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冠华 李硕 朱思洁 王珊珊
摘要:素描教学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本功,它为培养合格的美术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素描零基础学生,探讨对其的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素描水平。
关键词:素描教学;素描零基础学生;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美术教育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社会对于专业美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特别需要专业美术人才。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基本没有任何绘画功底,属于素描零基础的学生。因此,针对该类学生而言,如何合理地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设计素描技能,是很值得教师探索的问题。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唯有对素描产生兴趣才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零基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素描,对其一无所知,并且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掌握相关基础技法,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或者进行学习,学生们难以真正掌握相关技法,并且时间一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厌烦与抵触,打消他们学习的热情。此时我们应当尽可能让他们带着问题,最大程度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实践并总结出规律。老师应该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例如通过多媒体、旅游等来拓展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性。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让生生之间抑或是让师生之间一同探讨完成与欣赏一幅作品。我们应该对他们的选择给予充分的尊重,如此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展开创作。在对于学生开展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他们生活相关的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培养其创造力,启发他们在素描的时候怎样合理地用笔、墨、色,这不但可以促使其素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创造力亦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课程标准与授课计划设置
针对零基础的学生,教师必须明确设计素描的课程标准,制订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素描造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授课计划要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最初的握笔姿势、线条练习、观察方法和步骤,到几何体透视、结构、色调、精细化刻画、创意素描等创作方法和造型语言,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使学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设计工作夯实基础。另外,教师在课时上也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素描的教学相较常规的知识性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零基础学生更开始学习素描的时候对于某些抽象的问题及要求经常无法理解抑或是一知半解,此时能够采取比喻式启发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形象的比喻可能会在一瞬间将零基础学生想象的大门打开。联系性启发就是启发零基础学生采用联系的观点对于问题加以审视,怎样正确地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加以把握,此亟须我们在观察里善于展开对比、归纳概括以及组合,启发零基础学生基于多个视角展开对比,找到物体之间的异同点,在对比中观察其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将相同的因素进行组合,不同的因素加以归纳总结,让其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素描教学中的剪影式观察,就是在比较、组合、概括中的一种观察方式,这种联系性启发可以让零基础学生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观察与思维方式,对于零基础学生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拓展性启发就是要对于学生的思维加以拓展,促使其能够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素描教学里能够设置众多开放式的问题,开展某些课程之外的拓展性训练,提升零基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素描作品的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中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并非纯粹地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老师应该努力给零基础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基于此环境下展開自主学习。在点评里能够鼓励零基础主动发言,发掘他人的优势与不足,对于零基础发表的观点不应该一味地批判与否定,应该多加以引导,多给予一些鼓励,在他人的创作里发掘问题亦为对于问题的一种分析能力,然后和自身的作品展开对比,如此才能够更深入的认识自身的问题并且进行修正。零基础之间获得认同亦会加强自信,如此,课堂的氛围就会明显活跃起来,零基础学生能够在鼓励与点评中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亚松.在高中基础素描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詹小燕.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基础素描教学方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徐少年.高校美术基础素描教与学的思考[J].设计,2016(07):100-10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art 零基础绘画馆(201910075028x)。
作者简介:冯冠华(1995.09.10),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本科,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李硕,河北大学;朱思洁,河北大学;王珊珊,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