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霖
摘要: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活动;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舞蹈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舞动、精神世界的表露。热爱舞蹈艺术的人总有属于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舞蹈世界中,不受年龄与身材等条件的限制,正如时下最流行的广场舞就体现了从欣赏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也从侧面证明人们只有亲身参与到舞蹈活动的实践中去,亲自去体验舞蹈,通过动觉的感受,才能够彻底体会、理解和把握舞蹈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审美属性。因此,本文以广场舞为例,分析广场舞的体验意义,希望将舞蹈以更好的方式与社会有效的融合,在让艺术两脚落地的需求下,为文化强国提出参考。
关键词:广场舞;舞蹈;参与;意义
当前,最流行、参与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舞蹈莫过于广场舞,随着广场舞不断风靡全国并且开始逐步渗透到各个年龄阶层,这一种舞蹈文化已经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而与这一种舞蹈所产生的审美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广场舞的产生是对现实的审美的影响,是对现实的审美的反映,它以作品的人民性,审美阶级的包容性,和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独特功能使这一个舞种成为了具有最广泛属性的美,因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参与度,可以将它称作是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们对这一舞种的共同美学体验。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学习广场舞,掌握一种舞姿动作,对舞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将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论述源自参与的极致美学体验。[1]
一、广场舞概述
(一)广场舞的起源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千百年来,广场舞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扎根于社会群众的生活中了。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广场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不同。[2]
(二)广场舞的舞蹈特征
广场舞的舞蹈特性是以集体性,自发性,随意性,娱乐性为主。种类有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加工舞(快3、快4)、新创作(水兵舞)、踏歌舞、即兴舞、健身舞、广场舞16步等。舞蹈特点:一是它没有性别、年龄、身高的要求;二是舞蹈的种类繁多,无入门要求,不论有无舞蹈基础都可以参加;三是活动范围很随意,在街边、广场、小区随处可见;四是它的舞步灵活多变,可以自由设计,自编自创。
(三)广场舞的价值和意义
舞蹈的练习并不是一蹴而就,以局外人看来,广场舞就像是做操一样的简单易学,但是当你真正的参与进来时就会发现这一舞蹈类别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单单步伐和手势就有很多种,动作更是变化多端,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便也就达到了参与的目的与意义即体验的最佳感触。
广场舞的风靡,不仅是因为广场舞具有以上特性和实践意义,同时也是由于它可以为舞蹈行业和舞蹈的发展提供参考,使创作者从中了解大众审美和群众需求,创造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同时通过这样的参与方式和传播形式,也可以提高民众对舞蹈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
二、广场舞中的大众审美
(一)美感体验
舞蹈美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舞蹈美的一种主观反映。广场舞中的美感以情感性和享乐性为主。广场舞的情感特征在于音乐选择上对人情绪的感染性和舞蹈参与形式的集体感,使舞者有一种审美愉悦的感受和满足感。不论是健身,还是社交都离不开审美这一渠道,或者说他们都是以审美为起点和基础,因此广场舞中的美感是能给人直接美的感受和体验,给人以愉快和休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
从广场舞的舞蹈特征来看,广场舞是为不同地域,不同审美,不同年龄的人提供舞蹈类别和创新的一种舞蹈。这种广泛的参与度和实践性会不断地推动它的发展,像流行歌曲“小苹果”、“最炫民族风”、“水兵舞”都被一一的改编成了舞蹈,现如今的广场舞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健身和自娱自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现在不仅在歌曲的选择上,队形的变化上,以及服装舞美,都在逐步的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迈入。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广场舞具有进步意义并且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因此这种艺术形式和参与方式更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也最容易引起共同美感。[3]
(二)案例分析
以“水兵舞”为例,这个舞蹈从2016年开始出现流行至今已经有十套水兵舞。从舞蹈的服装搭配上,大部分以军装和迷彩服为代表,女士也会佩戴红领巾和贝雷帽。从这个舞蹈的歌曲选择上面,着重在红歌,重点赞扬红军的高昂的气质和威武的气魄。从动作编排上,随着节奏的快慢,或者重拍的节奏,会伴随踏步,舞者“嘿嘿!”的声音合着节奏,以双人舞为主要表现方式,两个人全程手拉手做各种换位、托举、以及配合,再加上队形的变化,不论是舞者还是观众都感受到了满身正气,用舞者的描述来说就是“越跳越得劲”,同时还宣扬了红军精神,真正做到了用艺术去传递正能量。这种舞蹈类别正在成为一种人民群中“喜闻乐见”的艺术。
由此可见,大众审美也在一步步的发生变化,广场舞包含了大众审美的时代差异,阶级差异,以及民族差异,其作品颇具人民性。因此只有亲自参与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才能通過艺术实践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只有了解一门艺术才能更好的欣赏一门艺术。[4]
三、重在参与的广场舞
(一)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本文的 “ 局外人”是指在舞蹈活动中作为观众去欣赏。“局内人”是指作为舞者在舞蹈活动中的参与和体验。作为“局内人”舞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舞蹈来抒发情绪,宣泄舞者的内心情感,得到精神振奋的愉悦感,同时作为“局外人”的观赏者也得到了精神享受。广场舞使舞者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产生自我认同,获得自我价值感。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换不仅是舞者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这些外在的改变,同时带来由内而外的精神舒畅、心理宣泄、审美能力的提升。[5]
广场舞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会产生让人想“跳”的冲动,不论是从众心理因素的影响还是打发休闲时光,其大众化的歌曲、简单易学的动作、集体舞动的气势、以及时间地点的随机等,可以说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种舞蹈。因此在广场舞这一项舞蹈活动中,局内人和局外人可以互相转换,舞台和观众是一体的,使局外人也有一种特殊的参与感。通过研究表明,参与这一项舞蹈活动后舞者的心态都会发生变化,在广场上挥洒汗水,消除了一天的苦闷与烦心,同时带来精神愉悦和身心锻炼,让人了乐此不彼,“一天不跳,心里急的慌”一位广场舞舞者这样说道。而且“深厚的友谊也在彼此之间的舞蹈交流中产生,多了一个说话,买菜的伴儿。”[6]
(二)体验的意义
体验与参与是广场舞活动的独特之处,從局外人到局内人,随着参与程度的逐步深入,舞者开始从心里变化到情感变化再到对舞蹈的认知正在逐步形成一套自我认知系统。看似是一群中老年人的健身操,但是当真正的参与进来就会发现舞种多样,动作变化多端并不是想象中的感觉,要亲自体验过才会了解。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广场舞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意义和体验意义,目的性比较明确,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活动。[7]
对于专业舞蹈表演来说,大部分人只能作为局外人去欣赏舞蹈和舞蹈中传递的情感。然而用眼睛看和用身体去感受是不一样的,在广场舞中大家可以随心的感受与参与,他们的身份可以从局外人到局内人再到两者的互相转化,大家可以体验舞蹈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感受从而认识舞蹈、了解舞蹈、体验舞蹈的美。这种美的感觉是心里的释放;是情绪的渲染;是肢体的活力;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现状的需要,是新世纪的一个创新舞种,它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为目的,是一种舞蹈更加“亲民”的传播方式。[8]
四、结束语
舞蹈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舞动、精神世界的表露。对于真正热爱舞蹈艺术的人来说,任何因素都不能妨碍自己参与其中,广场舞从兴起到现在给与了参与者们最直接的舞蹈艺术体验方式。长期以来舞蹈因其对人类具有多种积极的作用而得以存在和发展,在参与广场舞的练习中,不仅仅可以抒发情怀、陶冶情操;也可以强身健体、提高素养,同时在这一系列的体验中,我们的广场舞参与者也可以吸收舞蹈文化,延续舞蹈精神,促进舞蹈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刘炼.中国广场舞蹈功能导向支持体系的建构[J].民族艺术研究,2019(03).
[4]贺超媛,沈源源,黄灵铱,赵佩,苟杰.浅谈新时代广场舞的发展[J].内江科技,2019,40(06).
[5]张静波.全民健康时代大众广场舞健身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9(17).
[6]赵鸿雁.“广场舞现象”及其“大妈”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6.
[7]王榕.中老年女性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及试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8]许美琴.广场舞——一种表意性行为[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