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欣
摘 要:回顾1851年伦敦世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至今日,世博会的成功举行,都让世人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每个跨时代节点中在技术上、艺术上的最新突破。
而展示设计最为世博会最重要的呈现形式,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达到沟通信息、情感交流、传递文化等多种目的。本次论文将从展示设计中展示界面的发展趋势作为切入点,从展示空间结构、展示信息载体等方面多维度的进行探讨,他们是如何向参观者有效的传播信息。
关键词:界面设计 展示设计 传播
一、研究的背景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举行,从此新名词“世博会”映入人们眼帘。回顾过去一个世纪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俨然已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等方面的方式。时代的变迁赋予了世博会新的意义,也不断影响着参观者的思想意识或感性或理性,从而增加了信息传播的穿透力。因此,这也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看待如今的世界博览会。
展示设计最为世博会最重要的呈现形式,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示设计可以达到沟通信息、情感交流、传递文化等多种目的。
二、展示设计中界面设计发展概述
展示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商品交换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品逐渐产生剩余交换。而随着剩余产品交换的产生,变逐步形成了最早的展示形式——“集市”,生活必需品、工艺品等剩余物品所构成的集市,在此称之为最早的展示设计。
直到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成功举办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展示设计,不同于“集市”,世博会中设计者逐渐开始重视信息媒介、展示空间、展示对象以及信息传播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生动。考虑到时代变迁、展示理念等因素,将世博会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到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这一时期的世博会深受早期工业革命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展品形式上多以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产物为主,展览形式上没有明确的主题展馆,而是在大型展览建筑空间中作物品陈列。
从展示界面的角度来说,工业革命后,制造业的发展为展示设计中材料的运用提供了多种可能,钢结构、玻璃等材料的出现,使得参观者感受到强烈的工业设计风,直到现在许多工业设计中还多运用钢架结构等元素。
(二)第二阶段:从187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到1939年进门世界博览会,这一时期欧美等国家热衷于举办各种博览会,主要目的在于彰显国家实力,从而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在展览形式上开始出现功能分区、主展厅、主题展馆等,展示界面形式开始逐步规范化。设计师开始逐渐考虑到参观者心理,展览形式更为多样化,参观者通过多样性的设计也会更容易融入其中。
(三)第三阶段:从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到1984年新奥尔良世界博览会,展示界面的运用逐渐开始成熟,在展览中不仅考虑展区的规划,而且还注重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以及展馆的再利用问题,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信息技术崛起、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展示设计媒介及载体形式更为多元化。
(四)第四阶段: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至今,这一时期的博览会在注重展示界面设计,在寻求展示空间、信息媒介、信息载体等方面更为新颖、新奇的界面设计形式的同时,还更加关注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等问题。大数据、高端媒体科技的发展都促进了设计理念的转变使得设计者不断探索对于新技术的运用。
三、界面设计发展趋势
(一)展示空间结构的发展。展示设计中的核心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在展示信息传递中与展示媒介、信息内容、传播对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空间结构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离不开新兴材料的出现为新结构的创造出更多可能。从早期简单的拱形结构,到后来出现的三铰拱形结构、壳结构等都在世博会中出现,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发展。同时空间结构中的视觉功能、语言功能、审美功能对展示界面设计具有着深远影响。
(1)视觉功能。视觉作为参观者最为重要且直观的接收信息的形式,在接受展示信息与思想意識影响上占主体地位。参观者所能接收到的展览形象,包括空间环境、灯光、文字、场景、展品等以及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各类综合感官互动。参观者在这个阶段接收到的信息所形成的认知,便是展示设计所带来的信息传播。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中三铰拱形结构第一次出现,整体设计以刚架结构、玻璃为主要材料,工业设计气息迎面而来,内部巨大空间给参观者宏伟、惊讶之感,更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产物,以至于在1936年灾难袭击整个宫殿后被称为“一个时代的终点”。而三铰拱形结构在世博会空间当中的运用,不仅推动了空间建筑的发展,同时也拓展了展示空间,给参观者带来宏伟、庄严的感受。
(2)语言功能。展示设计中信息传播不仅包括文字、图片、影响等,还包括空间、道具、色彩、场景、材料等具有象征、寓意性的信息传播。各类互动媒介的使用,让参观者对于信息的接受也由短暂的记忆逐渐延长,加深对于展览本身的印象。
(3)审美功能。审美功能在展示设计中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情感信息传达,设计者在展示空间传达个人的审美、风格、情趣等,通过各类设计语言传递信息,传递给大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参观者对于展示设计这一行业的了解逐步加深,因此对于展览本身也有了新的需求,也带动了展示信息媒介的更新。展示空间中信息媒介的呈现形式也更为丰富,除传统式的声、光、电常规的展示媒介外,人们更加注重展示空间中温度、质地、材料、感官等方面的感受。逐渐带动参观者融入其中与设计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精神上与自我认知上的交流。
四、展示界面设计发展的趋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馆各显风采,各国的先进技术也纷纷亮相,“月亮船”造型的沙特馆让人耳目一新,馆内4D环球幕布设计,让参观者身临其中感受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通过本次世博会的探索不难发现,每个展馆都将智能化、绿色设计、低碳设计的展示设计理念运用其中。
现阶段展示界面发展来看,为适应人们的需求,智能空间的展示应该是主流方向。首先,智能信息技术增加了参观者与展示信息本身的互动性,改变了人与展示空间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面。同时,智能信息技术可以打破对空间的限制,智能空间有别于传统空间之处在于,智能空间可以构建起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对于可持续性设计以及绿色设计的逐步重视起来。而在展示设计之中,展示道具的使用周期、资源利用、环保型材料、重复利用等信息载体的呈现形式也是设计师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五、总结
150多年间的世界博览会,让我们感受到世博会带有时代印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只存在于展示物品的变化,还包含着展示界面中设计语言、空间结构、展示媒介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自身独特的魅力将展示信息足够清晰、明朗的展示给参观者,使得参观者透过展示本身思想意识受到感性或者理性地改变,这也就是设计者本身想要传递的概念——为传播而展示,运行新的形态、形式来增加展示信息本身的穿透力。
参考文献
[1] 李洁、李建华,当代世博会建筑的审美思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2] 郑时龄,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与上海.时代建筑.2002.03
[3] 吴志强.《主题语境下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类型解析》[J].时代建筑.2009.04
[4] 章迎庆,世界博览会中的技术性、地方性与文化性.时代建筑。2003.04
[5] 郑时龄,理性地规划和建设理想城市.城市规划汇刊.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