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成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
一、人工智能概述
(一)人工智能定义
就学科归属而言,人工智能隶属于计算机科学,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的意识和思维的一种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可以模仿人类对事物加以思考,甚至有可能会超越人的智能。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这门科学极具挑战性,需要相关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一般来说,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机器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复杂任务。随着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步增大。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其所创造的科技产品必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看作一种工具,也可以看作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来思考和感知的科学技术。具体来说,机器设备有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对信息、数据或知识等进行辨认、分析和处理,有目的地获取和应用知识与技能。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将图书馆智慧服务功能的提升工作列为重中之重,为借阅者提供供参考咨询机器人、自助借还书、3D打印、人脸识别等一系列智慧服务,使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最大化。
(二)人工智能的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智能学习、深度融合、人机协调和智能操作等优势,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第一,人工智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不同的问题,人工智能可以进行认知、分析,并找到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智能解决遇到的问题。第二,人工智能具有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学,智能汲取并掌握新知识,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第三,人工智能具有表达能力。人工智能可以运用自然语言与人交流沟通。第四,人工智能具有计划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定目标的指导下,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合理安排,并智能制定计划,完成目标任务。
二、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
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与智慧图书馆相融合,并运用到具体的建设实践当中,才能形成新的学科理论基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在管理和服务中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图书馆采集、编目、典藏、借阅、参考咨询等方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和时效的服务。国内外图书馆界将数字化的理念引入到图书馆进行理论层面和知识层面的深层次研究,围绕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物联网、人脸识别、RFID等技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并取得实质性应用成果。
三、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推进路径
(一)个性服务特色鲜明
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体现其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可能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都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利用网上荐购系统、智能采集平台对图书进行评价、利用和智能管理,协助图书采购工作,提升采选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对读者流量、借阅信息、资源点击率进行智能分析,实现读者资源的精准推送。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读者研讨/研修空间预约及座位预约,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人工智能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利用人工智能拓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十分必要的,是智慧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基础。
(二)智能馆舍空间建设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馆舍空间进行改造重塑,包括多样舒适的空间资源、多元丰富的文献资源、多方汇集的智力资源,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图书馆正在为构建迎合读者需求的空间服务,实现空间布局开放化,学习环境生态化,设备设施数字化,功能配置人性化,读者服务智慧化,使图书馆成为师生共学、共享、共创的学习和智力提升空间。
(三)智能设备高效利用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促使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设备的有效升级。图书借阅应用自助借还系统,图书盘点应用智能盘点机器人,读者服务应用24小时室外图书馆,读者咨询应用智能参考咨询机器人,此外,还有智能定位系统、智能密集书库、人脸识别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极大提升了图书馆智能服务能力和管理工作效率。
(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读者活动的第二课堂,既是学习资源中心、知识服务中心,也是文化涵育中心,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发展的支撑,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读者教育的无缝融合。从技术发展角度看,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延伸;从教育功能上看,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实质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可称为智能辅助教学。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虚拟现实、情感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发展,赋予智能教学系统更丰富的内涵,使其受到读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图书馆加强对读者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帮助读者了解人工智能知识,提高智能检索、智能咨询、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服务质量。图书馆员切实意识到人工智能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便利,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知识,升华内涵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