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嗪与咯菌腈在花生拌种中的作用探究

2019-10-14 16:36杨拴芬李长伟王磊
种子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蛴螬防效

杨拴芬 李长伟 王磊

摘   要: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蛴螬对花生的发育和成长具有较大威胁。利用噻虫嗪与咯菌腈治理花生蛴螬虫害的方式,展开分析了噻虫嗪与咯菌腈在花生拌种中的作用,期望有利于保证噻虫嗪与咯菌腈应用的规范性,提升花生产量。

关键词:花生田;蛴螬;噻虫嗪;咯菌腈;防效;配比

据统计,花生田发生蛴螬病虫害,其实际产量会减少20%~40%,当蛴螬病虫害严重时,其减产量会达到70%~80%,甚至绝收,这对花生生产品质和农民生活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进行花生蛴螬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花生种植与产量增收的关键所在。

1   花生蛴螬病虫害治理药剂选择

噻虫嗪有效成分为16%,100kg种子用量保持在500~1000g。而咯菌腈药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5g/L(2.5%),100kg花生种子的咯菌腈用量保持在668~832g[1]。两种试剂均由河南浩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2   噻虫嗪与咯菌腈试验材料准备及方法应用

2.1   噻虫嗪与咯菌腈实验环境

地块地形较为平坦,土质为二合土,且有机质含量保持在1.07%;蛴螬病虫害现象极为严重。

2.2   花生品种及播种密度

花生品种选用远杂9102花生,并且按照河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水肥条件管理和单粒播种。水肥条件一致,播种密度保持在1.0万~1.2万穴/667m2。

2.3   蛴螬病虫害的调查

从中选取3~5个代表地块进行种子发育现状调查。种子调查的时间节点分为播种前、生长期和收获期3个阶段;且取点规格保持在1.0m×1.0m,深度为20cm;每块花生田取点个数不少于1个,然后对存在蛴螬虫害的花生树木进行统计。

2.4   蛴螬病虫害计算方法

被害株率(%)=被害株数/总株数×100;

防治效果=(1-处理区被害株率/空白对照区被害株率)×100。

2.5   试验药剂选择

噻虫嗪有效成分含量16%;咯菌腈有效成分含量2.5%。

3   噻虫嗪与咯菌腈实验设计及安全

3.1   噻虫嗪和咯菌腈用量设计

①噻虫嗪16%,有效成分500g/100kg种子;②噻虫嗪16%,有效成分650g/100kg种子;③噻虫嗪16%,有效成分800g/100kg种子;④噻虫嗪16%,有效成分1000g/100kg种子;⑤咯菌腈2.5%,有效成分750g/100kg种子;⑥清水,有效成分120g/100kg种子。

3.2   噻虫嗪和咯菌腈用药方式

对远杂9102花生种子进行称量,并放置在发芽盒内。借助吸管分别测量噻虫嗪和咯菌腈用量,并滴入发芽盒内,使药剂和所有种子充分混合并晾干[2],种子施药1次。

3.3   远杂9102花生种子发芽率统计

统计发芽盒数目为4个,其中每个发芽盒预种种子为100粒,具体发芽数目如表1所示。

4   噻虫嗪与咯菌腈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16%噻虫嗪药剂,100kg花生种子的噻虫嗪药剂用量保持在650g及800g时,防虫效果均能达到85%,其中噻虫嗪药剂用量为650g时,其荚果被害率为0.97%;噻虫嗪药剂为800g时,荚果被害率为0.76%;2.5%咯菌腈藥剂防虫效果为82.37%,荚果被害率为1.11%;花生蛴螬病虫害防治效果突出,即其用量应保持在750g。当噻虫嗪用量650g时,虽具有良好防虫效果,但荚果被害率明显较高。故而在花生生产中,利用噻虫嗪与咯菌腈组合法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噻虫嗪的用量应保持在800g,而咯菌腈的用量需保持在750g。噻虫嗪与咯菌腈对花生蛴螬病虫害防治具有突出效果。合理选择花生品质,并利用噻虫嗪或咯菌腈对其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才能提升病虫害防治质量,保证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 1 ] 李阳,任丽,谷建中,等.5种拌种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7(8):196-199.

(收稿日期:2019-07-01)

猜你喜欢
蛴螬防效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清丰县花生田蛴螬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杀菌剂防治长白鸢尾叶斑病试验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草坪地下害虫——蛴螬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