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2019-10-12 04:57亓文鹏
艺术大观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对策

亓文鹏

摘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好坏与优劣,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的素质。本文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以韶关学院为例,首先阐述了音乐专业学生现状,接着详细的分析了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的提出了针对存在的问题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创新能力;音乐培养;对策

一、音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关于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某些观点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韶关学院音乐系为例,要么纯粹强调以人为本,要么纯粹强调以社会为本,把人与社会人为地隔离开来,对立起来。这些片面且偏激的思想,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发展,给人的和谐生存带来困境与痛苦。而且,由于这些偏执的认识,使得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左右摇摆,不知所从。对于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多困惑与矛盾。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能力

音乐专业技能是高校音乐专业学习的基础,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其参与就业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学习而言,音乐实践为学生的声乐、合唱合奏等音乐专业技能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在练唱歌曲的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起到不断巩固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音乐实践,能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尤其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组织能力。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不断参与表演的实践中时,自己的应场能力和表演能力也会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还会开始自主的组织音乐表演比赛并参与其中,在表演比赛的竞争实践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舞台表演能力与表演技能,而舞台表演能力与技能的形成又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与表演的积累。在这样的要求下,音乐实践活动不汉能满足训练表演的要求,更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展示自己的音乐舞台。当学生站在舞台上表演时,会全身心的投入并倾情演绎,这样能在实践中找到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就算在表演中失误了,也能在实践中慢慢做到临危不乱且能及时补救。地方高校着力培养创新实践人才,可以从整体水平上提升了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二、音乐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改革研究

(一)音乐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模式

通过查看现有的资料,发现大部分教育者关注创新的教育概念内涵。目前学术界在音乐教学阶段中存在着三种模式:一是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并行发展的模式;二是创新及实践教育与实践教育并行发展的模式;三是创新教育及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三种模式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都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及意义,不论是哪种模式都必须通过一定程度的实践来得到培养音乐创新人才的方法。例如,可以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创造去外地进行学习与公演的机会,不断地与导师,前辈交流与沟通,以此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真正音乐市场需要的创新型实践人才。

(二)音乐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

创新教育事业的要点都是要使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如何改革及研究,本人认为应从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发展做起。近些年来,随着艺术类院校的不断发展创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核心基本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了把人才不断地推向市场,走出学校,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就必须要对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教育加以重视,以此来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例如,可以通过相关部门构建支持音乐类专业保障的系统,最大程度的发挥音乐类才人培养的潜力与前途,通过学校教师来构建特色化音乐课程模块,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个性化教学,对不同程度的音乐类学生因材施教,其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在艺术类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面临着时代性的困难与挑战,当今的社会环境發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技能的发展,这就导致艺术类院校的专业知识拓展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迫在眉睫。

三、音乐专业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对音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韶关学院音乐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学校虽然开设了有关音乐的选修课,但该项教育的总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暂没有将其列入学校音乐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和教师开展音乐文化的教育意识薄弱、管理和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学校音乐资源库的建设投入不足等,这些都是影响音乐在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是影响我国音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羁绊。这些问题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才能逐步解决。

2.音乐专业教材缺失

音乐专业的教材是学生学习乐理的最主要途径,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也是音乐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表演的基础。只有靠大量理论知识支撑,才能在表演的时候做到胸有成竹。地方高校要想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必须要丰富学校内的专业教材。而韶关学院音乐教材的缺失,就难以保障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顺利展开。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该校的音乐传承方式主要是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辅之多媒体设备对音乐进行试听欣赏的教学法,其他的教学方法暂没有涉及。音乐本身就是一项中国传统的文化,如固守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不予以改变和创新的话,那么,在讲授传统音乐文化时极易造成学生对该门课程或该项文化不感兴趣,觉得乏味、老土。对于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来说,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传承环境,还可以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那么,唯有不断地创新教法、学法,才能够真正地将同学们带入到音乐文化知识的海洋中来,才能够推动此项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

2.教育内容的浅薄

至今该校开设有关音乐文化方面的课程有四门,各门课程分别开设一个学期,每门课的总课时是36学时。可见,有关音乐文化方面课程的开设门数少、时间短。教师只能利用这极其短暂的时间去讲述有限的音乐知识,直至该门课程的结束,他们只能够简要概述某项音乐文化的形成、发展、音乐特点、表演特色及现生存环境等要点,至于该种传统文化的精髓、璀璨之处则难以深入剖析。目前这种关于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实施的特点是:时间紧、周期短、内容浅。此种音乐文化教育现状,使得音乐文化在高校的教育传承缺乏教育其自身的连贯性、逻辑性和联系性。

(一)对学校的建议

1.高校有关部门应将音乐教学纳入大学音乐课程体系当中

近百年来中国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零散、缺乏文化的整体把握,认知水平大都局限于技术能力的培养,如:歌唱、识谱、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等等。面对涉及音乐史、美学、文化史、音乐方面的课程在当今的课程设置中常被忽视。这种课程设置状况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爱国情感的培养。因此,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中应突出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地方特色音乐课程,尽可能多设置一些音乐文化课程,使学生从文化视角宏观把握音乐文化的内涵。

2.重视和加强音乐文化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当前地方高校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构成水平较低,学校应重视和加强教师有关音乐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开展教师交流研讨会、到兄弟院校或其他经验丰富的院校学习交流或派老师进修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等方法,培养打造出一批能够专门从事高校有关民间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

(二)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引路人。音乐教师能否正确对待音乐教育,能否重视音乐教育,能否满腹热情地投入到音乐的教育教学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音乐教育开展和实施的成败。这就要求高校相关音乐教师在教学意识、自身知识构成、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不断地充实、完善、提高、改进,并加强自身对音乐文化的创新能力。

1.音乐教师应树立实施音乐文化教育教学和创新的意识

我国众多地方的音乐文化都将频临消亡,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这与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和教育实施者的不重视和教育、发展、的严重缺失有着至关重要和直接的关系。不论是哪级学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有关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实施近乎空白,导致音乐教师对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开展有关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教学方面意识的严重缺失。而他们往往是决定该项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性角色。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树立实施音乐文化教育教學和创新的意识,才能保障高校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2.提升音乐教师自身音乐文化知识素养和内涵

在地方高校中,有过系统学习、进修过乡土音乐文化经历的音乐教师非常少。教师每教授一门课程,都应站在一个更高于学生的角度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教师教书育人最基本的要求。音乐教师应具备奏、唱、演、指挥、创编等音乐知识技能,还应具备对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只有提升音乐教师自身音乐文化知识的素养和内涵和通过教师自身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之情去感染受教育者们,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五、总结

根据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理论,高校人才培养有两种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一种是个人价值取向,认为高等教育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一种是社会价值取向,认为高等教育对社会有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要合理兼顾两种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既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育活动的两条基本规律要求教育活动既要遵循人的心身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过拐要逐步强化以人为本,“人”是起点,也是终点。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开发人的心智,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价值含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戚。同时,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以社会为本,屯视社会的需要,纠正个人对社会的偏离。利用现存社会优势条件,作为促进人才培养的工具,为促进未来社会更好的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