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运河书房”建设的模式探索*

2019-10-14 03:41沈丽红史小莉杨乐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拱墅区合作方书房

沈丽红 童 卉 史小莉 杨乐乐

(拱墅区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5)

城市书房是公共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有益尝试,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态新颖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1],如温州市的“城市书房”、张家港的“图书馆驿站”、江阴的“三味书咖”、上海嘉定区的“我嘉书房”、北京西城区的特色阅读空间等。这种阅读空间建设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会资源,整合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空闲场地,改变了公共文化设施由文化部门单一投入的传统格局,成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

秉持实现普遍、平等、免费、开放、便利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借鉴城市书房的成功经验,打造无处不在的阅读服务,杭州市拱墅区图书馆结合拱墅当地的“运河文化”元素,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2018年联合打造了8家城市书房,取名为“运河书房”,旨在通过公共文化阅读空间,立体展示拱墅区多年来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成果,打造成具有当地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特征的特色文化空间。

1 “运河书房”建设背景

1.1 “运河文化”是拱墅区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杭州市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境内12公里的运河蜿蜒而过,滋养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孕育着当地极富运河特色的地域文化。多年来,拱墅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建设运河沿岸名区”的宏伟目标,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要求全区大力传承保护拱墅的历史文脉,留住运河文化的根与魂,全面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彰显运河沿岸名区独特韵味,擦亮“运河文化”这张金名片。

1.2 拱墅运河两岸拥有丰富的特色休闲旅游资源

拱墅运河两岸分布着大面积的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完整的清末民初沿河民居建筑以及大量的近现代工业遗存,保留着老城历史风貌,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

沿运河两岸还有不少的民营点,如古琴馆、太极馆、非遗体验茶馆、香道馆、咖啡馆等。这些民营点每月定期开展公益文化活动,为市民免费展示诗词歌赋、曲艺手工武术等各类中华传统文化活动。这些文化设施和场地成为老百姓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成为免费开放的文化设施的重要补充[3]。

1.3 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政策扶持

2015年至今,拱墅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拱墅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的实施办法》,明文规定了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的优惠措施、补助标准、申领程序等,对推动社会力量兴办文体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

2 “运河书房”建设模式

2.1 确定职责,合作共建

在对运河两岸及周边的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逐一调查摸底后,按照公共阅读空间的需求,拱墅区图书馆对一些符合条件的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上门协商沟通。一面是积极宣传图书馆阅读服务,一面是寻求深度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经多次交流,得到一部分社会机构单位认同。最后,拱墅区图书馆与咖啡馆、茶馆、太极馆等一些社会机构、单位部门达成共识,商定双方职责,确定共建书房统一名称为“运河书房”。

双方职责为:拱墅区图书馆主要职责是制定并组织实施“运河书房”管理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提供并定期更新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业务专业指导培训;提供统一的图书借阅系统软件平台;提供扫码借书、微信图书快递、“你点我买”服务;策划组织开展各类读者活动等。社会合作方主要职责是提供用于“运河书房”公益阅读空间、设备及环境氛围设计布置等;安排专人(可由社会合作方工作人员兼职)负责书房管理,并参加相关业务培训;认真做好“运河书房”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与保管工作及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面向社会提供各类公益服务,策划组织开展读者活动;负责“运河书房”建设及运行所需经费,如书架购置费、网络费、工作人员费以及公益性读者活动费用等。

按照各自职责,2018年3月底,第一家“运河书房”顺利建成并开放,至2018年9月,在没有政府专项经费投入的情况下,陆续建成并开放8个“运河书房”,范围覆盖拱墅运河南段及周边地区。具体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社会力量参与“运河书房”建设一览表

2.2 规范服务,统一管理

建成后的“运河书房”各服务点纳入拱墅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户外悬挂统一“运河书房”标识牌;室内公示统一的服务内容、固定的开放时间;提供公益性服务,不得干扰并强行推销经营产品;可以在市民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宣传导购。

拱墅区图书馆建立统一的QQ微信工作联络平台、联席制度、月报表制度、投诉机制与激励考核制度等。实行借阅量、人流量、活动情况等服务指标月统计及统一业务培训指导。

2.3 突出主题,丰富内涵

共建后的“运河书房”,设有运河文献专架。各社会合作方按自身服务需求,罗列相应图书清单,经拱墅区图书馆审核后,配备相应主题内容的文献资源。如与非遗为特色的茶馆共建“运河书房”,配送的文献资源为运河文献与非遗文献;与诗人文学作家聚集地为主的咖啡馆合作,配有运河文献与文学诗歌。根据不同的社会力量合作方服务需求,共建成不同的“运河+”主题书房。目前有运河+国学类、非遗类、文学类、财经类、养生类、诗歌类等。另为突显运河特色,一些社会合作方还在书房内悬挂运河风情老照片、展呈运河特色文创产品,多元素烘托书房主题内涵。

2.4 特色活动,带动宣传

为扩大“运河书房”对外知名度,各社会力量合作方与拱墅区图书馆共同策划、组织、开展运河大讲堂、运河主题系列摄影、亲子阅读等读者活动。如在以非遗为特色的“运河书房”老开心茶馆服务点,举办了亲子诵读经典,学说杭州话、杭州童谣,学做杭州传统美食“定胜糕”活动;在以龙泉青瓷艺术、香道艺术为特色的剑瓷视界馆服务点,开展古法篆香体验活动;在以太极为特色的柔之艺太极馆服务点内,多次开展少儿太极体验活动等。

“运河书房”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将书房内的文献资料与活动内容相结合开展。如活动开始前候场区的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中引用图书中的知识、活动结束后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推送等。在提高书房文献资料的使用率外,还可以向市民宣传“运河书房”的整体服务。

为扩大知名度,拱墅区图书馆还将“运河书房”的活动进行双向引流。不仅将活动办在“运河书房”内,也将“运河书房”内的活动引流至辖区学校、街道社区、企业等部门。同时,共建双方还加强与媒体的互动与宣传。除自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媒体发布信息外,还积极与当地媒体与市级媒体合作,专题报道“运河书房”服务信息、活动预告与活动信息。另外,社会合作方还依靠自身人脉资源,扩散活动信息,提高对外宣传效应,增进市民知晓度,拉近了“运河书房”与市民之间的距离。

3 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运河书房”共建,提升了各社会合作方的书香品质、文化内涵、社会公众形象与影响力。一些社会合作方为吸引人气,在原有基础上,还扩大了阅读服务区面积。截止至2018年底,8家“运河书房”共外借图书四千余册,活动举办40余场次,八千余人次享受了书房阅读服务。2019年初,拱墅区图书馆上级主管单位还对一些配合度高的社会合作方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

“运河书房”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区级图书馆的对外影响力,2019年区财政特下拨专项扶持经费。同时,“运河书房”的模式,也吸引了辖区一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前来商议合作。

但“运河书房”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社会合作方配合度不一。共建“运河书房”,有个别民营企业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配合度不高;个别对这种无形的公益的投入价值回报表示疑虑;还有些则希望加强与图书馆合作,希望有更多的平台打造自己的品牌,引流创造价值。②“运河书房”运行效果离预想还有距离。建设“运河书房”的初衷,是想打造其成为拱墅当地人文特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宣传阵地、文化地标。自“运河书房”建立以来,举办过一系列活动,在参与活动的市民中获得了一定知晓度,但与成为大运河畔具有影响力与品牌力的文化阵地尚有一定距离。特别是要想成为市民熟知与外来游人慕名而来的大运河畔特色文化旅游景点,还需继续努力。

4 策略

4.1 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正面宣传

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行,政府和公共图书馆要高度重视舆论导向作用,以正面宣传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4]。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体或户外大型广告、线上线下媒体,正面宣扬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楷模、榜样人物事迹;也可以授予“运河文化公益使者”等荣誉称号,宣传企业品牌与公益形象,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另一方面,由政府部门牵头,加强拱墅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企业沙龙联盟组织建设。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凝聚力,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氛围。政府部门应多创造条件与平台,为各企业商户引资引流,以文化促进经济、品牌效益双丰收。

4.2 提高社会力量合作方参与公共事业的认知度

社会合作方是民营企业商户,赢利是最大的合作目的。作为“运河书房”的共建单位,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有一定高度,要有坚定的支持公益事业的爱心与热情,并认识到通过支持公益事业,会塑造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和带来无形的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要有一定的经营远见与宽广的战略胸怀。

其次,在共建上,不能认为建设“运河书房”是政府形象工程,配合政府任务,一建了之,后续不愿跟进管理。可善用区图书馆与主管部门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主动地与区图书馆共同商量、策划、宣传,从自己阵地出发,谋划好新时代运河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大文章。强化品牌意识和营销意识,增强服务内涵。树立中国优质旅游服务闪亮招牌,各企业经营单位要将服务视为生命一样去维护,提升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内涵[5]。

再次,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运河书房”管理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运河书房”是集运河文化、自身经营特色为一体的阅读服务场所,管理员扮演的角色既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又是自身场所的营销人员,更是运河文化对外宣传的传播者。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决定了“运河书房”的整体服务质量。

最后,社会合作方还要认识到,“运河书房”的兴建可以为自身经营锦上添花,增添文化内涵,为文旅时代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也可以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从而转变观念与态度,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4.3 探索文旅融合下的休闲游

随着科学和数字技术发展,对图书馆建筑功能和空间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其人性化、人文化、生态化、地域化、数字化、开放性、个性化的需求与日俱增[6]。其中个性化,可增强图书馆的可识别性,反映气质和地域特色。“运河书房”建设在运河拱墅段,将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积极探索大运河畔文化之旅。将“运河书房”与运河边的博物馆、历史街区融为一体,定制具有拱墅运河特色文化的旅游专线,开展具有拱墅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的“运河书房”活动,打造富有地域特色与运河文化特色的个性化文化空间。

4.3.1 书房公益活动固定化、常态化

与社会力量合作的“运河书房”,品牌形象塑造为公益性、亲民性、内涵性。为拉近市民进书房的心理距离,计划将书房公益化活动时间内容固定化、常态化。活动举办前将信息对外公示,并持之以恒,培养市民对“运河书房”的认知度与依赖度,让市民逐渐熟悉“运河书房”内的环境、活动、服务人员,消除进入“运河书房”的心理门槛,多些公益空间的亲近感。活动常态化、固定化后,可以吸引慕名而来的市民与游人,使其便利地享受到运河边的公益公共文化服务,增添旅游内涵,提高大运河文化游品质。

4.3.2 开展定制旅游,打造书香文化品质体验游

所谓定制旅游,是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为宗旨和目标,适应旅游者追求品质和个性获得感心理,进行个性化设计、操作的旅游方式。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不同于之前的旅游方式,更能深化旅游者的体验[7]。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持续升级和旅游产业融合不断演进,在“食、厕、住、行、游、购、娱”的基础上,旅游发展要素延续为“文、商、养、学、闲、情、奇”。推行定制旅游,是旅游新要素发展的具体体现[6]。

结合“运河书房”,根据用户旅游需求,量身定制旅游内容与行程,将“运河书房”中的主题图书与香道、茶道、杭州话、太极文化等元素结合,设计运河主题的休闲文化体验游,加深市民与游人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非遗文化、自然资源等人文景观。同时,设计不同主题与奖项,诸如举办“我与运河书房”“运河畔的最美阅读空间”“走读大运河”之类的摄影展览、游记欣赏等边走边游、边游边学、边学边受益的休闲活动,展示“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旅游行程,吸引市民与游客参与度。通过定制旅游,深度挖掘拱墅运河文化带的自然历史、文化、民俗、艺术资源等,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深化“运河书房”的品牌形象。

4.3.3 加强旅游方面的宣传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可在文化旅游局的牵头下,与旅行社合作,探索开展定制旅游线路,在旅游智慧信息平台上进行宣传与发布。在2019年即将建立的智慧文化云平台上,建立“运河书房”信息窗口,将各书房的服务点具体信息,包括地址分布、开放时间、旅游交通信息、周边餐饮信息、公益活动等定期更新,方便广大用户查检利用。

5 结语

“运河书房”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的以“运河”命名的城市书房,糅合了地方元素,成为运河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阅读书房,拓展延伸了拱墅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也为文旅融合时代开展阅读+服务、探索文化旅游服务开辟了新途径。

猜你喜欢
拱墅区合作方书房
把自己关进书房
成长相册
童年的小书房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品鉴书房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正视居间合作方风险
拱墅区食堂片组
拱墅区签下全国首份“电梯养老保险”保单
生鲜品销售网络合作方优选方法研究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