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寄语

2019-10-14 02:17本刊编辑部
古代文明 2019年4期
关键词:钱币家族

本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两篇文章。晁雪婷、董晓博合作的《乌尔第三王朝贡物中心的档案管理研析》提出,乌尔第三王朝贡物中心作为该王朝直属行政管理机构具有当时最高水平的档案管理和保存能力,可能已经形成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其所管档案对研究乌尔第三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何珵的《智术传统的继承与革新——伊索克拉底演说辞<海伦>序言析读》分析古希腊伊索克拉底演说辞《海伦》序言对5世纪智术师高尔吉亚斯的评价。伊索克拉底批评高尔吉亚斯空谈,主张演说辞必须关注城邦重大主题,同时他又通过赞扬海伦美德来表达其重视道德教育的主张。

“拜占庭与欧洲中世纪”栏刊出的陈立军《中世纪思想与话语的积淀——论西欧穷人权利理论的形成》提出,西欧穷人权利观念滥觞于基督教教义及日耳曼人习惯法,经中世纪教会法学家的阐释而成为理论。该理论为近代西方权利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与话语基础。王栋《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理路——读<英国“宪政王权”论稿>》评论孟广林新著《英国“宪政王权”论稿》,认为该书通过对“文本中的政治”、“制度中的政治”的研究,透视“实际发生的政治”,总结出政治史研究中的“利益原则”和“实力对比原则”,虽不无瑕疵但开拓了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理路。

“中国先秦史”栏刊出许兆昌、史宁宁合作的《从<周礼·太仆>看清华简<摄命>》。该文认为《周礼》所载太仆职事与清华简《摄命》所载摄的主要职事存在一致性。《周礼·太仆》为解读《摄命》这一新出文献提供了重要线索。成富磊的《先秦君臣遇合的神学政治探源——也说<清华简>“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认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中“惟尹躬(允)曁(及)汤咸有一德”句中,“咸有”意为“有”而非“皆有”,“及”字用动词本义而非表示并列,整句意为“伊尹引导汤,使汤追随自己,由此汤具有一德。”

“帝制中国”栏刊出3篇文章。鲁浩的《六朝岭南家族统治新探——兼论家族治下的地方权力构造》提出,六朝岭南“家族统治”有在地豪族“世袭式”统治和侨人家族“断续式”统治两种类型,前者依托家族势力在地方的领导力,后者依赖侨人家族与岭南吏民的“义故”关系,二者皆反映岭南地方豪族势力之强大。郑鹏《元代推官考论》认为,元代推官复设后广泛设于路及散府,选任时注重法律知识与刑狱经验,但始终未能建立类似宋代的专门选任机制,所谓推官“独专刑名”主要指其负有刑名“专责”而非指“专权”。纪海龙《<明孝宗实录>焦芳“曲笔”问题考论》认为,《明孝宗实录》修成后因总裁官之一焦芳故作“曲笔”而备受诟病,但重修建议未被采纳,删正建议应亦未能实行。王世贞等人指出了《明孝宗实录》中“曲笔”的证据,解释了焦芳“曲笔”的动机。即便如此,《明孝宗实录》的史料价值仍不可否认。李东阳、杨廷和等对“曲笔”也难免责。

“东亚历史文化”栏刊出的马云超《<新唐书·日本传>天皇谱系的真实与虚构—— 以<王年代纪>的加工创作为线索》指出,《新唐书·日本传》中的天皇谱系是在日僧奝然献给宋太宗的《王年代纪》基础上加工创作的,删去了原有关唐亡以后部分,将僧人来华求法内容置换为遣唐使入贡的说法。该文献反映北宋士人对日本历史的基本认知。孙卫国《万历朝鲜之役前期明军粮饷供应问题探析》考察“壬辰倭乱”时期明军粮饷供应问题的由来,认为明军入朝前朝鲜王朝谎称已准备充足粮饷,明军亦备军需于义州鸭绿江边,但明军入朝后朝鲜王朝未能组织有效粮运供给,明军以白银为主要媒介的后勤供给也在不使用白银并缺乏发达粮食市场的朝鲜无法发挥作用。粮饷匮乏是明军最终接受封贡和谈的重要原因。

“跨文化研究”栏刊出李琪的《“丝绸之路”中亚区段族群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关于中亚细密画的历史研讨》。该文研究中亚细密画,认为这是中亚众多族群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汇中体现波斯、阿拉伯、中国等文化元素融合的结晶,彰显了各时代中亚族群间的文化差异、交往与融会贯通。万翔、韩雪飞合作的《专访英国著名钱币学家乔·克力勃》是对英国著名钱币学家乔•克力勃的访谈,涉及钱币学的方法论、英国钱币学的最新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钱币学研究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中国钱币学研究的认识等。

猜你喜欢
钱币家族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皿字家族
左脑风暴
乐器家族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中国钱币收藏的五次热潮
钱币保存各有法
“钱币园地”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