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成长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新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本学科专业知识、系统习得的文化知识与从事教师工作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但因为缺少或曰不足的教学实践经验,因而不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并自如运用。作为培训机构的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思考,怎样设计培训内容,创新培訓方式,怎样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有特色的培训课题,教给新任音乐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态度,从中感悟教学方法、驾驭课堂的艺术,有效弥补新任教师实践性知识不足的现状,促进其专业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的培训;相对策性探索;课堂实践能力提升
一、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校本研修与教研培训相适宜的评价方案。校本研修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载体,在多次教研活动中有针对地找到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形成音乐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持续动力。
二、探究的基本内容
探究新入职音乐教师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与方法。
探究新入职音乐教师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与途径。
新入职音乐教师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融合培训的合理性、实效性。
新入职音乐教师培训的长期性。
三、我们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提出以下对策性探索
(一)探究新入职音乐教师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区域性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探究指引,如何科学有效地给予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帮助。根据这类问题在这两年探究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两种有效解决的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示范基本功的校本研修,提升新入职音乐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二是参加入各级各类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新入职音乐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
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新入职音乐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充分运用教研区的平台,上课前,要求授课教师简述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阐明教学设计理念,解释设计意图,指导师帮助新入职教师厘清教学的设计思路,然后再由新教师上课。另外,在新教师上课之前,打印有关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等内容的书面材料,分发给听课的教师。这种问题式的备课,授课教师准备会更充分,听课教师听课的目的性更强。课后通过点评、争论、探讨,更有利于新入职教师在这样的磨炼过程中,课堂教学实际水平得以稳步并扎实的提高。
(二)探究新入职音乐教师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与途径
音乐工作坊活动式:是从音乐学科的本体出发,解读与实操相结合,边学边操作;帮助学员认识到音乐学习路径的重要性,并获得掌握学习路径的基本策略与方法,促进促进教学策略的全面提升。
开展区域间“导师制”:建立新型的辅导关系“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形式,建立起专业成长的教研团队,建设学习型团队,最终促进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
采用新型的授课方式:微课在音乐教学中并不陌生,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指向性和针对性强,新入职教师普遍认为,能根据某个知识点,精准细致地划分教学环节并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教学时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扩大了知识点、扩展了知识面,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度。
三大教学法融合式:结合国内外音乐教学法特点,构建教学实践培训的新模式。
作为探索,依照新入职音乐教师培训的基本思路,进行构建了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为目的的“准音乐教师诱导培训模式”和以探索创新音乐教学法为目的的“音乐教学法案例引导培训模式”完善音乐教学实践课的培训程序,提出了一种全新音乐教学实践方案,规范了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提高音乐教学实践的培训实效。
四、新入职音乐教师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融合培训的合理性、时效性
全面回顾研修活动全过程,对显性资料进行定性和远景分析,回忆收获,追记体会,归纳总结,提炼成果等。本次探究我们以提升新入职教师课堂实践能力为切入口,问题提出现实、具体,切口小,进行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总结式的方式,以教师的成长为需要为目标。立足教师聚集课堂,这二年切实解决了新入职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是研修的措施得当,不断探究新的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取得良好效果,整体探究活动是合理、有效。
实效性基于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教育实践,呈现在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贴近新入职教师实际需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大部分新入职教师初步形成了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合理针对性较强,每项研训的内容都解决教师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掌握课堂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结论
通过两年的实践摸索,我们认为一切培训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新入职音乐新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水平,运用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师培训的模式,让新教师结佯而行,探讨、交流、提升,有效地践行培训。新入职音乐教师的培训的根本宗旨在于培训的有效性,即通过参训教师去落实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江慧,浙江省临海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