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群众舞蹈编导工作的创新

2019-10-12 00:56覃庆原
艺术大观 2019年19期
关键词:群众舞蹈编导新时期

覃庆原

摘要:艺术从人类生活中诞生,又在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广场舞已经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运动方式,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期    文化发展、繁荣和进步的过程中,民族舞蹈正多样化、专业化、健康化等方面迈进,相关编排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创新群众文化、发扬和创新群众文化,逼着对舞蹈编排和创新做相关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相关工作者。

关键词:群众舞蹈;新时期;编导;创新

一、引言

舞蹈属于肢体艺术的一種,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诞生,并与人们的生活产生密切地联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一种。作为生活的一种需要和需求,舞蹈能够帮助人们对事物的美感进行理解,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让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在艺术的熏陶过程中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对其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在进行舞蹈创作等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出它独有的魅力。

二、现阶段群众编导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精神文明在生活中已经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人们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中,艺术已然成为生活重要内容。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舞蹈在人民群众中的凸显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进行相关领域的创造活动,已经成为相关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对原有的文化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人们所喜爱的、觉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一)群众的功底薄弱

群众演员大多来自群众,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基础和肢体动作基础薄弱,在音乐方面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练习,整体素质较低,演员的能力参差不齐。在实际编导情况下,有些优秀的演员也不能意识到自身的带领作用,不能进行动作的准确指导,导致舞蹈排练过程中的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在相关艺术作品的排练过程中,要求编导工作者拥有极高的教育能力和艺术素质,以过硬的专业能力进行相关内容的布置,解决排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编导工作人员脱离表演群众

传统的价值观念导致了编导工作的局限性。在传统观念中,编导主要工作在于幕后,不能及时了解舞蹈演出的具体过程。编导人员应该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也应该是排练中的指挥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在表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统筹作用,因此,在演员的排练过程中,相关的编导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并发挥自身的职能,落实相关的激励政策,转变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演员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一些作品的表现能力不足

人们的价值观念决定了舞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在人们的生活中,相关表演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增加生活乐趣或休闲娱乐,导致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人们不重视作品本身的价值,导致表现力差等问题出现。舞蹈本身应该是通过肢体语言,以表达自身的情感,并与人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密切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因此,在进行编排活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思想观念的渗透,进而提升人们的艺术意识和素质。

(四)作品脱离生活实际

在不断地进行舞蹈发展和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作品本身具有相当的艺术气息、潮流观念、超前思维,但是并不被人们所接受。其中原因在于,群众的审美能力和品鉴能力的不足,和脱离了演员的生活实际。并且,在编排的过程中,不能结合民众的基础素质和价值观念,动作对于群众来说表演难度大、动作技术高、专业性较强,导致不能提高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无法引起演员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时,要重视艺术作品本身的实用性。采用共同创作的方式,集中表演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地对艺术作品进行修改,能够更好地创作出符合当前人们需求和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

(五)作品的创新力度不足

在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脱离舞蹈范畴的基础想进行音乐、动作的选择。一些作品虽然转变的曲调,改变了基本动作,但是依旧表现不出“张力”,使作品呈现“交际舞”的风格,不能引起群众的喜爱。因此,相关的舞蹈编排人员应该对场地、乐器、表演方式等多种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对音乐技术和表演技巧做专业的编辑,融合多种形式的表演,进而提升群众对于舞蹈艺术的热爱。在创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各个表演形式的合理性,科学地进行相关元素的融合,能够充分凸显出艺术的艺术性。

三、提升创新意识的方式

在创作过程中,要重视群众演员的基本功,结合生活实际,科学合理地选择背景音乐。同时在进行排练的过程中,可以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适度地进行调整,以更加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演员的表演难度,同时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和道具,更有利于激发表演者的投入热情,降低表演难度。

(一)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经验和灵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又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现阶段演员构成的角度分析,演员一般来自群众,而作品面向的目标人群也是群众。因此,在进行作品的创新和编排时,相关工作者应该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找到艺术创作的灵感,不能脱离实际群体,来创作出人们所喜爱的作品。因此,编导人员应该深入考虑人们的生活方式、演员背景、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等方面,进行舞蹈编排。在编排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把握相关作品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向,题材尽量选用人们熟悉的内容,并在这基础上进行趣味性元素的添加。

(二)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采用简洁的方式和语言

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相关编导工作者应该重视演员的演出经历、生活背景、个性特点、文化基础、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并使用简单明了的指导话语,来进行相关动作的指导,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对于群众演员来说,要考虑到演员的整体素质和个人情况,不能掺杂难度太大的技术动作,才能保证舞蹈表演的有效开展。在排练的过程中,编排人员应该对内容做及时地补充和调整,以应对理想想过和现实差距过高等情况的产生,并通过作品本身,说明艺术作品形成的过程和表达内容,让演员与作品之间产生共鸣。

(三)合理音乐,科学排练

音乐是构成舞蹈表演的重要因素,在帮助演员们找到音乐节奏的同时,增强了表演的效果,提升表演的表现力。在音乐挑选等方面,要尽量选择节奏感强、节奏适中的音乐,进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激发演员的情感表达,继而提升表演的感染力。在这一过程中,编导工作者应该以主题和内容两个方面,作为配乐的重要因素,进而与音乐能够紧密地结合。

健康是進行歌舞运用的重要前提和最终目的,因此,在进行相关技术动作的指导过程中,要建立和健全健康保护手段,防止出现训练受伤等情况的发生,并在排练之前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防止出现类似事情。

(四)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作品的创新

在编导的过程中,太重视舞蹈的表演性反而会忽视作品的受众程度,在编排肢体动作时,要结合群众心理,创作出符合大众意愿和为群众所喜爱的艺术作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改变,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添了多种知识获取的渠道。在进行动作的排练和指导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可以在不断地观看过程中,进行判断和总结,积累和丰富自身的经验,以提升自身的艺术表演能力。

使用互练网技术,能够让知识传递变得更加简单。编导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到相关的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讲解,能够有效让知识进行传递,突破沟通壁垒。通过视频剪辑和组合的方式,能够将整段艺术作品进行展示,从而更加容易的进行练习活动。

(五)通过道具介入,增强作品演绎效果

在群众舞蹈的编排过程中,可以布置相关的场景和道具,进行辅助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在把握作品主题和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场景的创设和道具的选择,从而增强舞蹈表演的效果。在使用相关道具时,应该重视表演的整体效果,以加强道具在编排过程中的运用。在选择辅助道具的过程中,要重视其本身的安全性,防止训练受伤事件的发生。

道具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能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在进行道具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清楚地分辨道具的具体功能,结合训练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辅助道具,从而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水平,提高相关表演人员的素质。

(六)调动群众智慧,集中创造力量

群众演员的自身热情和积极性都能对表演本身产应影响,优秀的表演者能够用自身带动同事的热情,进而提升表演的整体效果。对于群众表演者来说,参加相关活动只是在生活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而锻炼身体、改变心情。但是,编导如果能够尊重群众的意见,进行及时的作品调整,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利用群众进行创作,能够更加贴合生活实际,帮助编导工作者发现新奇的想法,进而丰富了舞蹈动作,也减少了训练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同时,在进行排练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将艺术作品与其他作品相结合。把握不同作品内容中的共性和不同,进行元素的糅合,能够创造出新颖的事物,更加激发人们对它的兴趣,更加体现出舞蹈价值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正,从幕后工作者转变为传授和讲授作品内容的教学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群众舞蹈的创作过程中,编导工作者要了解和清楚人们的价值观念,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相关艺术作品的创作。舞蹈表演,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在生活中找到乐趣和兴趣,而且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内心情感的表达,在真情流露的过程中,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在进行舞蹈创新的过程中,编导工作者要深入到人们生活中,进行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创造出人们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茅慧.新时期舞蹈思潮回望——思想活跃、渴求突破的“80年代”[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5):149-156.

[2]黄薇.论新时代对舞蹈编导的“苛求”[J].品牌研究,2018(04):140+144.

[3]陈君艳.论舞蹈编导在群众艺术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05):125-126.

[4]赛艺.浅谈新时期舞蹈编导素质的提升[J].戏剧之家,2019(15):112.

[5]谭蕾蕾.群众舞蹈编导法则与创新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118-119.

猜你喜欢
群众舞蹈编导新时期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浅谈群众舞蹈创作的艺术化运用及表现手法
浅谈广场文化与群众舞蹈的发展
论当前群众舞蹈创作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文化强市背景下江门市群众舞蹈文化研究
浅谈电视编导能力与艺术修养