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加
入伏以来,酷热显示出了極大的威力。那么在没有空调、电风扇等乘凉设施的古代,人们如何度夏呢?不妨以北宋为标本,去看看那时的士大夫休闲度夏的方式。
政策鼓励,休闲度夏动力足
在北宋,士大夫们之所以能够从容悠闲地度过夏天,与当时的社会高度发展和积极的鼓励政策有关。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尤其是文人尽得时代之幸,朝廷“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制度,使得他们有极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他们中间很多就是艺术家,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绩斐然,世所公认。文人们即使在朝为官,心中依然向往自然,留恋山水,热衷休闲度夏。
北宋不仅重视文人墨客的考选,把他们重用到朝廷官员队伍里来,也重视他们的待遇和假日诉求。到了宋代中期,经过几次涨工资,朝廷官员的待遇大幅提升,改变了北宋初期低工资的局面。宋代假期非常充裕,安排得很周到细致,公假包括节假、旬假、国忌假、外官上任假、朝假等,私假有婚嫁假、丧假、病假、探亲假、私祭假等。炎炎夏天也有假期:夏至、端午各放假3天和1天。宋代官员们全年假期包括旬假,超过了120天。这么多的假期,给了本来生活待遇优厚的士大夫们更多的休闲时光。
当时朝廷对士大夫的休闲活动非但不干涉,更是多有鼓励,给予时间和待遇,让他们寄情山水,不对王权统治构成威胁,使得士大夫们休闲之风一直长盛不衰,“一时人士,相趋以成乎风尚者,章醮也,花鸟也,竹石也,钟鼎也,图画也,清歌妙舞,狭邪冶游,终日疲役而不知倦”(王夫之《宋论》)。再加上宋代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休闲场所涌现,也给士大夫们的休闲度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北宋文学家秦观,是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他对休闲度夏深有感慨,写过一首《纳凉》诗: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这首诗正是诗人追寻理想中纳凉胜地的真实体现,诗中这种由外而内的凉意让人沉醉,燥热也自然退去。
设施完善,盛夏休闲有去处
当时,北宋最发达的城市汴京(今开封)、洛阳、临安(今杭州)等,都有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以及各类园林休闲场所,供各阶层的民众休闲娱乐。而茶馆酒楼等一些营业场所有一种“水激扇车”,相当于大风扇,带着水,有点空调扇的意思,有条件的士大夫和文人们自然乐于到这里来休闲娱乐。
北宋城市的茶肆酒楼不仅提供餐饮服务,更是社交活动场所。在《东京梦华录》中随处可见对当时遍布城市的酒楼茶肆的记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州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北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脚店。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则第一白厨,州西安巷张秀,以次保康门李庆家,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曹门砖筒李家,寺东李家,黄胖家。九桥门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秀旆相招,掩翳天日。政和后,景灵宫东墙下长庆楼尤盛。”
除此之外,汴京还有东角楼街巷、潘楼东街巷、马行街、寺东门街巷、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等商业聚集地。据资料统计,在汴京城内著名的酒楼有樊楼、会仙酒楼、潘家酒楼、和乐楼、欣乐楼、八仙楼、时楼、班楼、太和楼等,都是闻名的供人休闲之地。最著名的樊楼,后又改名为丰乐楼,在宣和年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环境良好的酒楼为大众休闲提供了极佳的场所。士大夫们可以在这里宴饮、会客。宋代酒楼饭馆以及家常的避暑食品种类更是繁多,如瓜、李、荷叶、绿豆汤、新莲等,而其中以西瓜最受民众欢迎,南宋诗人方回《秋大热上七里滩》诗中便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赞美。
在北宋,除了皇宫之内,高官显贵们也纷纷建立起私家避暑“凉屋”,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城市园林的兴起,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公共园林和私家园林三类。皇家园林主要是指琼林苑、宣春苑、玉津园、瑞盛园。主要面向皇帝和宗室开放,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在特定时间也对普通公务员开放。公共园林则向全社会各阶层开放,著名的有汴京金明池、临安西湖等。汴京城私家园林数量众多,遍及城内外。临安也有许多私家园林,虽然这些私家园林属于私人空间,有的是商贾的私家园林,有的则是朝廷官员的家庭后院,但大众毕竟多了选择,不仅可以在自家园林内休闲,还可以走出家门在其他的私家园林或公共园林内玩乐。这样就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人们在这里吟诗抚琴,泼墨作画。
夏日的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盛夏,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于此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
琴棋书画,爱好多多自然凉
北宋士大夫的度夏休闲活动,还体现在琴棋书画的艺术享受中。会弹琴的仕宦有范仲淹、欧阳修,以他二人为代表的士大夫不仅喜好弹琴,还提出了自己的弹琴理念。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范仲淹喜弹琴,可是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时人谓之“范履霜”。欧阳修也喜好弹琴,尤其喜欢弹奏《流水》,他在自己的《三琴记》中说:“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寝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可见,弹琴是他们的一种休闲方式。他们有时还亲自为客人弹琴,美妙的琴声在盛夏给客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
史载宋代善棋艺的士大夫也很多,有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舜钦、尹洙、梅尧臣、程颢等。在官员们的宴饮上,棋类游戏也占了一席之地。
书法绘画一直是宋代士大夫钟爱的盛夏休闲方式,北宋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都对书画喜爱有加,其中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四大家。爱好书法的士大夫还有李建中、欧阳修、文同等。他们当中,好多人也善于绘画,士大夫参与绘画,不是像普通画工一样谋求生存,而是在生活中增添情趣。书法绘画是北宋士大夫休闲活动的一个副产品,是他们陶冶情操、宣泄抑郁、度过盛夏的一种方式。
再就是读书、品茗及收藏。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士大夫们靠着读书、科举成就自己的事业,而在盛夏业余时间,读书也成为一种休闲之风,漫漫长夜唯有书香才能乘凉。
据《宋史》载,北宋仕宦中,好读书的极多,曾任户部员外郎的胡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几听之不少辍”。曾任宋太常博士的洪兴祖“好古博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宋代蔡持正《夏日登车盖亭》诗中写道:“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而诗人翁森在其《四时读书乐》诗《夏》中,更是把读书休闲度夏写得生动活泼、如临其境: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另外,对于书画、青铜古玩的收藏,也是北宋不少士大夫的休闲爱好。他们通过收藏观摩书画金石,或在古物中作历史探幽,追慕古之贤人,或从中模仿学习书画艺术,在书画古玩中体会悠闲心情,从而得到休闲度夏的另一种乐趣。(资料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