略》记载此地龙华寺,“寺门稻田千亩,南客秋思其乡者,数来过,闻稻香。”[6]
中国自古就有男耕女织传统,古代帝王大都重视农桑,天子亲耕三推,皇后躬亲蚕事,南宋绍兴年间楼楼璹所绘的《耕织图》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清代康熙皇帝南巡见到《耕织图》后,命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其中耕图和织图各23幅,其后,雍正皇帝也命人绘制过《耕织图》,将图中的人物形象绘制成自己的模样。这些御制耕织图和诗文,反映了封建帝王治国和民生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北京地区的水稻栽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鼓励作用[7]。
历代帝王遵循天子亲耕的礼仪,每年参加春种秋收的农业活动,在社稷坛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行藉田礼于先农坛。元大都宫苑内有忽必烈亲耕田,这是比先农坛更早的皇帝亲耕场所,遗址位于今景山寿皇殿建筑群东西两侧区域。《析津志》载:“厚载门松林之东北,柳巷御道之南,有熟地八顷,内有田,上有小殿三所,每岁上亲率近侍躬耕半箭许,若藉田例。”[8]明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继任的几位皇帝一直延续在先农坛亲耕的礼仪和制度,直到嘉靖皇帝改变了亲耕之礼,在“西苑隙地耕耨”,并于“春秋二时临幸观省,然后收其所入,输之神仓”。清代因袭明制,先农坛仍为演耕的重要场所,西苑内丰泽园也成为皇帝行演耕礼之地。除此之外,还在北京西郊海淀地区的风景地带营建离宫别苑,大力推广水稻栽植,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京西稻田,也由此成为三山五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西御稻主要形成于清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成为北京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京西稻的形成与北京西郊独特的自然地理与气候、优质的稻田灌溉用水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西郊尤其是玉泉山地区水资源丰沛,泉水水质优良,“今京师人曰御田米者,溉自玉泉”。这些自然条件也是此地区诸多皇家园林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和基础条件[9]。
在京西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康熙皇帝堪称开启御稻文化的关键人物,其在皇家园林中进行的稻种选育与试种意义非凡。他曾将南巡时带回的稻种在玉泉山稻田中试种,但“彼处稻田岁时一亩可收谷三四石,近京玉泉山稻田一亩不过一石”,后不断改进栽种和灌溉方法,以提高稻田的栽培技术水平和产量,这为京西御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在园林中栽植和培育水稻本身也说明了古代园林与农业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从园林起源时期到清代一脉相承。
除在玉泉山开辟稻田种植水稻外,康熙皇帝还在城内“丰泽园之侧,治田数畦,环以溪水,阡陌井然在目,桔槔之声盈耳,岁收嘉禾数十钟”,丰泽园位于皇城西苑之内,是清帝亲临劝课农桑之所,不仅满足观赏和休憩的需要,还具备农业生产、举行典仪等功能(图1)[10]。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丰泽园水田内“布玉田谷种,岁至九月始刈获登场。一日循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穗方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以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11]可见御稻源于对一株高秆且早熟的变异单株进行选择育种,后通过试种证实“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又经过10年栽种确定为新种,比一般稻种提前2 个多月成熟,据李彦章《江南崔耕课稻编》载:“燕京自古无早稻,康熙间,丰泽园忽有六月早熟者,次年逐以为种,今御苑稻田厂,年年所产,皆早收矣”,此当为北京地区出现最早的早稻品种,并开始在御苑中栽种[2],园林与稻作相辅相成。
图1 清代丰泽园稻田
御稻育成后便在京西皇家园林中进行栽种,除玉泉山静明园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又奏准“畅春园内余地及西厂两处,种稻田一顷六亩”(《清会典》),御制诗《畅春园观稻时七月十一也》云:“七月紫芒五里香,近园遗种祝祯祥,炎方塞北皆称瑞,稼穑天工乐岁穰。”由皇家主导育出的京西稻在御苑栽植后取得显著效果,后被成功引种到承德和江南地区的江苏、安徽和江西等地[12]。
雍正三年(1725年)京畿地区大水后开始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水稻种植也相应取得显著成就。雍正年间在玉泉山静明园设“总理玉泉山稻田大臣一员”,“兼管玉泉山稻田官二员”,对玉泉山地区稻田进行管理,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对御稻田的重视。京西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于玉泉山、六郎庄、北坞等地[13]。皇家园林内大多有京西稻种植,如畅春园无逸斋北角门外,西园墙一带“北侧稻田数顷”。
随着京西御稻栽种面积的不断增加,圆明园、静明园、长春园等皇家园林的兴建,以及漕运、城市用水等多方面需水,水量日减的西湖已无法满足供水需要。乾隆时期对西北郊一带水系进行治理,主要是疏浚西湖,扩建后的昆明湖“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除满足各御苑用水和灌溉稻田外,湖水经绣漪桥流入长河,成为京城内河湖系统的重要水源[14]。在此基础上修建的清漪园中开辟耕织图景区,与园外稻田联系起来,将皇家御苑内外景观融为一体。位于昆明湖西的玉泉山,“玉泉汇为玉河,河旁皆稻田”,静明园内“自垂虹桥以西沿河皆水田”,静明园至清漪园之间的青龙桥、功德寺、北坞一带也皆为稻田。在昆明湖东堤之外至畅春园西墙之间废弃地也辟为稻田,“堤与墙间惜弃地,引流种稻看连畦”,尤其是清漪园、圆明园、绮春园和畅春园之间的六郎庄和巴沟村等地,有较大面积的稻田(图2)。圆明园濂溪乐处以北,“黍高稻下入畴谘”,圆明园东长春园外“大石桥之北,有新开水田,畦畛弥望”[15]。
图2 北京西郊稻田分布图
历经康熙、雍正、乾隆3代130多年的经营,完成了京西御稻的历史发展过程,经过皇家大力提倡和稻农精耕细作,京西稻田也逐渐形成了园艺化的种植体系,呈现出独特的皇家农耕文化特点,京西稻的形成和发展也推进了稻田景观与皇家园林的融合发展。
明代北京西郊就有水稻种植,《长安客话》云:“于香山寺来青轩,凭栏东望,不但芙蓉十里,秔稻千顷,尽在目中。”[16]这种田园景观吸引文人雅士在此置业造园。米万钟勺园故址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园仅百亩,一望尽水,园内风烟里“北窗一拓,则稻畦千顷”,可以看出在勺园之北也是大片稻田。清人宋起风“京师园囿之胜,无如李戚畹之海淀(李伟所建清华园),米太朴友石之勺园,二者为最,盖北地土脉深厚,悭于水泉,独两园居平则门外,擅有西山玉泉裂帛湖诸水,汪洋一方,……稻畦千陇,藕花弥目”,在此两园踞水为畦种稻养荷,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17]。
清代随着京西稻在海淀地区的广为种植,六郎庄、海淀、巴沟、万泉庄一带稻田遍布,成为“万泉十里水云乡……清风满颂稻风香”、“水乡稻熟时,始得有肥蟹”的北国江南,“西堤湖东,稻畦千顷”,长河“两岸溪田一水通,维舟不断稻花风”。乾隆《青龙桥晓行》云:“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生动描绘出这一地区优美的水乡和稻田风光。大面积稻田营造出具有诗意的南方水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大规模园林建设。
作为帝王劝课农桑的重要载体,在皇家御苑内种田、养蚕是清帝及后妃每年的重要事情,御苑内的稻田满足了皇家躬耕的实际需要,圆明园和静明园等皇家园林中都有大面积水稻田。玉泉山稻田厂还归并到管理皇家园林的专门机构奉宸苑管理,可见稻田厂与园林关系密切。清漪园的修建肇始于对西湖的疏浚工程,而西湖疏浚与京西水稻的种植有很大关系,园内由澄鲜堂、延赏斋、蚕神庙和水村居等组成的耕织图,以造园艺术手法营造了农耕文化佳景,从乾隆御制诗“润含植稻连农舍,响讶缫丝答客桡”、“驱马稻秧布,育蚕桑叶肥”可以看出,耕织图景区稻田棋布,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稻田景观与园林景致完美结合。
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与清代三山五园建设密不可分。三山五园地区的皇家园林传承了中国传统造园理念,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水源条件,营造了一系列以水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同时把传统造园艺术与农耕文化巧妙结合。京西稻田分布于玉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及周边的广大区域,穿插于皇家园林之间,成为皇家园林审美重要的外部借景因素,以其极富层次的“山、水、田、园”景观体系,使之成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8]。
清末至民国时期,社会的动荡使京西稻生产陷入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对老稻区的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整合原来零乱的小块稻田,使之连接连片,优化改造旧有灌溉渠系,京西稻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种植区扩大到北安河、苏家坨和上庄等地。京西稻栽培技术水平也有提升,在保留原先清代御稻米和“紫金箍”作为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改良品种。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及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位于三山五园地区的京西稻逐渐消失,京西稻核心区域退出了历史舞台,京西遍地水稻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御稻香飘美景成为人们心中的回忆[19]。
近年来随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关注持续升温,京西稻及其保护和恢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2009年京西水稻种植技术被列为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录,并划定了专门农业遗产保护地,2015年京西稻还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20]。为更好地保护京西稻历史文化遗产,海淀区政府颁布了《京西稻保护性种植规划(2015—2020)》,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打造京西稻农业观光旅游产品,而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有助于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当前在京西稻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等工作中,仍需分析其存在的制约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途径[21]。
3.2.1 当前原址保护的局限性 京西稻原生地核心区处于北京市区规划区范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城市土地开发、水土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使京西稻几近消失[22]。近年来随着京西稻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在原址进行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途径。从目前京西稻保护地域来看,主要分为南部原生地保护区和北部扩展地保护区。原京西稻核心产区的六郎庄等地区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地带,而种植京西稻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源,总体的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三山五园原址恢复京西稻景观的难度较大,在这种环境下一方面要积极寻求京西稻原产地历史景观恢复,另一方面还需要探讨京西稻异地保护策略,研究京西稻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问题。
3.2.2 京西稻田与园林关系分析 水稻并不是典型的园林观赏植物,但在很多历史园林中曾出现过。皇家园林中的京西稻,既丰富了园林文化的内涵,更是反映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京西稻农耕文化系统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系统,又是重要的文化和景观资源。作为三山五园中景观链接的纽带,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与三山五园的建设密不可分。在当前三山五园保护的大前提下,将三山五园与京西稻进行整体保护无疑是正确的策略,而分散或割裂则不利于保护,因此可将皇家农耕历史和农业文明展示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提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2.3 京西稻文化的科普展示和宣传 目前北京市海淀地区在京西稻原产地进行了以稻田文化主题的景观改造,展示和传播京西稻文化,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在京西稻原产区恢复历史稻田景观,再现乾隆御制诗中“画里小江南”景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无法完全恢复原产地稻田景观的前提下,加强京西稻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与分析,积极拓展京西稻文化传播和宣传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可以通过建设京西稻博物馆,或利用已有博物馆等机构开展京西稻历史文化的宣传,使社会大众了解皇家稻作农业及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从而为京西稻的保护和景观恢复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京西稻田傍依北京西山,以玉泉山、万寿山为背景,穿插于皇家御苑之间,与皇家园林相得益彰,丰富了传统园林文化,由此也成为重要的园林文化遗产。京西稻以其独特的皇家历史文化底蕴、层次分明的农业湿地景观,与悠久的稻田民俗文化,维系着北京人的记忆和乡愁,成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23]。
3.3.1 京西稻原址活态展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开发、地下水位减少等使京西遍地水稻的景象不复存在,京西稻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符号留存在人们记忆中[24]。京西稻虽已不再有昔日规模,但在海淀区上庄还有部分遗存的京西稻栽植区,而在原址开展活态展示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区域举办的京西稻文化节,能够结合文化活动宣传京西稻的辉煌历史与文化底蕴。在历史产区复原京西稻种植方面,海淀公园示范性地恢复了部分京西稻田,每年以不同主题开展京西稻插秧和收割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文化传播和科普效果。这些京西稻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活动,开展于京西稻历史上的主产区,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参与者能真正感受京西御稻的价值,但受活动场地和传播方式等条件限制,加之与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结合不够,尤其是与该地区皇家园林连接性科普程度不够,大多数侧重于农业体验,对文化尤其是古典园林文化的关注不够,因此在拓展京西稻文化传播途径,以及系统展示京西稻历史和稻作文化等方面,尚有再提升的空间。
3.3.2 京西稻文化异地展示与科普 当前北京西郊三山五园文化带建设正在开展,这为京西稻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思考和研究中,京西稻将重新焕发文化价值的光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等社会课堂,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园林文化、农耕文化,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具有收藏、展示、研究和社会教育等基本功能,在传统农耕文化尤其是京西稻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文化传播中,应该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京西稻和皇家园林形成了一种很好地融合,在这种条件下探索京西稻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参与互动、体验、娱乐、教育与生态、农耕、民俗、创意融为一体的活动,宣传和传播京西御稻文化,可以促使社会公众了解并关注京西稻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引起对京西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14年,中国园林博物馆利用馆前区的场地,异地再现了京西稻的种植和收获,旨在以星星之火,打开京西御稻文化传承的重要局面。馆内的儿童植物科普乐园近3000 m2,其中生态体验区里种植“皇家”稻米——京西御稻。通过组织开展京西稻插秧和收割体验系列活动,能够发挥博物馆作为社会大课堂和校外教育资源单位的优势,使观众享受到投身园林生态环境营建、体验传统园林文化的乐趣。观众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通过“京西稻科普课堂”和收割体验的方式,了解水稻的植物特征、京西稻的发展历史、京西稻与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体验生态环境营建的乐趣,感悟传统园林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经过3年的京西稻文化展示与宣传,已经成为京西稻文化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场所,也为京西稻文化的传播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图3)。
京西御稻是清代稻作文化、农业文化和传统园林文化的综合体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作为地域性历史文化符号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学者对京西稻历史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当时对文化遗产的科普方式和传播途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对于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有益探索,除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植物,还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组织培训、出版宣传资料(书籍等)、开发产品(如主题邮票等)加强宣传,提高政府机构和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开展相关专题教育项目提高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25],这些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工程,筛选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北京地区正在实施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保护,两个文化带建设中的永定河文化带正好涵盖了京西稻种植区域。在这样的发展契机和背景下,借助于博物馆等机构的文化传播力量,收藏京西稻相关历史见证物,实施京西稻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和整体保护,从这一角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同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今后可将京西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一步拓展到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中,共同打造京西稻文化品牌,并在文化展示基础上开发主题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深入挖掘京西稻及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技术,使京西稻焕发新的活力。
图3 京西御稻文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