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健
摘要: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必须充分尊重其艺术创作的特点,但是,中国目前的纪录片,大部分为主题类纪录片,有着明确的宣教目的,同时又有播出任务,因此必须进行工业化生产。如何在艺术化创作和工业化管理中找到一条平衡之路?本文以大型文化类纪录片《记住乡愁》为例,讨论此问题。
关键词:艺术化创作;工业化管理;前期策划;创作团队;拍摄计划
近年来,随着宣传的需要和人们观赏品味的提高,纪录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大電视台对纪录片的播出量不断加大,纪录片从业者也越来越多,一些纪录电影甚至走进院线,取得不俗的口碑和票房。但是,综观整个纪录片行业,人们对纪录片的认识理念和创作手段大部分还停留在原有层,远不能适应纪录片发展的需求,更不能为纪录片未来的市场化做充足准备。
中国纪录片有其独特的属性与功能,因此,也就有着与其他国家独立纪录片或商业纪录片不同的特点。近年来,在中国虽然不由于国家大力提倡扶持,由独立制片人所创作的行进式纪录片在不断增加,反映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也在逐渐增加,但数量上仍然不占主导,总体来说仍属小众,主流是政府或官方媒体投资创作的主题类纪录片,包括历史文献片、政论片、专题类纪录片等,大部分是为了配合历史节点、重大节庆、宣传地方特色等,有着明确的宣传目的。
这几年,中国纪录片需求在不断扩大,观众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整个纪录片行业呈现上升趋势,鉴于此,纪录片在创作与管理上也应改变以往粗放式的创作与管理模式,形成与发展形势相适应相匹配的方法。
纪录片既是一种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产品。作为艺术作品,它需要不拘一格地激发创作者的灵感,需要有足够的创作时间和创作自由,因为久酿的酒总是更醇一些。但是,随着纪录片需求量的增加,产量也越来越大,它同时又是一种艺术产品,有些还是系列产品,需要批量化生产。虽然目前纪录片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市场化模式,但市场化是未来必然到来的趋势。因此,纪录片也与电影电视剧行业一样,需要进行工业化生产,方能迎接市场化时代的挑战。
艺术创作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工业化生产讲究的是模式和效益,这两者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如何在矛盾中求得统一,在艺术性与工业化生产之间寻求平衡呢?这一点上,好莱坞电影做到极致,中国的电影电视剧都渐渐形成自身模式,但是,尚未成熟的中国纪录片行业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模式,还需要从业者不断求索,勇敢尝试。
CCTV4大型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模式化构建,对主题类系列纪录片的创作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记住乡愁》为例,探讨纪录片的艺术创作与工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记住乡愁》是一档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季播类纪录片栏目,选取中国大陆范围内比较典型的传统古村落、古镇、古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用这些地方历史和现实中的具体人物故事为载体,对传统文化的起源、历史传承、现实形态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梳理,帮助人们了解一方水土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传承方式以及对当下及未来的影响,进而通过众多地区传统文化特质的解构与融会,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根脉、传承和未来,增强发展中华文化的自信和中国道路的自信。
很显然,这是一个负有很强政治使命的、具有宣教意义的纪录片栏目,这种由政府宣传部门和各大企业出品的大型纪录片是目前中国主流纪录片的生存样板,它的创作和生产,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么,如何把这种主题先行的纪录片做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需要进行相当巧妙的艺术创作,对纪录片从业者来说,可能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记住乡愁》共八季,每季60集,每集30分钟,共480集,总时长达14400分钟。这是一个惊人的体量,如果不采用工业化批量生产模式,是不可能按时完成播出任务的。
如今,《记住乡愁》已经完成第五季播出,取得了相当好的口碑,在创作过程中也探索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参与几季《记住乡愁》节目的制作,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扎实的前期策划,给艺术化创作提供充分空间
纪录片与电视剧不同的是,它所创作的内容全部来自事实,不能凭空编造,因此,要想把纪录片做好,必须进行大量细致详实的前期调研,调研做得越踏实、越详细,积累的材料越多,就越有取舍和创作的空间。对整个纪录片创作过程而言,前期调研就是买菜,有了大量新鲜的、独特的、带有地方特色的食材,再进行搭配、烹饪,才能做出一道上好的菜来。因此,调研是纪录片创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前期调研分为资料调研和田野调研。资料调研是对所要讲述的地区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查阅典籍资料,根据当地的地方志、民间传说、宗祠、族谱等官方和民间传承下来的文化,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对该地区进行文化上的梳理。[1]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确立主题,论证主题。《记住乡愁》总体上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总概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风物地貌形成不同民风,落实在具体地方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和主题。因此,根据当地特色,选择本集主题,选好切入点,才能在30分钟内集中力量直击重点。
如果把主题类纪录片比作一篇议论文,主题是论点,故事就是论据。选好人物故事是成败关键。这些人物可能是历史上对本地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也有可能是现代生活中普通百姓,可以从历史文献中获得启发,也可以在实地采访调研中找到灵感。
讲故事的方式,其实就是论证方法。这对一部纪录片是否能够吸引人,至关重要。《记住乡愁》力求采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把人物故事讲得一波三折。但是,故事化表达只是把故事讲出来,如何论证主题,即如何把故事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故事来论证传统文化本身的力量,这是《记住乡愁》最下功夫的地方,也是它最成功的地方。
无论是主题、故事和表达方式,最后都集中在一份详细的策划方案中,这份方案是为拍摄所做的案头准备,是从艺术创作转化到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纽带。
对策划方案的重视,《记住乡愁》栏目组可谓不遗余力。每一集策划方案从主题确立、故事选取、结构安排、表现手法,甚至影像风格,都邀请各路专家和分集导演一起详细讨论推演,修改数遍方可开机拍摄。
二、高效专业的团队,是从艺术作品向艺术产品转化的关键
影视拍摄是一项复杂工作,它涉及人员广、地点多、开销大。长期以来,传统纪录片并没有进入市场化,制作单位主要以官方电视台为主,因此,并不十分注意成本控制,对策划方案没有足够重视,只是根据题材盲拍,在拍摄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随意性相当大。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比较从容地打磨片子,缺点是费时长、成本高、效率低。对于有播出任务且资金并不宽裕的栏目类纪录片来说,这种放羊式的创作方式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才是其应走的道路。[2]
跟许多同题材系列纪录片不同,《记住乡愁》虽说是系列片,但每集内容完全不同,各有主题各有故事,就是一部完整的独立单片。加之必须在短时间内高质高效地完成,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团队。
《记住乡愁》拍摄过程中劳动强度之大、工作节奏之快,对许多体制内纪录片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从导演到摄像、灯光、录音、服化、道具、统筹及后期剪辑整个制作团队,都必须相当敬业、专业才行。
(一)需要价值观一致的团队
由于纪录片行业并没有真正走向市场,从业人员的薪酬相比于电影电视剧要低得多,有些甚至没有薪酬。大部分主流媒体都存在体制内共同的问题,干多干少一个样,而纪录片拍摄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如果没有对艺术理想的追求,许多人并不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因此,拍摄团队必须价值观相同,有着共同的艺术理想和自我要求,这样一群人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二)需要高度專业化的团队
由于拍摄时间紧强度大,每个环节都必须十分紧凑,拍摄现场像打仗一样紧张。因此,主创人员对主题的理解、对全片风格的把握都必须了然于胸,并能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共同打造一部有风格的作品,各部门互相之间的默契合作,也基于对全片的共同理解之上。
三、高效合理的流程管理是工业化生产的保证
(一)工业化生产方面
电视剧和电影要远比纪录片走在前列。《记住乡愁》拍摄中我们借鉴了电视剧生产模式。但是,纪录片跟电视剧不一样,它没有摄影棚和制景,必须不断转场实地拍摄;没有演员,采访的都是素人;没有剧本,拍摄的都是现实生活,即使是历史故事也不能用模拟拍摄,因此,某种程度上比电视剧生产要困难,不确定因素也更多。
基于这个特点,纪录片拍摄之前,必须做一个全面周详的拍摄计划,充分考虑到各种变数,如采访嘉宾的变化、现场特殊情况的处理、天气变化等因素,统筹方案不仅要详细到时间、地点、人物,还必须有1-2个备份,这样才能临变不乱,顺利完成。
(二)拍摄计划的有效执行
计划总是纸上的,有效执行才能顺利完成拍摄。每天的拍摄任务是相对固定的,晚上主创人员必须集中看素材,拍得行不行,能不能用,素材够不够,还缺哪些内容,便于第二天及时补充,保证每一天计划能够保质保量实施。
后期剪辑是纪录片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表现主题、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渲染情绪等,最终都必须通过后期剪辑来完成,它的再创作,可以缓解工业化生产过程带来的弊病,最大限度地加入创作的艺术成分,使其不失艺术的灵性。
目前,《记住乡愁》已经制作了五年,播出了五季,获得了许多大奖,也获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认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作了这么大体量的片子,获得这样的成果,可见这种模式是成功的,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生产也是有借鉴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姚伟.新世纪电视纪录片艺术创作风格探析[J].中国电视(纪录),2013(08).
[2]易睿佳.纪录片创作的艺术表现[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